APP下载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辅导策略

2016-07-14王秀媛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经历辅导群体

王秀媛

延边大学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辅导策略

王秀媛

延边大学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是“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曾经历了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不完整等困境,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比同龄人更加强大的能力。所以对待这个群体的大学生既要关注也要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留守经历;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辅导;提高能力

一、概述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曾在其成长阶段(0-17岁)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并与父母分开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现就读大学的学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是成年“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虽然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亲情缺失、家庭教育不完整等一系列困境,也确实存在价值偏离、抑郁和焦虑水平高等问题,但是他们在留守的经历中积累了很多比同龄人更加强大的能力,例如吃苦耐劳、独立性强、观察敏锐、善于学习等。因此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辅导要不同于一般留守儿童,也要不同于一般大学生,要更加讲究策略。目前,关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辅导策略研究大都注重心理健康指导,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大部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因家庭教育等方面原因确实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但是他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大都能够克服或能够较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在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辅导中心理辅导确实应该占据很大的比重,但是提升学生自身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独立、坚强的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策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高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和条件,使他们在有幸进入大学校园后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一)要关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短期内比例还会不断增大。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根源在于亲情缺失,受关注度不够,所以一定要充分关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新生入校时,要通过调查类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名单,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并详细记载。要与此类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经常与家长对学生情况进行沟通。要充分利用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班级和宿舍同学等渠道持续关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要关注留守大学生的经济问题,这个群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高,对于经济困难的留守大学生,要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方式帮助缓解其经济困难。要通过不断地关心与关注让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感觉到温暖和安全感。

(二)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要通过高校四级心理健康预警机制i、朋辈互助团体、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要把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特点,做到分类指导和重点帮扶。要注重引导的重点,加强对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第二课堂等方式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鼓励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明确心理调适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增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等方式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在重点关注的同时,通过建立档案、定期约谈、心理辅导等方式防止意外发生。

(三)要提高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能力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不仅缺少家庭教育,更普遍具有价值偏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追其根源不外乎是缺少安全感,所以笔者认为高校要更加注重提高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增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引导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悦纳自己、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谐相处。可以通过走访孤儿院、三下乡、参加拓展训练等方式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现实,正确的认识挫折,感恩父母的辛苦与美好生活的不易。其次要注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组织专题座谈会、交友活动、征文竞赛、培训活动等,组织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参与并得到提高。特别要在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方面加强教育。学校可以提供或联系其他部门,给予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从中学到本领、更快的适应社会、争抢他们的交际能力。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只有在拥有过硬的能力时才能克服自身的价值偏离、焦虑等问题,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坚强又敏感、既独立又缺乏安全感,所以高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到因材施。不仅要做到普遍的关注、心理健康辅导和能力培养,也要在日常的辅导过程中对有心理、经济、情感等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做到培养优秀学生与防止意外相结合。

[1]何冬丽,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925-954

王秀媛(1988-),女,满族,吉林延吉人,硕士,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经历辅导群体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