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6-07-14刘元
刘元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试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元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是高职院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为了全面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快速发展,必须建立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高职院校辅导员考评评价工作不仅关系到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综合水平,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有非常直接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全面认识自身的工作,采取什么的方式进行考核,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操作方便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工作中的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高职院校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
高职院校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学生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高职院校管理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管理体制不畅通等种种原因,使得这种队伍的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的开展。
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对于辅导员的评价审核更多的围绕着科研和教学,加上辅导员工作本身非常琐碎,工作成果见效也非常慢,特别是很多辅导员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是不明确的,甚至出现了“认为自己仅仅是学生的管理员,将辅导员这个职位仅仅当成一个事业上的跳板”的不良心理,这种不正确的角色定位一方面导致了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也使得辅导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忽略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与人生规划导向等重要工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大致都会覆盖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岗位职责非常琐碎,不仅仅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学生的教授教学职责,还包括学生的职业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导向等等。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个特殊的职业,他们即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者,更要承担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其实有别于任课老师。
那么,当我们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职责进行量化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就成了良心活,一旦他们不作为、不尽责,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挖掘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律,弄清楚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责特点,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辅导员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即能够从整体上把控辅导员队伍的基本素质和综合水平,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准确的依据,又能够促进辅导员们明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范围,找出自己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成效,达到教学育人的效果。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建立的实施
(一)考核标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由于辅导员工作成效难以量化,在质和量上难以进行比较,那么无论是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还是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都非常难以表现。基于此种原因,高职院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必须具体量化到辅导员的每一项工作职责,体系指标项必须有针对性,形成明确的制度,并且定期进行,同时还需要重视具体执行中的可操作性。
解决这种困难的唯一途径就是必须针对各项工作,建立合理的统一的标准或者目标,以此为后期进行具体的评价考核提供依据。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将考核工作与标准都数据化,以此来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1]。设计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评价指标,应该围绕四项主要任务的落实——即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学校的校风建设,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四项任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四个系统十二项指标按照A、B、C、D四个级别进行区隔,其中定性的考核项采用定级的方法,分为优、良、中、差;而对于定量的项目采用分数制、最终的考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四个级别。与此同时,设立四个核心指标——学生就业率,工作廉洁,重大违纪,恶性事件发生,如果没有达到核心指标的考核标准,一票否决[2]。
在体系的形式上,可以参照高校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步或者说以教学中的阶段性时间线为单位单独进行。
(二)避免重结果轻过程
在考评过程中,要避免紧盯工作结果,而忽视工作过程的情况。其实,辅导员的工作过程比工作结果更有意义,辅导员的工作是长期性的,必须用全面的目光进行审视,所以在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评价指标体系时,即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又要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工作结果和工作过程同步考核,近期效果和长远效应都要重视。
所以考评体系不可以仅仅盯着教师们的工作结果,而是应该建立一种长期性的辅导员工作督导机制。这项机制的执行可以由学生综合管理部门牵头,定期或者不定期得走访学生、考察分析。及时有效的发现问题,这对建立健全高职院校院系二级学生管理模式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措施。
结语
总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辅导员“导”的角色定位,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建立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我们才能科学客观的掌握辅导员的工作,找出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基于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奖惩制度,把辅导员队伍建设做科学量化,这样不仅仅能够促进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够有效得提高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大跨步。
[1]梁小芳.论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完善策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05∶115-116+120.
[2]易善安,徐莹.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26∶59-61.
[3]田竹,王夏.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J].统计与管理,2014,07∶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