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视角浅尝创新大学思政工作的对策
2016-07-14闫照鹏
闫照鹏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以科学视角浅尝创新大学思政工作的对策
闫照鹏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思政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教师在大学思政工作中,必须始终以科学的视角促进大学思政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当前大学思政工作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的现状下,文章以微信这一新媒体为载体,基于科学的视角,如何就大学思政工作中加强微信的应用提出了几点浅见,以更好地提高大学思政工作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高校;思政工作;微信;创新
微信的到来为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的开创提供了必然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微信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较快,不仅能维护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展示自我、获取信息和交流情感。但是其部分功能的“特色”性,使得其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因而对于思政工作人员而言,要想确保大学思政工作的科学性不断的提升,在创新大学思政工作时,必须结合所采取的创新载体,分析其其带来的影响和利弊,才能更好地将其与大学思政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而这对于我们而言,目前仍是一项极大的考验与挑战。以下笔者就此作出分析。
1.微信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反思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能否认其的双面性,也就是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微信亦是如此,微信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淡漠、增加社交危险、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养成恶习等方面的影响最为突出,而这一系列的影响就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影响,所以必须引起每一位高校教师的反思。
2.高校思政工作创新中基于科学视角应用微信的必要性思考
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有显性模式和隐性模式。其中,显性模式主要是命令的方式,属于填鸭式灌输,忽视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有效的体现,由于其单一、生硬的方式难以满足现代思政工作的需要。加上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就会对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时效性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正能量的传播和扩散,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隐性模式主要是因为其具有隐蔽性和暗示性的特点,所以其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得到了不断的重视,而这主要是因为其不仅是对新课改理念的彰显,也是对显性模式的不足进行优化和完善的重要载体。而微信则为这一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这主要是因为其不仅简便而又实用,能有效的突破时间和空间带来的限制,能有效的利用时间与空间,利用手机或PC等终端,就能输入音视频和文字图片等,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能获取信息。所以这一过程能有效的从传统的单一模式上转变到平等的互动上。加上微信中设置的功能较多,能有效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具有润物无声的特点,无形的渗透和情感的共鸣有助于学生主动的接受教师的思想教育。所以在高校思政工作创新中基于科学视角应用微信具有强烈的必要性。
3.高校思政工作创新中基于科学视角应用微信的挑战思考
高校思政工作中加强微信的应用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不能忽视其对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挑战。尤其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任务量较大,目前教师在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功能熟练使用和发布内容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加上缺乏互动,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微信自身的一些“特色”功能,例如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红包等,极易引发学生思想动态偏离正常的轨道。例如利用微信诈骗、赌博、发布虚假反动消息等,导致其往往被不良思想观念误导。加上教师在微信内容上缺乏创新,难以贴近学生的实际,进而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加上我国在网络立法上较为缺失,网络道德较为淡漠,一些大学生利用微信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以及微信中不良价值观的引导和传播,极大的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所以对于高校思政工作人员而言又是重大的挑战,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4.高校思政工作创新中基于科学视角应用微信的对策思考
鉴于目前高校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状,尤其是课堂上低头族的现象尤为严重。所以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加强微信的应用,必须对其利弊进行有效的认识,尤其是应对微信的功能与特点进行充分的认识,意识到微信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才能更好地利用微信这一新媒体促进思政工作的开展,与时俱进的做好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思政人员应将转变思想认识作为首要任务,客观而又理性的加强微信的学习与应用。切实掌握微信的功能,尽可能地促进微信建设水平的提升。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切实加强微信公众号、群聊以及朋友圈,切实加强育人工作的开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切实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将更加生动而又形象的方式将严肃的思政理念传达给学生,学生不仅能够欣然的接受,而且还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及时的进行释疑解惑,促进这一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是合理的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微信,学会辨识微信中的不良信息,紧密结合学生关注的焦点,做到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进而更好地在无形中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尤其是应加强微信的应用,构建隐形的思政教育模式,不仅要委婉而又含蓄,而且还要确保交流过程的平等和轻松,才能更好地启发和感化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三是微信在思政工作中的双面性必须考虑,既要注重其优势的发挥,又要注重其不足的处理、所以必须在思政教育中注重学生的引导,切实促进其网络法规的完善,构建良好的微信制度,尤其是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利用微信,致力于良好网络环境和道德环境的构建。使得学生意识到利用微信进行传销、诈骗和赌博带来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远离这些不良的因素对思想的侵蚀。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思政教育局面不断发展的今天,将传统的模式与微信等新媒体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对于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注重对其利弊的分析,并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
[1]刘虹验,王兢,岳霖.论微信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4,29∶278-279.
[2]吴昌福,孟学华.微信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3∶99-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