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专业3+4“中--本”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研究

2016-07-14郑文杰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0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对口机电

郑文杰

博兴县职业中专

机电专业3+4“中--本”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研究

郑文杰

博兴县职业中专

我省2013年试点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分阶段培养以来,“3+4”迅速成为山东省教育界的热点词汇,2014年,“3+4”进一步扩容,并以提前批录取,再度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中职、本科贯通的多学制模式,让初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有更多的选择,进一步畅通了中职升入普通本科的通道,便于中高职培养体系的衔接。

3+4;贯通培养;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与意义

“3+4”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现行教育体系的积极完善,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有利于明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本科高校分类改革和转型发展,提升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改变重学术、轻应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就业率不高等问题;有利于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进升路径,实现各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互通立交的多赢,增强教育服务产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进一步畅通了中职升入普通本科的通道,便于中高职培养体系的衔接,更能保证专业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提高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创造了便捷之路。

从七年一体化培养的角度来规划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安排文化课、专业课、技能课和岗位实训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力争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提升、有突破,真正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二、研究内容

充分体现“贯通”这个核心,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提升、有突破,包括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等,真正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在“3+4”人才培养方案方面重点研究一下内容:

1.机电专业3+4“中--本”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贯通性。充分体现贯通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要一体化设计,课程内容边开发、边探索、边完善,确保适合按专业长线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性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机电专业3+4“中--本”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要广泛深入调研企业需求,充分研究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明确培养过程中不同学段的人才培养定位。

3.机电专业3+4“中--本”对口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适度。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把握好知识和能力的扩展与递进关系,合理安排课程。要兼顾分流学生的利益,避免将某一类课程集中安排在某一学段进行。

4.学生评价体现贯通培养。过程考核和综合测试内容要体现中职基本技能内容,同时也要体现本科段学习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保证培养的贯通性。

三、改革方案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解决问题的方法

(1)广泛开展调研。学校联合到行业、企业对试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确保深入一线、实事求是、资料详实、依据充分,并形成科学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要使调研结果能够切实支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并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认真进行多个岗位工作描述,对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2)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合理制定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更加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对能力的支撑,不以单纯掌握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标准;能力要求更注重对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以单纯提升学术发展能力为标准;素质方面更注重对人文素质、价值取向、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等培养。

(3)根据学生、学校以及周边企业特点合理制定学生转段考核标准。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中职或高职学习期间日常表现、学习成绩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综合测试突出对本科段人才培养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4)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特点广泛开展学生特色培养工作。

(5)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要对原中职、高职和原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拆解、再造和改革,适度增删,科学整合。围绕职业能力使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加适宜。

四、推广应用价值

1.实现我市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

2.促进我市本科高校分类改革和转型发展,提升应用科技创新能力,改变重学术、轻应用、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3.优化我市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拓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进升路径,实现各层次教育人才培养互通立交的多赢,增强教育服务产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有利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提升和突破,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等,真正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工程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5.同学们体会到“3+4”在教学标准的执行上与普通高中差别不是很大,同时还拥有普高所没有的专业培训和宽裕的课余时间,大家可以利用和支配这些机会和时间自主练习技能,参加选修课和社团活动,丰富课外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等等。

五、预期效益

1.提升我市本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平台,提高未来该专业人才的学历和知识技能水平,为服务地方建设做出长远贡献,彰显职教的现实意义。

2.解决学校教育与专业建设的优质生源问题。“3+4”为学校及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生血液:它既可提升中职校及专业的办学层次,以增加学校及专业在招生时在社会上的魅力指数,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地方高校相应固定的专业生源。

3.给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更有利的成才之路。“3+4”能在保证同学们未来学业上升的同时,使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有针对性的提早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4.促进双方学校教育与专业建设的质量提升。中职与普通本科7年一体化培养,可以形成合作学校双向促进、完善教育质量的良好局面。

(1)中职可以成为普通本科的后备,明确而比较高端的人生奋斗目标必然会促使中职生为了升入本科而努力学习,这对改善现有中职课堂教学质量大有裨益;而中职的校管理者及专业管理者也必须主动积极地优化管理质量,为提高学生升入普通本科比例而不断提高自身质量。

(2)普通本科的教学不仅可以以自身的领先地位带动和引领中职教学的发展与提高,还可在立足双方合作的基础上,组建一套更清晰,更系统,更合理,更优效的专业教学课程,提高学校及专业的建设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对口机电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深化改革服务福建自贸区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