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2016-07-14汪敏
汪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
汪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馆藏也开始应用大数据的结构类型来建设数字资源,以实现高校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发挥数字资源的价值。但是,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过高,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和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论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简单介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措施,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愿景。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时代;数字资源
项目名称: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筹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6ZC148。
传统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存有大量的文献资源,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开始着手于数字资源建设,有效发挥了数字资源的价值,有利于实现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但是,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过高,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和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本文将在浅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从建立独立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和大力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策略,并简单论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愿景。
一、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基本上采用了“大数据”的结构,所谓的“大数据”主要是指海量数据信息,它是一种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繁多的数据所构成的数据集合,具备知识服务功能,可以集成共享数据,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大数据的结构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数字资源的过程中也选用了这三种结构。其中,结构化数据是指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建立数据库时经常采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数据。半结构化数据类型主要包括HIML、邮件、报表和资源库等,一般用于数据挖掘系统、教学资源库、WEB群和邮件系统等。非结构化数据的每一条数据记录都由可重复或者不可重复的字段所构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档等形式,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借助这种结构有效提升了数字资源的信息服务能力,能够满足用户对文献资源数字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过高
目前,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立的数据库没有完整的使用权限,建立好数据库之后立刻输入信息,经常会导致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过高,占用了大量的数据空间,造成不必要的数字资源浪费。
(二)数字资源的安全难以保证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病毒问题日益严重,数字资源的安全难以保证,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所建立的资源库难免会受到黑客、木马、蚜虫等病毒的攻击,数字资源可能会遭到破坏。另外,学生来图书馆借书或者还书都会留下个人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必然会给学生带来重大损失。
(三)缺乏专业图书管理人才
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但是有60%的图书管理员不能娴熟操作数字化设备,不会灵活运用云计算机来传输或者共享数字资源,在传输过程中不能保证数字资源的安全。
三、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独立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
要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首先要建立独立的数字资源库,赋予该数据库完整的使用权限,注意降低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节省数据空间,避免造成数字资源浪费。其次,要借助大数据结构,分层设计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架构报表,为每一层设置不同的管理任务。某高校图书馆曾经在数字资源建设工作中将图书馆数字资源架构报表分为四层,第一层是运用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来采集图书馆所有的数字资源信息;第二层则采用云存储技术、HBASE技术和NoSQL技术来存储有价值的数字资源;第三层的主要任务是集合所有数字资源并进行建模,然后删除所有的重复数据,并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密和备份;第四层用于检索数字信息,挖掘数字资源,优化数字资源可视化与科学化服务系统。建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报表就可以参考这种报表模式,从而全面优化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系统。
(二)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
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实现数字资源共享,必须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性和规范管理。高校应建立完整的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管理机构,加大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安全监测力度,注意防止黑客、木马、蚜虫等病毒的入侵,保护好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安全,注意净化网络,保证数字资源的安全传输、集合、录入和审核。
另一方面,要注意改良数字资源的运行效果,提高硬件技术运行质量,维护网络运行的安全。改良数字资源的运行效果主要是指在传输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过程中要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依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内容,保证图书信息的收集、审核与传输程序的正常进展。提高硬件技术运行质量就是维护好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管理系统的硬件设备,借助云存储技术、HBASE技术和NoSQL技术保存好数字资源信息,做好所有数据的备份工作。维护网络运行的安全是确保数字资源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加强网络管理,安装好防毒软件,防止网络病毒入侵。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网络规划,避免网络重复建设和数字资源丢失。
(三)大力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民族地区高校应注重大力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专业培训,引导他们熟悉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的内容和云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灵活集中图书馆内所有的分散性数字资源,提炼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并致力于实现视频与音频资源的共享。
四、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愿景
虽然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尚且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大数据时代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愿景也更加乐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图书馆,而是通过建立民族地区所有高校图书馆联盟来扩大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范围,集合更多的数字资源,进一步实现数字资源共享。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即将借助云计算机技术来分析数字资源的准确度,防止网络病毒攻击,确保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辅助所有用户在使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过程中,建立更多的交互数据,扩大数字资源共享的范围。
第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推动了移动图书馆的建立,移动图书馆是一种现代网络平台,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可以提供微博信息服务,用不同的组织方式和形态将所有的交互数据分布到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管理系统中,然后集中到一个云平台上,从而形成完备的数字资源体系。某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曾经在介绍满族文化时用数据库http∶//www.ynpph.com.cn来整理免费的满族文化资源,编制满清贵族发展史,指出了满文创始人努尔哈赤的是非功过,分析康乾盛世的十大贡献,论述满族的风俗习惯。其中有一部分交互数据对《纳兰词》做了详细的解释,不仅有清代的满文,而且配有汉语注释,指出《侧帽集》和《饮水词》构成了《纳兰词》,加深了读者对清代文学常识的了解,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
第三,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可以借助云计算机技术体系来建立虚拟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从而有效屏蔽网络、服务器与存储设备中的差异,实现物理设备共享和数字资源共享。虚拟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能够整合并调配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中的硬件设备,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硬件建设的成本,保证实现数字资源共享的硬件安全,统一管理数字资源,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数字资源的价值,实现数字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可以建立民族地区所有高校图书馆的联盟,扩大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范围,建立移动图书馆和虚拟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充分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但是,在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数字资源的重复率过高,安全性能难以保证以及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建立独立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分层设计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架构报表,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改良数字资源的运行效果,提高硬件技术运行质量,维护网络运行的安全,大力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引导他们熟悉数字资源建设工作的内容和云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致力于数字资源建设与研究,从而全面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
[1]韦景竹,李秋月.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建设版权管理策略研究——以广州市的图书馆、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5(11)
[2]陈丽丽,夏捷,陶贤继.实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的有效措施[J].上海师范大学,2010(3)
[3]刘磊,付玲玲,林小娟等.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调查——以部分沿海高校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05)
[4]曾凌云.浅析如何实现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共享的策略[J].河南大学,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