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6-07-14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香王店小学山东济南250000
王 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香王店小学,山东 济南 250000)
“快速跑”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王俊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大桥镇香王店小学,山东济南250000)
1 设计思路
在水平二这一阶段,快速跑主要是学习站立式起跑的方法,以及初步掌握途中跑基本技术为主,培养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快速奔跑能力。由于这一教材运动量大,并且偏重发展下肢力量,笔者在选择搭配教材时选择了发展上肢力量的运动量适中的教材——《龟跑赛》,使枯燥乏味的上肢力量练习变得有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虑到一部分同学的具体情况,如肥胖、高矮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分组时进行了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搭配,使每个组里的学生实力基本均衡。在制订本课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重体现了分层理念,在教学中应加以积极引导,采用不同的评价形式来激励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关注个体差异,对于身体素质和协调性不好的同学要耐心指导,多给予鼓励。
2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教材是“快速跑”,具有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奔跑能力的健身价值。经常参加快速跑练习,对于培养学生勇敢竞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班级适应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育人价值。
3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较快的阶段,身心发育还不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力也不够强,但是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认知能力和表现欲望逐步增强。因此本课学习快速跑基本技术动作的同时应以游戏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对快速跑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
4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起跑反应快,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难点:蹬摆协调,跑得自然。
5 教学特色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用游戏做为主线,贯穿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快速跑的基本技术。以“蛇形跑”“抓尾巴”为准备阶段的载体,以“比比谁最快”“比比谁更美”“龟跑赛”为基本部分的主要活动内容,整堂课紧紧围绕快速跑的教学目标设计游戏内容,做到了目标引领内容。
6 教学设计与过程
“快速跑”教学设计见表1。
7 教学反思
7.1深入挖掘教材
跑是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也是三四年级学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快速跑则是其中的内容形式,具有发展学生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奔跑能力的健身价值。经常参加快速跑练习,对于培养学生勇敢竞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班级适应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育人价值。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和四平直”。也就是动作轻松,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教材中要求一二年级可重点要求跑的直线性,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从小养成正确的跑姿。在这个基础上,要求三四年级逐渐做到快速有力地后蹬,同时注意身体的平稳性,摆臂正确,进而为五六年级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表1 “快速跑”教学设计
7.2找准并突破重难点
通过抓尾巴、反应跑的游戏,锻炼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通过后蹬跑和高抬腿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及步幅;利用场地上的一排排做广播体操站队形用的小圆点所形成的直线,让学生沿直线跑,很好地解决了跑偏的问题。再与摆臂练习相结合,让学生一步一步逐渐掌握途中跑的技术。
7.3教材与游戏相结合
教材与游戏相结合的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是小学生喜爱的活动,而且也是他们认识
(接下表)
(接上表)
基本部分学习技能体验成功五、快速跑教学1、比比谁最快,分四组依次体验30m跑。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评价同学跑的优点与缺点。3、教师根据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跑的讲解与示范,并带领学生做练习。(1)摆臂练习。(2)高抬腿跑。(3)后蹬跑。(4)反应跑。(5)比比谁更美,30m快速跑。4、体验成功,分组听哨声依次进行练习,教师及时指正错误动作。1、组织队形:四列横队☆☆☆☆☆☆☆☆☆☆☆☆☆☆☆☆☆☆☆☆☆☆☆☆☆☆☆☆☆☆☆☆★2、教学与学法(1)在教师的指挥下,体验30m跑。(2)学生互评,师生共同讨论要想跑得快有什么好的方法。并让学生了解关于快速跑的一些专业知识及术语。(3)原地摆臂练习,师生同练,有节奏地摆臂。(4)教师示范、讲解高抬腿跑、后蹬跑,学生模仿学习。(5)练习动作速度,体验快慢时的感受,如跪地、背向跑等。(6)分层练习,体验成功,设置3个不同的终点线:25m、30m、35m,分别为红、黄、绿色,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跑动距离,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要求:练习时要注意安全。18 1 11 2 2设计意图: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分层练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都能得到锻炼。游戏激趣阶段六、龟赛跑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游戏方法:教师发令后,各队第一人以最快的速度,模仿乌龟奔跑的姿势,爬过对面终点,将小黄帽传递给迎面第一人,然后站在本组队尾。迎面第一人头顶小黄帽,又以最快的速度爬过对面终点……依次类推,最后以最快速度完成的队伍为胜。游戏规则:(1)上肢必须着地爬着跑。(2)小黄帽必须传给本方手中,不能扔给。2、进行比赛练习。一、场地设计与组织队形:在场地上画出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如图: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分别站在平行线的两侧,每队第一人头顶一顶小黄帽在起点线后。二、教法与学法1、教师示范爬跑的动作。2、强调安全。3、组织学生比赛。4、教师评价,给每个队伍设一个不同名称的奖,让同学们都能有成就感。要求:积极参与,相互鼓励,遵守游戏规则,为队友加油。8 1 2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上肢力量及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结束部分放松身心7 、放松练习游戏:“吹泡泡”。组织队形:散点。教与学法:师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吹泡泡游戏,调整呼吸,放松身心。4 1分享交流 八、总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并总结,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指出努力方向。 1场地器材 田径场,标志物4个,彩色胶带3种,红领巾若干。 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45%。强度:中。
社会、加强相互了解和团结友爱,发挥主管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根据小学生中低年级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选择他们喜欢的多种多样的活动性游戏,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进课堂来,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不怕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会正确评价他人,因而更好地融入集体,如课一开始“蛇形跑”时击掌示意,互相加油。“抓尾巴”游戏时的你追我赶,基本部分“龟赛跑”时的团结奋进,互相协作,结束部分“吹泡泡”时的放松身心。
7.4灵活应变,把握课堂
教师在上课教学时,要灵活应变,随时注意突发状况,考虑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及时调整运动负荷。本堂课在开始部分运用了“抓尾巴”的游戏,是考虑到天气较冷,在慢跑完学生还不能充分热身,为了达到本课的身体要求,特搭配了此游戏。快速跑主要发展下肢力量,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搭配了“龟赛跑”游戏。本课教材运动负荷比较大,学生的最高心率可达160次以上,在完成快速跑的教学后,学生的体力消耗较大,所以在进行龟赛跑时,原本计划2次的,只让学生比赛了1次,在放松环节多用了点时间,对时间分配做了临时调整。
7.5在不断反思中总结
本节课中笔者没有特别强调速度,“比比谁更美”的环节就是让学生重视动作质量,不只是一味的追求速度。“欲速则不达”,快速跑在教学中应注意防止只追求跑得快,而忽视跑得轻松、自然和技术正确,练习中应多采用轻松、自然和有控制的速度进行练习,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过早、过多进行强度大的快速跑,往往容易造成动作紧张、僵硬等容易形成的错误动作和技术习惯。
不足之处:队列队形的调动没有考虑周全,在组织“龟赛跑”接力时出现了纰漏。笔者会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努力改正。
上好一节课很不容易,需要不断打磨,在不断反思中总结,吸取精华,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上好一节课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它需要汇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再经历了无数次的思考、尝试、修改、再实践的过程,才能最终破茧成蝶,上出精彩之课。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57-04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王俊(1984~),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