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探究
2016-07-14李枫
李枫
【内容摘要】新背景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来实现自我综合技能和素养的提升。学生本身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基础技能。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以生为主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来开展教学活动,借以来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以及高考的压力,高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较多的采取“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新的理念“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高中生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方面其发展都已经趋向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着自己的方式和方法等,应是自主探究知识的。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粗略的谈一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
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高中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总是缺乏主动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从何着手去学习。但是学生对于生活却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经常在一起探讨生活常识、生活知识等等。“生活即教育”,从某个角度来说,语文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论性上升,是对生活的再现,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即: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学生已知的生活经验为引点,诱发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真正意义上的将知识与生活链接在一起,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教学内容时,笔者构建了现代化的生活情境,即:运用多媒体播放像如今五月初五端午节全国各地的准备,诸如:包粽子、插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等等,学生通过多媒体很快联系到端午节纪念“屈原”,那么为什么纪念屈原呢?屈原又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激发学生的欲望,笔者趁势引出《离骚》,让学生去深入的阅读、了解屈原这个人物,探究他的爱国精神等等,从而站在今天,联系自我,端正自我学习语文态度,强化自我学习的动力。
二、设置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手段。通过提出问题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而结合问题去探究答案,有利于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想要引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就需要为学生指出一条线,让学生根据线索去探究,并在探究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和素养。而问题无疑是最佳的引导线,即: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深入了解和认知。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设置递进的问题来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方面逐渐递增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持续性,另一方面递进式的问题能够让全班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主学习锻炼。
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教学内容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话剧作品中一共提到了几个人?他们的人物特点是什么?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朴园的性格特点?你怎么评价周朴园这个人物?你怎么看待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的关系?阅读文本中的矛盾根源是什么?通过阅读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感触?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层层分析、剖解阅读文本内容,并找自我分析总结出问题的答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开展体验式的活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增设了活动体验内容。其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与人文内容相融合强化学生的认知和了解,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等等。实践出真知。想要从根本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必须让学生不断的实践。然而,受高考的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对于语文的学习也往往将重点放在背诵、记忆上等等,在学习中不能够完全的放开自我,然而,学生对于活动的态度大都是主动的。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感悟等等,端正自我学习的态度,增强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如:在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教学中,笔者开展“青春杯”朗诵比赛的体验活动,即:让学生结合阅读文本内容,联系自我,丰富情感,可以有感情的朗诵阅读文本本身,也可以就自我的经验以及感悟、体验等进行创作,主题围绕“青春”、“未来”等都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去深入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写作特点、创作意向等等,了解文章的主旨,体验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