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力理论视域下的当代非虚构写作

2016-07-14李秋雨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
关键词:何伟张力虚构

⊙李秋雨[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张力理论视域下的当代非虚构写作

⊙李秋雨[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辽宁大连116025]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正逐渐成为一种现象及潮流,在记录时代与介入社会真实中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作用。与虚构文学相比,真实性、客观性及细节性原则在文本中的辩证呈现成为非虚构写作的重要特色。“张力”构成文本内部的辩证运动,在纪实性非虚构文本中体现为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细节描摹和群像勾勒的对立统一。正是文本内部的张力运动构成了非虚构文学作品充满感染力、创造力和思考力的文学特征。

非虚构张力辩证运动

2010年,《人民文学》首倡“行动者计划”并开辟“非虚构”专栏,陆续推出《中国,少了一味药》《中国在梁庄》等反映当下中国的纪实性作品,宣告非虚构写作成为当前文学发展的“一种新的道路和方向”①。不少作者纷纷走向民间,以田野调查的方式书写当下中国,试图以写作记录一个时代。非虚构,顾名思义,“是一种与虚构相比而言、相对共生的叙事原则和写作类型。在文学谱系中包括了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文学、史志文学和口述实录文学等”②。由于真实性、客观性、细节性原则在非虚构文本中辩证呈现的需要,评论界对于“非虚构”一词的精确定义尚存在争议,本文即聚焦于几部具有代表性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探讨张力理论视域下的当代非虚构写作。

“张力”一词,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1937年,艾伦·退特(AllenTate)在《论诗的张力》中首先将其运用于诗学批评领域,其后,英国学者罗吉·福勒(RogerFowler)将其解释为“互补物、相反物和对立物之间的冲突与摩擦”③。任何一件文艺作品的文本内部,都存在着这种看不见的力场,差异甚至对立的双方相互拉扯,在静态中蕴含着动态,在矛盾中相互作为、相互制衡,使事物形成一个整体。非虚构文学作品呈现的张力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带着“镣铐”跳舞

“真实”是非虚构文学作品的生命所在,也是“非虚构”区别于“虚构”的本质所在。纵观近几年的非虚构文学写作,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发现与真实呈现成为一些优秀作品的共同品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中国在梁庄》《夹边沟记事》以及何伟的《江城》三部曲等,这些文本和细节背后隐含的纪实性因子,不仅还原了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困惑,也呈现出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非虚构文学之所以在近年来获得广泛认可,在某种程度上源于读者对于当下媒介虚拟社会的一种反抗。日新月异的媒体空间将当代社会构筑成一座巨大的虚拟迷宫,现实也已裂变为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现代人生活其中却体会到一种无所不在、无处言明的空虚,于是对社会现实的写作与记录在这种时代心境下应运而生;其次,读者对于文学真实性的期待,也反映出文学内部自身演化的要求。“必须承认,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是当代文坛的危机之一。”④部分文学创作已陷入程式化的僵局之中,“虚构”文学一方面面临着想象力的匮乏;另一方面正逐步丧失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介入,导致“文本的悬置”⑤。反之,非虚构文学因其真实性,赋予现代人以历史现实的亲历感。读者在一开始便能进入文本,在与历史相联结的纵深感中取得对当下生活的观照与反思。

但不可否认的是,非虚构文学之“真”只是作为一种抵达真实的方式或态度,而绝非真实本身。其一,出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作者所能抵达的社会真实还有待读者的考证;其二,由于主观条件的限制,作者作为文本写作的主体,往往对客观事实起到过滤的作用。身份、兴趣、眼界等因素决定了作者所观看到的只能是部分真实,而在这部分真实中,他又只能挑选有限的部分加以呈现,因此作品本身必然带有作者主观的选择与提炼,体现着作者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涉及作者对于写作素材的运用与表现。非虚构文本中对社会现实的真实与虚构之争,固然呈现出本质的对立,但两者在斗争中演化成一种力量的拉扯与整合,共同促成了非虚构文学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兼容。正如美国记者何伟的理解:“非虚构写作让人着迷的地方,正是因为它不能编故事。看起来这比虚构写作缺少更多的创造自由和创造性,但它逼着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搜集信息,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正蕴含在此间。”

二、主观叙事的可能性

非虚构写作的张力不仅体现为真实性原则贯彻下的“带着镣铐跳舞”,也体现为叙述过程中所蕴含的主客观之辨。在叙述方式上,非虚构写作的客观性表现为对客观事实的理性陈述,以及注重文本的叙事性因素。比起通过议论与抒情将预设的观点强加给读者,作者更希望由读者对事实进行自主地提炼与总结,形成独一无二的观点。但值得注意的是,非虚构写作的“客观”之义,并非对事实的机械再现,要想对社会现实进行“合情合理”的描绘,还需作者对杂乱细节的进一步编织。因此写作结构的选择集中体现出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以何伟“中国三部曲”为例,作者以一名驻华记者的身份深入中国十年(1996-2007),以自身经历为轴,在亲历亲访的基础上记录了中国十年间发生的巨变。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从走向城市的农民再到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三部作品聚焦于对普通中国人生活状态的追踪,这些看似平凡、实则推动着中国变革的人物构成了何伟非虚构写作的基本经络,揭示着中国飞速发展与变化背后的逻辑。再如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经典《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作者对切尔诺贝利核难中的幸存者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采访,记录了包括战士、妻子、消防员、居住者、灾区儿童、环境学家等众多灾难亲历者的口述实录。“复调”式书写的运用,令这场浩大的科技悲剧得到抽丝剥茧式的还原,也使得这部短小精悍的作品在表现时代的苦难与勇气方面,似有千钧之力。

此外,在客观理性的叙事中寻求主观表达的张力空间,也成为非虚构文本叙述张力的重要一环。《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梁庄”系列以及何伟的《江城》三部曲等,其共同特点之一,即在于作者将自身的经历与探访过程融入客观叙事之中,使写作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构成一种微妙的联结,其间偶尔流露出的精要议论与抒情,更使作品具有了一种与作者血脉相连的真实。《江城》三部曲的写作者何伟,就以一个对中国有着强烈好奇与关注的外国记者身份,展现出与普通中国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纠葛与共鸣,形成亲和有味的写作风格。在适当的程度上,主观的介入无可厚非,但一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则不免发展为写作主体的自我膨胀。非虚构作品文本风格的最终形成,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主客观博弈中恰当的叙述姿态及细节视角的把控。

三、群像勾勒中彰显细节思维

象征性的细节描写,是非虚构文学普遍使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在文本中,细节的运用类似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帮助读者获得一种“在场”的直观感受,并进一步发现事件表面下隐藏的丰富人性与情感“真实”。非虚构文学作品的书写,与报告文学、新闻作品等的一个重要区别便是,它也关注大型题材或是新闻题材,但更关注时代背景下的暗流涌动,通过小人物的生活与命运记录时代的风格与变迁。在题材选取的广度、主体精神挖掘的深度,以及展示社会历史更高层面的真实中,非虚构文学作品显示出独特的价值指向。这种指向体现在非虚构文本写作中,即以丰富的细节运用,呈现出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张力空间。

细读文本,杨显惠《夹边沟记事》中的“上海女人”一章,在上海女人对死去丈夫尸骨的执着寻找中尽显夹边沟惨绝人寰的悲痛历史;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的“清扫者”,在与被遗弃在切尔诺贝利城中的家猫眼神对接中所经受的触动,凝结着切尔诺贝利人失去家园的哀恸;而何伟笔下那个叫作“艾米莉”的深圳打工女孩对于城市深夜电台的收听与喜爱,则巧妙地契合了中国巨变的十年里,一批外出打工的年轻一代的心声。非虚构写作善用时代群像的记录来展现时代风貌,当中却也不乏细节的描摹,在“小”与“大”之间勾勒出一幅幅拼图式的、延绵不绝的时代卷轴;另一方面,细节的描摹与群像的勾勒又在对立统一中凝成一股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了超越个人视角甚至是时代视角的局限性,呈现出一种历史和生命的浓度,构成非虚构文学作品历久而弥新的核心价值。在时代与个人生命链条的联结中,非虚构文学作品将两者的碰撞摩擦演化为一股张力,构成非虚构文本文化阐释的无尽空间。

真实性、客观性、细节性原则作为非虚构文本写作的内在要求,在非虚构文本内部的辩证运动中固然处于主导地位,但非虚构作品独具创造性、感染力与思考力的文学张力与文化内涵,则更多地体现于基于上述原则的形成的行文结构、叙述方式与写作风格中,体现为真实与虚构、客观与主观、细节描摹与群像勾勒的辩证统一。

①孟繁华:《“非虚构”文学:新的道路和方向》,《光明日报》2011年4月20日,第14版。

②龚举善:《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

③罗吉·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袁德成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④蒋进国:《非虚构写作:直面多重危机的文体变革》,《创作研究》2012年第3期。

⑤张吉人:《我没有意识到何伟在观察我》,https://m.douban. com/note/515491024。

作者:李秋雨,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何伟张力虚构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关于农村自建房现状及房屋安全的思考研究
巧测水膜张力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虚构的钥匙
论张力
拉我一把
官儿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