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
2016-07-13郭三乐
郭三乐
【摘 要】由于中职学校生源的问题,当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存在一定的困境。中职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效率,需要从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困境;对策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
一、在中职学校应加强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近年来,中职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光有高水平的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工人才的基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显得迫切且必要。但目前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还有一些缺点。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观念,“人本主义又亦是以更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的思潮”。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学科地位,切勿让民族浓厚的根基文化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淡冲垮。在政策方面,确立中职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重视人文教育。中职学校不应削弱语文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增加课时量。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心理品质和新的知识体系。广博的基础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综合技能、健全的体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中谋得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个体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些素质要求与个人的语文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亟待共同为后来者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惟有使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让中职生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人文素养,才能达到造就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1世纪“语文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二、中职学校中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新课改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作品阅读,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加强汉字书写能力训练,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从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在由能力本位教育向人本主义教育转变,即现在的教育价值观是既要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尊重个人需要与尊重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致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现在我国经济要快速腾飞,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关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建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与巨大发展的潜力的人,他们既具有同一年龄层次相同的心理特征,又因为家庭条件、社会现象、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知识能力。学生的这种独立性是客观存在而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分析、感知和思考,要想使用学生接受自己的指导,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主要指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了解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善于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语言,营造富有生气的教学气氛的才能,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意识等。
三、中职学校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习惯、方法,与普高学生相比都要有所欠缺:这是大部分中职教师所了解的学生情况。于是抱怨由此而生。其实,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中职学生除了上述缺点外还有思维活跃、行为活跃等特点,比如课本刚发下,很多学生会浏览;对挫折感悟较为贴近真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较为贴近生活的本来面目等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只要努力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走出误区,立足本岗,正视现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这样就一定会迎来中职语文教学的春天!
四、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职语文教学培养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要从好奇中激发,从动脑中促进,从动口中体现,从动手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是关键。让学生在好奇、动脑、动口、动手中实践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
创新思维具有主动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性的特点,它往往能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即思考过程具有灵活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首先、在好奇中激发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先得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共性,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有好奇心,就可能去探索,去追问到底是为什么,这样就可以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不盲从,有自己的判断和标准。好奇心是“发现”的前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等于是鼓励学生去“发现”,这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去思考,去获得认识。这种好奇心正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内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主动学习精神的最初源泉。事实上,浓厚的好奇心是开展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牛顿对苹果落地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蒸汽顶起水壶盖十分好奇,于是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吊灯摇晃而好奇,于是发现了单摆。我们可以在上新课前用精心设计的课堂导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采用新颖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或采用“倒叙”给学生留下悬念,促使他们追根溯源地去钻研,主动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