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载耕耘谱华章——“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巡礼

2016-07-13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十二五专项科技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些关键指标已经跃居世界前列。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增长到55.3%,全社会研发支出超过1.4万亿,比2010年翻了一番,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是2010年的3.3倍。这一连串攀升的数字,承载的正是科技大国崛起的新力量。

高大上的探月工程、接地气的智能植物工厂、代表医学领域顶尖水平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在6月1日至6月7日向公众开放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各项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悉数亮相。

五载耕耘的累累科技硕果,香飘中国,震撼世界。

正如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所言,此次展览是我国“十二五”科技成果的一次巡礼,集中展示了我国“十二五”科技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它们代表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整体科技实力不断跃升、科技工作勇创崭新局面的光辉历程,生动地反映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基础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期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外尔费米子研究、中微子振荡等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极大增进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在铁基超导展示区,工作人员展示了神奇的超导现象:借助超导材料,物体可以在上方悬空快速运转。未来如果将超导材料应用于铁路交通上,人们能获得比高铁还要快的乘车体验。超导材料的零电阻和抗磁性使其在信息通信、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大的应用前景。以赵忠贤、陈仙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当前世界温度最高的铁基超导,这项发现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世界最前沿。

在量子通信展厅,工作人员描绘了量子研究的应用图景:手机里有望植入一个量子加密芯片,通话将绝对安全;量子计算机将面世,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挖掘和计算不再是难题……2015年世界顶级物理杂志《物理世界》公布了本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10项重大突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陆朝阳等以“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并荣登榜首。

“十二五”期间,伴随基础研究的飞速发展,投入也在不断增加——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为670.6亿元,比2012年增长34.4%,年均增长10.4%。

各路“神器”上天入海

上天、入海,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深海奥秘,中国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

“十二五”期间,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成就举世瞩目。在展会最中央的“重大专项”展区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航天成就,包括航天服、太空舱对接口的实物等。其中, “天宫一号”模拟体验舱吸引了大量观众。模型内部仿照“天宫一号”真实场景制作,并配合实物展品和液晶电视屏幕播放航天员太空生活和工作场景,让观众感觉身临其境。

该展区还展示了多个见证我国航天事业一步步向前迈进的珍稀实物,比如一台于2014年10月24日发射、11月1日回收的“月地高速再入返回飞行器”实物。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说:“这是两次载入大气层、借着探月三期再入返回试验器的返回舱,未来载人探月工程用的是同样的技术,只不过这个尺寸小一些。”

除了上天揽月,深海探索也是让世界瞩目的高科技领域。展会上公布了多种水下探测设备,除了著名的下潜到7000米海底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外,还有“海马号”4500米作业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潜龙二号”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探测器、“海燕号”“海翼号”深海滑翔机以及参与马航MH370搜救的DTA-6000测深侧扫拖曳系统等。

民生科技点亮百姓生活

传统农业离不开阳光、土壤和气温,可你见过智能化栽培农作物的“房子”吗?在农业科技展厅,智能植物工厂技术成为一大亮点。“通过节能LED灯生成人工光源,模拟植物生长的光照,同时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配置营养成分,使得农业生产可以在任何地点、时间开展。”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介绍。

不占农用耕地,产品安全无污染,操作省时省力,智能植物工厂使农业生产从自然束缚中脱离出来。“不论是大到数千平方米的空间,还是小到‘蜗居在冰箱里的植物栽培,都能通过智能控制系统与传感器形成对接,实时反映植物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杨其长说。

展厅另一处,我国自主创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摇身一变”成主刀医生,有板有眼地模拟骨科手术操作。过去,传统骨科手术需要先借助X射线诊断设备,经反复透视,然后依靠医生的空间想象和徒手操作确定螺钉置入路径。“医生从表面难以观察骨头内里的三维结构,给手术精准操作增加了难度。”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介绍。

作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它没有庞大的躯干,却有着一对可多维度转动的灵活机械臂。“精确度高达0.8毫米,降低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超20%,还能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真正实现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治疗。”田伟说,该系统已在10多家医院的逾2000例临床手术中使用,具有从经验型手术向智能辅助手术迈进的意义。

科技创新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了有力保障,“十二五”以来,在居民健康、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我国研发并应用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激活创新创业土壤

科技创新不仅包括研发还包括科普。创业创新也不只是科研人员的分内事。在上海市社区创新屋的展示场地内,一群孩子正专心摆弄身前的小机床和各种零部件,有的组装小型机器人,有的切割出灵活生动的木艺制品。

来自上海市普陀区长征中心小学四年级的王智豪说:“我爷爷和爸爸都做过木匠,以前看着爷爷给村里人造房子,我也想试试身手。”从制作木艺、纸艺到操控机器人等,创新屋还带领大家废物利用,用废光盘等造出更多新奇物件,不断开拓参与者的创新思维。“现在我收藏的模型要是坏了,自己就能修,平时还能设计并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很有成就感。”王智豪说。

在大众创新创业展区,不少参观者与来自工匠创客汇和优客工厂的创新创业者热烈交谈。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位学生说:“我对机器人、模拟太空舱展示等都很感兴趣。刚才还跟一些科学家交流了很多话题,受益匪浅。”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强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开源平台和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约8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75万人。

将部署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王志刚表示,“十一五”成就展时,我国在一些科研方面已经有了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一些从纵向看值得骄傲、但从横向看水平还不太高的成果。到“十二五”成就展,从领衔专家自信的态度可以看到这五年我国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进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很多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王志刚举例说,2003年SARS让大家感到慌张不知所措,近年在遇到H7N9、埃博拉等病毒,在探测病毒现状、研究防治疫苗等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社会没有像2003年那样慌乱。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距今不到5年。对于实现这一目标,王志刚表示有信心。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对于三个目标,三步走,“我们是能够实现的。”

王志刚透露,接下来的“十三五”会继续把国家资源配在一些重大目标和重点项目上,使它能够产生与重大专项相匹配的战略性成果,支撑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而面向2030年,还会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这些都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部分专项成就

“核高基”专项:攻克了核心电子器件和超级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互联网服务器CPU、系统级芯片(SoC)等高端通用芯片以及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关键技术,研发了桌面计算机等一批自主可控、可替代国外产品的软硬件系统。国产软硬件在航天、电力、办公应用和移动智能终端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集成电路装备专项:刻蚀机、物理气相沉积(PVD)设备、离子注入机、封装光刻机等一批国产高端装备实现群体性突破,集成电路成套工艺技术跨代升级,多项封装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抛光剂、溅射靶材等关键材料被国内外生产线批量应用。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处处受制于人、装备与材料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缓解。

数控机床专项:38种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主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进口替代。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比“十一五”提高一倍以上。大型汽车覆盖件自动冲压线成功出口美国,8万吨模锻压力机、大型复合材料铺带机等打破国外垄断。专项有力支撑了核电、大飞机、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油气开发专项: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中国南海深水实施批量作业,实现了500米到3000米的重大跨越。新一代有线地震仪G3i、3000型大型压裂车组等一批高端装备打破国外长期垄断。攻克了新一代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配套技术、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复杂油气田开发等关键技术,整体水平国际领先。专项提升了我国油气开发自主创新能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大型核电站专项: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型号CAP1400,实现了三代核电百万千瓦级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核级锆材等关键设备材料的国产化,示范电站具备开工条件。成功研制了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等关键设备,全球首座商业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专项提升了我国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和建设能力,为保障我国核电安全和自主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描“十二五”科技成果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共部署2500余个项目(课题)。

中央财政投入769亿元,带动企业、地方和其他单位投入资金1080亿元。

任务部署遍及全国各省市数千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

凝聚科研人才24.3万人,其中包括585名“千人计划”人才在内的4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带动形成各类技术平台442个、实验或产业化基地94个、示范工程或示范区515个。

申请专利4.2万余项,专利授权1.1万项,完成技术标准8400余项。

专项成果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新增产值达1.4万亿元,出口额53.6亿美元,净利润额3600亿元,实交税总额1300亿元。

猜你喜欢

十二五专项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