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管制是否抑制了污染排放

2016-07-13马一鸣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3期
关键词:抑制

马一鸣

[摘 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的腾飞、迅猛的经济发展,无法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这是由于在经济发展初期,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还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了经济,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才造成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这一结果。上世纪中期,国家领导人就已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连续出台了许多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对工厂、企业等在排放工业三废等方方面进行了限制,进行了环境管制。四十多年过去了,环境管制是否达到了效果?本文就来加以分析。

[关键词]环境管制;污染排放;抑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159-01

一、 我国政府环境管制现状

我国一直以来的粗放型经济给我过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复旦,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在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后,借鉴现行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的一套环境管制的方法进行政府干预下的环境管制,并利用公众舆论举办了多种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公益活动,并且影响深远。

我国首次将环境管制列为政府职责范围的时间要数1973年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的成立了,并且逐渐在各级省市区成立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机构并引进了相关高素质工作人员。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我国的环境管制工作主要依靠的是以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加以禁止污染环境的工程以及由政府出资进行对已经污染的环境进行整顿和维护,但是后来发现这一效果并不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借鉴当时其他的先进国家的环境保护的方式,开始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及“罚款污染者”制度[1],并且根据对环境的影响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征收不同程度的罚款,并详细制定了污染环境等级的划分标准、根据污染等级确定罚款额度的有关法律法规,完善了法律制度,对污染源企业极具震慑力,效果相较于六十至七十年代效果较好。接下来由相继颁布了空气、海洋、湖泊、山体、森林、植被等各个领域的环境管制政策并出台了相关法律。随后党中央对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开始考虑能否经济环境两手抓,不再走先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党中央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并且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我国政府的环境管制到达了一个新高度,从此之后,我国的环境管制政策一直遵循着这一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出台更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法律法规。不仅如此,国务院还在2002年将环境保护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足见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为更加重视了环境保护,所以字词有关部门不断完善还存在欠缺的相关环境保护条例,并逐渐构成了公众与政府共同参与的完整框架体系。而现阶段,我国实行的环境管制政策与世界上主流国家实行的政策大体相同,在之前的基础上又加以完善。

二、我国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的历史及现状

1、我国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历史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那时候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被纳入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成本低廉,许多自然资源处于随便拿取的状态,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烈,并且会因为无成本的原因过度索取。再加上我国建国初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并没有过多的有关环境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界定的法律法规,就导致我国建国初期的基础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2]。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这一转变带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工业也迅速发展,由于未得到重视以及缺少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许多工厂都不管不顾的向环境中排放工业三废,导致环境污染不论在空间范围广度上还是在恶化程度上都不断加深。环境污染问题一度变得严峻起来。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自然环境健康程度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可以说,在我国该放初期之前,自然环境已经遭到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并不好。

2、我国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现状

我国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历史指的是从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现在。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逐渐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开始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与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工业污染仍占污染所有种类中的很大比重,所以本文着重对工业污染中的污水排放量、酸雨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因其雾霾的粉尘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指标,并结合我国各地政府机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所耗费的财力、人力对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直接和间接的分析。

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参与分析的各种指标排放量都成增长的趋势,这不禁使我们产生疑问,难道环境管制并没有一直污染排放吗?

三、环境管制对于污染排放的作用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政府环境管制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我国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做了简要分析,下面着重阐述我国政府的环境管制对于污染排放是否有效果。

经查阅有关资料,表明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不论是污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空气中的粉尘、废气排放量都成指数上升,表面上来看,虽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政府已经逐渐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逐年或提出、或修正环境保护法案,并且对污染环境的企业惩罚越来越严厉:从明令禁止到实行实际的处罚措施,但是从数据上,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污染排放的综合指标逐渐上升,各种工业废物的排放量依然逐年增多,但是这些数据仅仅给出了各种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并没有考虑其他因素。事实上,虽然从数据上看,总的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升高,但是改革开放至今经济和工业也在飞速发展,工业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环境,所以在分析数据时,不应仅仅依据排放污染总量,还应剔除这其中经济发展等其他因素,也就是需要将对比的数据在经济总量方面进行归一化。具体做法是需要引进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指标来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常用的代表经济发展的指标要数GDP了,即国民生产总值。引入这一指标对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的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结果是:在将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废水、二氧化硫以及粉尘的单位排污强度相较于之前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3]。这一结果表明,政府对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对企业所进行的环境管制的确抑制了工厂污染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

再分析我国各地政府机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所耗费的财力,同理,也要剔除经济发展等其他因素,将对比的数据在经济总量方面进行归一化,引进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指标来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后我们发现,相较于之前,我国各地政府机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所耗费的单位净值明显下降,政府平均每年投入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现有自然环境的财政资金下降,说明环境有了很大的起色,从侧面说明环境管制确实改善了居住环境,政府颁发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

【总结】本文首先对我国政府环境管制的现状,又客观阐述了我国以改革开放时间点为界前后的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状况,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对环境管制的现状以及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综合分析政府的环境管制是否对抑制污染排放起到了作用,而答案是肯定的。

参考文献

[1] 包群,彭水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世界经济,2006(11)

[2] 许和连,邓玉萍.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J].管理世界,2012(2).

猜你喜欢

抑制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电磁式PT所致铁磁谐振过电压分析及抑制
合理利用班内小群体中同辈压力的抑制与扶持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董事异质性对大股东隧道效应抑制效果分析
紫杉酚纳米纤维对肿瘤生长和新陈代谢的抑制作用
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抑制分析
《亨利四世》中的颠覆与抑制解读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黄瓜幼苗下胚轴响应弱光胁迫的研究
L—半胱氨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酪氨酸酶催化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