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系统中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2016-07-13杨帆

当代美术家 2016年2期
关键词:双年展建筑

杨帆



城市系统中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杨帆

1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现场图

摘要: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最初以建筑风格为主题,到之后的“威尼斯项目”(Progetto Venezia),意在展示设计师对威尼斯古城的更新与改造及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与维护,注视一座建筑与它的历史。2000年代,双年展注重新的通信工具与技术,挑战人们对于传统城市形态的概念,而非仅仅将自身归类于某一风格与学派之中。并从环境、社会、技术三个维度,以及人口密度、城市扩张的速度、城市中的暴力以及衰落和城市交通与流动性等多个方面,对21世纪巨型城市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在人民住房的供需冲突日益增大的今天,本届双年展将关注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让建筑设计重回服务于大众的轨道之上。

关键词:建筑,城市系统,双年展

作为如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展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是威尼斯双年展这个大的组织机构的一员。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于1895年,初试之时它是将自身定义为“服务于公共事业与公众利益的艺术机构”,并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国际艺术展览;展览的地点位于威尼斯主岛东端城堡区的城堡花园(Giardini)。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双年展的声望与日俱增,其关注的对象也从最初的装饰艺术逐渐转向更新的现代艺术。从1907年起,许多国家开始以国家馆的方式参与到双年展之中,并在接下来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纷纷建设了国家馆建筑,其中不乏如卡洛斯卡帕,阿尔瓦阿尔托,斯维勒·费恩等建筑大师的作品。如今,双年展是一个包含艺术、建筑、舞蹈、戏剧、音乐与电影六大部分的大型艺术机构,其中威尼斯电影节每年一届,其余的部分每两年举办一次,其中建筑展错开一年举办。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从第一届正式的展览至今虽然只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但由于艺术双年展强大的背景支持以及其对自身先锋姿态的不断塑造,如今它俨然是世界各种同类型建筑展的模板与标杆,每次展览都会得到世界范围内专业与大众媒体的密集报道。

开端与成型 1980-1991

1980年的秋天,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7月27日开幕。同为建筑师的意大利人Paolo Portoghesi成为了第一任策展人。Portoghesi没有选择双年展传统的展览地点城堡花园,而是在与军方长期周旋之后,成功说服其将军火库这片军工厂转变为双年展的展览空间。他选择了Corderie dell'Arsenale,曾经是生产缆绳的车间作为这次展览的主要地点。这是一个长达316米,宽21米,高近10米的线性空间,巨大的尺度与历史留下的斑驳痕迹让这里充满了戏剧性的力量。

策展人将本次展览的主题定为“过去的呈现”(The Present of the Past)。这一主题是对当时正风起云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次注脚,所要表达的正是对于被现代建筑忽视的历史文脉的重新肯定与反思。这次展览最为出名的,也是令其载入史册的,是其中的主要展品:主街(Strada Novissima)。这是一组由二十个7×9.5米大小的建筑立面所组成的人工布景,每个立面分别由一位著名建筑师设计,而其中许多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旗舰人物:Hans Hollein,Robert Venturi,Arata Isozaki,Frank O Gehry,Rem Koolhaas等等。例如Hans Hollein的立面由多组多立克柱子组成,其中一根柱子被半悬在空中,而另一根柱子复制了阿道夫路斯为芝加哥论坛报设计的巨柱式的高层办公楼的形式。这二十组立面共组成了约七十米长的“街道”,沿着Corderie长长的轴线形成了一种极为戏剧化的效果。“……最初的想法,是为一条街道建造真实的模型——复制所有意大利城市的现状,以及建筑师之间的竞赛,是为了营造一个交际空间,这里不同的建筑实践能够融洽的同时存在....对于建筑师而言,这也许是他们自我肖像的展廊,这也可能是它如此成功的原因。”有趣的是,由于时间仓促,立面的建造工作是由罗马Cinecitta电影工作室的工匠完成的,这与后现代建筑的“布景式”原则产生了微妙的互动。

在Portoghesi的任期内,他还组织了第二届建筑双年展。以“伊斯兰国家的建筑”(Architecture in Islamic Countries)为主题,这次展览将关注的对象主要瞄准了二战之后的伊斯兰建筑师的作品。

1985年,Aldo Rossi在Portoghesi(此时他已经成为了董事会主席)的举荐下成为了建筑双年展的第二任策展人。他与双年展的缘分可以回追到1979年,当年他为艺术双年展设计的巨大漂浮剧场Teatro del Mondo至今都是他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与Portoghesi一样,Rossi对现代建筑的批判性实践使得他对于展览主题的设置同样面向了对于历史的致敬。第三届建筑双年展于当年的7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这一次的主题回溯了Vittorio Gregotti的传统,命名为威尼斯项目(Progetto Venezia)。 Aldo Rossi 邀请著名建筑师和初出茅庐的年轻设计师展示他们为威尼斯古城的更新与改造所作的设计与构想,而一组国际评委会负责在其中选出最佳方案。最终双年展从世界各地收到了大约一千五百份参赛提案。与Gregotti的竞赛展相似的是,“竞赛的场地与问题都是真实的,但竞赛本身并没有要将这些设计付诸实施之意。”第四届建筑双年展在第二年举行(这打破了两年一届的惯例),这次的主题是向一位荷兰建筑师致敬“Hendrik Petrus Berlage”。“Berlage的规则是‘注视一座建筑与他的历史’。他对于历史的持续关注是双年展对他的作品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持着对于现代主义运动与理性主义的批评态度,这一版本的展览一如前几次一样关注当代建筑与过去的关系。”展览地点换为了Villa Farsetti,因为艺术展在同一时间开幕。

成熟 1991-2000

城堡花园始建于拿破仑时代,如今这里是一片树茵遮天的景象。在不大的一片园区中散布着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展馆以及百年间陆陆续续建成的29个国家馆。一直以来,国家馆被看作是威尼斯双年展区别于其他同类型展览的最大特征,这也使得双年展一直能够保持其极高的世界知名度。

经过了一段时期的经费紧张,第五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相隔五年后的1991年终于与公众见面。建筑史学家,Casabella杂志的主编 Francesco Dal Co此时成为了建筑展的策展人。仿照艺术展的模式,同样也是为了扩大建筑展在海外的名声,这一届首次邀请了国家馆成为整个展览的一部分。其中较为重要的,包括奥地利馆的蓝天组展,美国馆的艾森曼与盖里的展览以及瑞士馆的赫尔佐格德梅隆回顾展等等。从此,国家馆的参展也成为了建筑双年展不可或缺的传统之一。

在展览开始之前,Dal Co组织了若干次建筑设计的竞赛与委托以修复双年展现有的场地与场馆,“尝试着不仅仅展示建筑,同时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更新与维护”。在主展馆,Dal Co组织了“为九十年代的四十位意大利建筑师”展,在其中我们可以找到Massimiliano Fuksas, Renzo Piano和Luciano Semerani这样的名字。此外,这次展览同时关注了建筑教育的重要作用。在Corderie dell’Arsenale,由43所建筑学校所组成的庞大队伍展示了他们的设计作品,使得这里“在一个月期间变成了一所巨大的建筑实验室”。

同样又是五年的等待,第六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于1996年9月份正式开幕。奥地利著名建筑师Hans Hollein成为了第一位非意大利籍的双年展策展人。保留了上次展览所确定的模式,此次展览的主题为“感知未来——作为地震仪的建筑师”,其目的是审视建筑师把握当下时代隐藏在地下的脉动,将其转译为未来的能力。同时,他也认为建筑师应当利用新的通信工具与新技术挑战人们对于传统城市形态的概念,而非仅仅将自身归类于某一风格与学派之中。最终,大约七十位建筑界大腕的最新作品成为了展览的主角,其中包括Frank O. Gehry (包括他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Tadao Ando, Jean Nouvel, Renzo Piano, Zaha Hadid, Coop Himmelb(l)au, Peter Eisenman, Norman Foster, Herzog & de Meuron, Arata Isozaki,Toyo Ito, Philippe Stark, Jorn Utzon, Alvaro Siza Vieira, Massimiliano Fuksas, Rem Koolhaas, Rafael Moneo一干人等的作品。双年展成为了明星建筑师的秀场。与此同时,“涌现的声音(Emerging Voices)”展将目标对准了当时的新锐建筑师,如Liz & Scofidio, Peter Zumthor, Ben van Berkel 与Kazuyo Sejima;而事实证明这些人从此之后大红大紫。此外,此次展览还包括一个二十世纪中期大规模城市建设的“激进”回顾展与一个建筑摄影展。金狮奖也在这届双年展被授予获奖建筑师。

尽管有关展览内容的争议与批评从未中断过,随着国家馆的参与、展览场地、展览主题形式的确定与展览周期的稳定,九十年代的这两次展览标志着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从制度上与形式上逐渐趋于成熟。

1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现场图

进入新千年 2000-2010

新千年一共为我们带来了六次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这六次展览拥有了一致的展览模式,双年展已经摆脱了建立初期繁多的不确定因素。军火库的旧厂房不断的被更新用于安置新的展览空间与国家馆(由于严格的法律规范,城堡花园已经很难再进行新的建设项目),互联网的兴起也使得展览信息在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播。策展人的专业背景更为广泛,展览主题也不仅局限于竞赛项目的展示或者某一风格学派的自我宣言。

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少一些审美,多一些道德( Less Aestethics, More Ethics)”,策展人是意大利建筑师Massimiliano Fuksas。 以“环境”,“社会”与“技术”为三个组成部分,展览放弃了以建筑物为展览对象的传统,将注视的目标转向了对当代城市,尤其是21世纪巨型城市的全方位透视。始于对污染、城市扩张、社会公正等问题的思考。在Corderie300米长的空间里,一组巨型屏幕展示了20个有关当代巨型城市的图景:波哥大、布诺伊斯艾利斯、布达佩斯、墨西哥城、新德里、巴黎、圣保罗、开罗、雅典与蒙特利尔;当代旅游业,膨胀的全球经济以及背后的文化平庸与老城衰败像岩浆一样在不同的地域流动着。这可以被看作是这次展览所要表达信息的最佳注脚。

2002年第八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下一个(Next)”,策展人是英国建筑评论家Deyan Sudjic。这一届的展览相对于上一次的道德议题,更加关注建筑物本身。策展人认为如今的建筑技术与信息普及已使得我们对于建筑的想像相比以往更加接近它建成的效果,而展览本身则作为载体将在不久未来就会实现的建筑展现于公众。展览的内容相对于此前哲学式的构思,显得更加“平庸”与易于理解,建筑被按照类型分类组成展览的不同部分:住宅、博物馆、高层、教育建筑、商场、观演建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高层”单元,当时众多顶尖的建筑师都被邀请展示1:100尺度的实体模型,其中包括 Norman Foster设计的伦敦瑞士银行总部与Jean Nouvel的 Torre Agbar以及一些尚未实现但激动人心的方案。本次双年展还对建筑材料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所有参与的设计者都展示了带有真实材料(砖,玻璃,金属)的建筑局部,而非仅仅展示图纸与石膏模型;这使得展示实体材料对空间的塑造成为可能。

2004年第九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变形(Metamorph)”,策展人是瑞士建筑评论家Kurt W Forster。同样面向未来,此次展览“探索了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如何改变当代建筑”。如今电脑技术在设计过程中的使用以及各种先锋材料使得当下的建筑实践在逐渐挑战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使得建筑本身完成一次“变形”。展览内容被分为几个部分:转换、地形学、表面、氛围、巨构等等。在军火库,Asympote所设计的展览空间打破Corderie原本的线性,取而代之的由许多切片组成的延绵波浪式的曲面;而这些切片则成为了承托展品的载体。在城堡花园的意大利馆,摄影师与建筑师通过对场地的改造与装置作品表达“变形”的观念,以及它与空间和建筑的关系。

2006年第十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城市:建筑与社会(Cities:Architecture and Society)”,策展人为英国理论家Richard Burdett。此次展览没有邀请任何建筑师或艺术家参展,它所呈现的是对当代城市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在军火库展区,巨型投影下的影像将全球范围内的16座超级城市变为了展览的对象。针对人口密度、城市扩张的速度、城市中的暴力以及衰落和城市交通与流动性的问题,展览通过事无巨细的数据分析及其图像化表达将当下城市的真实状况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在城堡花园的意大利馆,来自12个世界级的研究中心展示了他们有关城市问题的研究成果。这种主题的设置后来被一些人诟病为“社会地理学,而非建筑学的展览”。此外,此次建筑双年展首次在巴勒莫设置了同步的分展区。

2008年第十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在彼处:超越房屋的建筑(Out There: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策展人美国建筑评论家Aaron Betsky。展览的主题意在“指向一种‘非房屋’的建筑,从而面对社会的关键议题;展览要通过展示与场地相关的装置,影像及实验帮助我们理解并评估当代世界,在其中适宜的存在方式,而非展示房屋这建筑的坟墓。”建筑是有关房屋又“超越”房屋的一种存在。Corderie成为主要展示大尺度模型与装置作品的场所,展览邀请了如Diller Scofidio+Renfro, UNStudio, Zaha Hadid,Greg Lynn,Asymptote等前卫建筑师展示他们的作品。在Artiglierie,十二组关于罗马及其郊区的投影影像组成了展览“非永恒城市——‘被打断的罗马’三十年”;此外,双年展组织的国际学生竞赛“EveryVille 2008——超越场所的社区与超越建筑的城市知觉”也在此展出。而在城堡花园,题为“实验建筑”的回顾展展示了成名建筑师在建筑的实验性方面所做的研究。

2010年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为“人们相遇于建筑(People Meet in Architecture)”,策展人日本建筑师Kazuyo Sejima。经过了上次多少有些“消极”的主题以及之前更为跨学科领域的几届双年展,策展人的身份重新变回了建筑师。作为第一任女策展人(她在同年获得普利策奖),她解释道,“21世纪刚刚开始。许多彻底的改变正在发生。在这样一个快速改变的环境下,建筑本身是否可以使得当下的新价值观与新生活方式变得清晰?这次展览希望可以作为一次机会去体验建筑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同时说明其实现途径的多元化;而其中的种种都能代表一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展览的布置上,Sejima并没有将展览分为若干主题或某种逻辑顺序布置在不同场馆,“我们尝试去控制展出的节奏,而非某种概念性的联系……一些作品能在白色的空间(意大利馆)中闪耀,而另外一些则在军火库会表现得更好……”总体而言,此次展览更多关注建筑本身在建成层面上所能实现的可能性,展览所选取的内容相对宽松与多元;众多当代知名建筑师与新人都被赋予了一定自由通过自身的理解布置展览的内容。

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于2015年7月18日确定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艺术总监(总策展人)为智利建筑师与普利茨克建筑奖评审团成员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本届双年展的主题为“前线报告(Reporting from the front)”。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在阐述主题时表示,选题意在关注建筑与普通人民生活的联系,让建筑设计回到服务于大众的重要轨道上。他希望突出这个主题中“前线”的感觉,因为人民住房的供需冲突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呈现出紧张的态势,故期望双年展能够揭示这一紧迫感和展示成功的解决方案。很多地区在解决住房供需矛盾中获得了程度不同的成就,大家应该分享这一过程中的闪光点,以便通过相互借鉴,共同取得更大的胜利。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三十年的历史并不长,但足以看出变化的痕迹。如AA学院院长Brett Stelle所言,“双年展的重要性在于她作为基础设施与注册薄,充满活力地记录了引导建筑与建筑展览前进的推动力;对后者国际范围内与日增长的的关注几乎使得建筑本身在今天变为了从属地位”。检视双年展成长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她如何拥有今天的规模与影响力,并从一个侧面去检视当代建筑纷繁复杂,充满冲突矛盾的轮廓。

参考文献:

1. Aaron Levy & William Menking.2010. Architecture on Display: on the History of the Venice,BIennale of Architecture.London: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2. Léa-Catherine Szacka.2008.The Architectural Public Sphere.Multi:Vol 2, No 1.

3. Martino, Enzo Di. 2005. The History of the Venice Biennale 1895-2005.Venice: Papiro Arte Venezia.

4. www.labiennale.org

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与社会

(美)迈耶·夏皮罗著,沈语冰、王玉冬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夏皮罗自选集的第四卷,收入了他关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的最重要作品。他极其清晰的论辩,优美雅致的散文,异乎寻常的博大精深,透过丰富多样的探索领域,引领读者在诸多课题中探幽揽胜: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与批评的社会角色,赞助人与艺术家、精神分析与艺术、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等等。

夏皮罗融会人类学、语言学、哲学、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广泛资源和批评方法,厘定了诸如“绘画风格”“场域与载体”“内容与形式”之类极其重要的语义学术语;阐明了弗洛伊德论达芬奇、海德格尔论凡高的著名文本中隐匿着的意图;反思了伯纳德贝伦森的批判性方法,以及狄德罗和弗罗芒坦写作中的社会哲学。

通过这些文章,夏皮罗为我们提供了安顿我们往昔的方法,理性与激情皆备,方法与创意并存。在这样做时,他激发了我们对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独立的极端重要性的信念。

杜尚之后的康德

(比)蒂埃利·德·迪弗著

沈语冰、张晓剑、陶铮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内容简介:

尽管杜尚的现成品打破了与以往任何已知风格的联系,但是作者德•迪弗却认为,杜尚将现代主义艺术实践的逻辑当作了其作品的主题本身,那是审美判断的一个转向,即用“这是艺术”来取代经典的“这是美”。德•迪弗在重新读解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时,运用这一转向(用“艺术”一词系统地替换“美”一词),揭示了杜尚和达达主义激进的实验与主流的绘画现代主义之间隐藏着的联系。本书第一部分涉及杜尚大名鼎鼎或臭名昭著的《泉》。第二部分探讨了杜尚从绘画向现成品,从特殊艺术向一般艺术的过渡。第三部分观察了在康德第三《批判》中用“艺术”替换“美”的审美与伦理后果。第四部分试图重建现代主义的“考古学”,从而为我们对后现代境况的重新理解铺平了道路。

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

(法)于伯特·达弥施著,董强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云一直弥漫着西方绘画的天空。它并非单单是一个描绘性的主题,还是一个绘画符号学的因素,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它被用来使神圣事物出现在现实中(基督升天、神秘主义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戏剧中的机械道具;在文艺复兴时期,它的功能变得模棱两可,因为当时透视模式开始起调节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云的作用是遮掩住无法表现的无穷,同时它又指示无穷。这样就保证了一种跟科学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机制的悖论式均衡。

《云的理论》通过对符号能指/云/的不同功能的清点,将传统上归于艺术的领域与职能,重新分配给处于表现结构中的科学与意识形态,其真正的目的是要使艺术史重新找回它的体系性与物质性。

现代生活的画像

(英)T·J·克拉克著,沈语冰、诸葛沂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

内容简介

19世纪60和70年代的巴黎向来被认为是一个崭新的城市,一个到处都是林荫大道、咖啡店、公园和郊外娱乐场所的地方,一个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商业与休闲风俗的诞生地。T.J.克拉克通过质疑那些仅仅从技法上来看待印象派画家的史学家,着重描绘了马奈、莫奈、德加、修拉及其他画家试图赋予现代性以形式,并寻找现代生活中最具典型特色的代表——不管他(她)们是酒吧女、划船者、妓女、观光客,还是在草地上用午餐的小资产阶级。本书的核心问题是:现代绘画的出现究竟是一场拿破仑三世时期巴黎消费文化的庆典,还是对这一消费文化的批评性探索?这部经典著作的修订版包含了作者撰写的新序,以及148帧高质量的插图。

艺术与物性

[美]迈克尔·弗雷德 著,张晓剑、沈语冰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迈克尔•弗雷德的艺术评论文集。他的艺术批评构成了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文本,包括为“三位美国画家展”所写的雄心勃勃的导论,初步反思极简主义的《形状之为形式》,代表其批评顶峰的《莫里斯•路易斯》,以及划时代的《艺术与物性》。这些论文不仅确立了理解盛期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基本术语,而且也开启了批判美国极简主义艺术的大门,直到今天它们仍在激发人们关于视觉艺术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战。本书作为作者的核心论文集,至今仍在非具象绘画的讨论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

当代艺术的主题:1980年以后的视觉艺术

[美] 简·罗伯森、[美] 克雷格·迈克丹尼尔著,匡骁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该主题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

另类准则

[美]列奥·施坦伯格著,沈语冰、 刘凡、 谷光曙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另类准则》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之一列奥•施坦伯格的艺术批评文集。藉着这部评论20世纪艺术的书,施坦伯格将艺术批评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罗丹、莫奈、毕加索、波洛克、贾斯伯•约翰斯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这些研究成果均在本书中有所收录。他还特别擅长将严谨的形式分析融入图像志的主题分析之中,目光敏锐,观察精确,为现代艺术的图像学研究,提供了卓越的范本。这本书从它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文化事件,”已成为20世纪艺术批评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

[英]罗杰·弗莱 著,沈语冰 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内容简介:

罗杰•弗莱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美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早年从事博物馆学,属于欧洲顶级鉴藏圈子的鉴定大师,后来兴趣转向现代艺术,成为后印象派绘画运动的命名者和主要诠释者。他提出的形式主义美学观构成现代美学史的主导思想。

《弗莱艺术批评文选》首次将弗莱的重要文章汇于一集。这些文章极大多数属于第一次结集出版,因为它们原先都发表于现在较难找到的专业杂志上。还有一些则从未发表过。这些论文再现了这位伟大的批评家长达40年的艺术生涯,覆盖了他对后印象派极富影响的辩护,对艺术教育、博物馆业、建筑、艺术设计的多样兴趣,以及将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理论从学院化、教条化的倾向中拯救出来的努力等广泛主题。弗莱艺术批评文选》既提供了一个从现代艺术批评最卓越的实践者的角度来考查其理论基础的机会,也提供了一个检验有关艺术与审美经验的本质的当下论战的机会。

Venice Biennial of Architecture in Urban System

Yang Fan

Key words:Architecture, City system, Biennial exhibition

Abstract:Venice Biennial Exhibition of Architecture, seen thirty years passed,was originally themed by architectural style. However, it has shifted to an architecture and its history as well since “Progetto Venezia”, by exhibiting designers renewal and rebuilding of ancient Venice as well as the renovation and maintain of infrastructure. In 2000, this exhibition focused on new communications tools and technologies,challenging people’s conceptions of traditional urban morphology, rather than ranking itself as some kind of style or school. Also, it viewed mega cities of 21st century in overall aspects like environment, society, technology, population density, the speed of urban expansion, violence in cities, decline of cities as well as transportation and population mobility. Nowadays, as the conflict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housing is growing more and more strongly day by day, the 15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will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life of common people, trying to make architectural design go back to serve people.

猜你喜欢

双年展建筑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2022 亚洲物流双年展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第22届悉尼双年展:边缘
山居中的石建筑
2020亚洲物流双年展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
首届华光摄影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