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学”与“习”的模式,学习朱自清《春》一文

2016-07-13冯宇多

学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朱自清春雨手法

冯宇多

(甘肃省靖远县石门中学,甘肃靖远730600)



用“学”与“习”的模式,学习朱自清《春》一文

冯宇多

(甘肃省靖远县石门中学,甘肃靖远730600)

摘要:这是一篇教学设计,用先“学”后“习”的模式指导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重点突出了“习”的作用。内容包括学些什么、如何去学及“习”些什么和怎样去“习”,也有学生学习之后的效果展示。

关键词:学习;初春

重新思考孔子“学而时习之”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学”与“习”两个概念既紧密相连,又有所区别。学是认知之初,就是接受知识与技能。“习”就是通过反复训练,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完善、深化与提升。“习”就是将“学”到的东西进行拓展与延伸,“习”就是实践与运用。重新审视“学习”一词,将一对紧密联系的词语分开理解,会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启发与帮助。我们会明白,“学”与“习”是求知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先“学”后“习”,有“学”又有“习”,才是完整的学习过程,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就采用“学”与“习”结合的方法设计学习方案,让学生学习朱自清《春》一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标设定:根据《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我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熟读成诵,反复品读、领悟并欣赏作品准确生动、清新优美的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训练学生鉴赏能力、运用能力及写作能力,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感情。

学《春》一文,学什么呢?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一、学字词句

掌握欣然、朗润、酝酿、应和、黄晕、舒活、抖擞等词的音形意,熟记文中引用的古诗与谚语。

二、学表现手法

(一)用比喻手法绘春

品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全方位感受春天色彩之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感受春风柔和温暖;品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感受春雨之细小滋润。

(二)拟人手法绘春

品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感受生命之初的萌动之美;品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感受热闹蓬勃的生命气息。

(三)化静为动绘春

品读“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感受花之繁多及活泼可爱。

(四)侧面烘托手法绘春

读文中写孩子们在春草上的活动的文字,感受春草带来的随意舒适自由之感;读文中写春雨之中的人事活动的段落,感受春雨带给人的美好、浪漫的情怀。

(五)虚写手法绘春

品读“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感受春花带给人美好想象。

(六)从各个感官角度,全面呈现春之美好

文中描绘了春之色、春之声、春之香,呈现出一个可观、可嗅、可听,可以触摸的美丽之春。

三、学课文结构

文中从盼春,到绘春、赞春。绘春时依次描绘春醒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及迎春图,条理井然,结构完美,承接自然,层层铺垫,转换流畅,展示了一篇优秀作品的“建筑”之美。

四、学情感之美

文中好多句子是从孩子眼光观察春天,以童心感受春光,在对一元之始——春的描绘中涌动着生命之初清晰优美的气息,从美丽的图画,优美的语言中也能感知生命之初的蓬勃力量。

“习”《春》一文,“学”是初知,“习”则是巩固、提升、完善与实践。“习”是学的手段,也是学的目的。如何去“习”呢?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后习题、单元测试、习作仿写、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及语文实践活动都是“习”的具体形式。在“习”《春》这一环节中,我为同学们布置了以下任务:1.完成文章课后习题,让同学们按时温习,以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安排“我也来绘春”这一环节。要求学生仿写,学生仿照《春》的表现手法去描绘四季,表达对四季的感受。让学生按照《春》的布局,构思一篇写景的作品。3.用《春》中的写作角度与方法,赏析王宜振《初春》一诗,找出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感受异曲同工之妙。

实效展示(片段)

一、在“我也来绘春”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创作很精彩:

春天刚到,小河就迫不及待地睁开双眼,清澈的脸庞上泛出美丽的“小酒窝”,哼着童年的歌谣,悠闲地行走着。(拟人句、比喻句生动、活泼,这样的小河太有孩子气了。)

花瓣轻盈地踱着方步,变成一只只飘舞的彩蝶,一群彩蝶飞来,停落在枝头,变成了色彩斑斓的春花。(将蝶与花互喻,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

狂风撕扯着大树,浓郁的树冠在风中扭曲着、翻滚着、嘶吼着、呻吟着。(用拟人及排比手法表现夏之张狂。)

蓝天如一面明镜,白云轻轻地拂拭着,如同仙子手中洁白的浴巾。白云映衬着蓝天,宛如蓝底白花的绸缎,又如明代官窑刚出炉的青花瓷。(写秋空用如此穿越时空的想象,太美妙了。)

二、在欣赏王宜振《初春》这一环节中,收获颇丰,同学们有令人满意的探究结果:

《初春》中“一些新芽像鸟嘴啄地小树发痒”及“泥土里拱出两片新叶”与《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面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太相像了,都表现了笔下景物的初春特征,都跳动着生命最初的节奏。

《初春》中“夏天来了,定有一片蛙鸣”与《春》中“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非常相似,都用虚写手法点明了春景给人的美好想象。

两篇在写作角度上都是以童眼看世界,笔下的景物秀丽清新,活泼可爱,充满生命之初的气息。

两篇都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角度全方位写春,呈现了一场春的盛宴。

通过学习《春》一文,我发现同学们有很强的观察自然的能力,有很强的理解生活的能力,通过“习”《春》,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及写作能力有所提高,领悟美、发现美及创造美的能力有了提高,阅读和赏析课文时,前引后连、对比分析拓展延伸能力有了提高。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而不说“习而时学之”,可见先“学”后“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模式。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非常好,每个单元都有两篇基础语文,属于“学”的部分。基础课文之后的比较探究、拓展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属于“习”的部分。这种编排为先学后习的模式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会尽可能地将语文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去。

[责任编辑张亚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5-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5.016

猜你喜欢

朱自清春雨手法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