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栖霞龙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构想
2016-07-13季婷婷南京晓庄学院210000
季婷婷 (南京晓庄学院 210000)
浅析栖霞龙舞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构想
季婷婷 (南京晓庄学院 210000)
栖霞龙舞是栖霞区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通过舞龙者的肢体动作和龙舞技巧,以及铿锵有力的鼓点,形成了栖霞龙舞欢快活泼的表演风格。然而由于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栖霞龙舞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栖霞龙舞现状的调查,思考如何使得栖霞龙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栖霞龙舞;传承现状;发展构想
早在明代,栖霞就有着龙舞活动的流传。栖霞龙舞更是栖霞区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1998年江苏省文化厅命名栖霞为“江苏省民间艺术(龙舞)之乡”,2007年栖霞龙舞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观赏特点,栖霞龙舞不断改进和创新,屡次走进世界艺术的舞台,均获得如潮的好评。
但是由于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栖霞龙舞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弘扬栖霞龙舞,还需培养年轻队员,扩大宣传力度,建立稳定的龙舞表演队伍,以便栖霞龙舞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栖霞龙舞的历史
栖霞龙舞其历史的起源在明代就有迹可寻,古代的栖霞人非常喜爱“龙”这个图腾,并且崇拜它。在建国前,栖霞龙舞都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活动,一般由地方绅士或以乡村族长出面组织,进行费用摊派。在春节期间龙舞活动达到高潮,以给群众拜年的形式进行表演,当龙舞从门前经过时,百姓们要用鞭炮迎接和欢送。在“文革”期间,因为一些缘由,龙舞的活动被视为迷信活动,一度受到打压。例如,射山镇有上龙王山舞龙祈求风调雨顺,古镇东阳也有扎龙艺人在龙的身上扎上生殖器官祈求多子多福等。“文革”过后,栖霞龙舞去掉了迷信封建的外衣,作为一种百姓间自娱自乐的活动开始恢复,率先在古江乘县治所在地的江乘村恢复。
二、栖霞龙舞的特点
(一)道具的特点
栖霞龙舞最初的形态是“柴龙”。“柴龙”造型古老质朴,展开来有40多米长,它的龙身、龙尾和龙头都是由竹篾编成的节节圆筒组成,然后用木板和木削相接,再用纸把龙头、龙尾、龙身的表面糊上,在龙身里面装上支架,用来点放蜡烛。表演时舞龙者每人举一节,龙身全体发亮,在夜晚相当雄壮。
但是“柴龙”的表演不适合白天大型的庆典活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栖霞区在“柴龙”的基础上借鉴了江南特点的“布龙”,其中黄色最为尊贵。与此同时,栖霞区文化馆把“滚龙”作为重要表演形式,并且成立了一支制作龙舞道具的团队。这批团队曾制作出不同规格的“滚龙”,有11节、9节、7节,直径40厘米,30厘米,长20厘米等的龙身,这样一批“滚龙”为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表演提供了便利,也为海内外华人及社团制作过60余条龙。
(二)动作的特点
栖霞龙舞根据其技术特点和表演风格可以把动作特点归纳为五个:游龙、穿越、腾跃、龙翻滚和组图造型。
“游龙”:从一开始的直线,曲线,圆场等基本动作已经发展到空中的游龙动作。表演者通过直线、曲线、圆形、圆弧形等路线进行扩大龙舞空间的运行。
“八字舞龙”:表演者在身体两侧进行龙舞的动作,动作幅度较大,速度较快,龙体相连且飘逸。例如,“绕身舞龙”“骑肩一人舞双节龙”等。
“穿越、腾越”: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在龙身进行跳跃或是穿越,有时全体都需要跳跃和穿越,有时只需部分舞龙者进行跳跃或穿越,有时则是部分穿越,部分跳跃。例如:“穿8、5节”“卧龙腾飞”“飞龙追珠”等,这些动作都是在游龙的基础上发展穿行而来。
“龙翻滚”:表演者将龙杆绕立圆的路线进行运动,并且在跳过龙节时进行方向和位置的改变。“龙翻滚”是在龙翻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度动作,有“原地螺旋形跳龙”“螺旋跳龙左右移动”和“大立圆”“逆向跳龙”等。
“组图、造型”:在静态表演的造型“平盘”和“塔盘”的基础上,以龙体自身的盘绕、图形、姿态、造字,以形表意。在动静结合的表演中,从单一到复合,从原来的一度空间到三度空间进行改变。例如,“高塔盘造型”“龙戏水”“中国龙”“船型”等。
(三)构图特点
龙舞的构图主要从对称入手,有些套路在四个方向都要进行表演。这样匀称、合理的布阵构图,能够提高人们对于审美的感受和心理上的统一。构图不仅仅是动作的构想,还需要通过动作、道具、音乐等的辅助,栖霞龙舞将构图的重点放在艺术构图和整体幅度的调动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构图方向:
首先通过使用不同材质的道具来塑造龙身的外形,刻画出龙的不同形态、性格和外貌。其次在龙身的运用上进行构思,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把龙的每一节龙身都运用到龙舞表演上,通过龙身每一节的变化进行简单和复杂的交替或是复杂动作的叠加,同时也可以运动多条龙同时进行或是相互缠绕构图,使得龙舞的队形和画面在不同方向上都体现出精美的一面。最后注意强调龙舞表演者本身的艺术表演性。龙舞表演者与龙身的协调配合,以及龙舞表演者们之间配合的默契。
三、栖霞龙舞的传承现状
1998年栖霞区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1999年栖霞区编排的《钟山龙舞》获得了“江苏省广场舞蹈、民间鼓乐大赛一等奖”、全国龙舞大赛金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以及中华龙舞金奖等几项大奖。2001年新的龙舞作品《龙凤呈祥》汲取了中国对于阴阳的概念以及民间艺术对称的手法,使用了一龙两凤的形式,两种道具在民族欢庆的音乐和富有强烈民族感的鼓点中进行流动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2002年该表演获得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组织奖,江苏中国民间艺术节广场舞蹈大赛金奖。2007年栖霞龙舞又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栖霞龙舞的原型“柴龙”由于只适合在晚上进行表演,后来又因为原来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全部拆迁,“柴龙”的原始形态已经全部消失,那些制作“柴龙”道具和龙舞表演的老艺人也都住进现代化的社区,“柴龙”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问题。而在“布龙”方面普及的也还不够,仍然有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个民间艺术,参与的更是少之又少。组建的队伍由于不是专业的龙舞表演者,对于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2012年幕府山庄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每个班都进行了龙舞的学习,但是在这批小学生毕业后,龙舞传承的脚步在小学就停止了。这样间歇性的传承,令龙舞艺术完好的保存也存在隐患。平时栖霞龙舞宣传力度较少,一般都是在节日期间进行龙舞表演和宣传,所宣传的力度也有一定局限性,在互联网上搜索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和视频。
四、栖霞龙舞的发展构想
(一)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栖霞龙舞大多数都是集体性的群众表演,那么可以试图把这样一个集体性的表演变成一人的独立表演,一人手持一条龙进行龙舞的表演,这无疑对道具、舞龙者都是一个突破与创新。
现在龙舞更多的表演场地是在大型的广场和空地,还可以把它引进剧场,进行艺术美的加工,结合舞美进行大胆的尝试,在灯光布景的映衬下,更加突出的彰显出龙舞的可舞性。
(二)道具的改革创新
从最初的“柴龙”到后来进行表演的“布龙”是因为适应时代的步伐而在道具材质上进行的改变,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道具的细节上进行进一步加工,例如在龙头上进行突破,借鉴舞狮道具的特点,把龙的眼睛和嘴巴或者龙鳞和龙尾做成活得,使得演员可以操控它,这样在表演的过程中会使得“龙”这个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现在表演者的年龄界限也越来越广,还可以在龙的形象上进行一些改变,例如小学生进行的龙舞表演,可以在龙的形象上进行卡通化的改变,这样具有趣味性的道具,更能吸引眼球,会让小朋友更容易喜欢上它,从而在训练时不会觉得枯燥,也更容易得到较好的表演效果。
(三)音乐的多元化
龙舞表演的音乐都是欢快的,气势比较宏伟的,鼓点性比较强的,而栖霞龙舞可以根据其地处的位置,把茉莉花,紫竹调等江苏民歌进行重新编排,使得音乐的主旋律更加贴切栖霞龙舞的地域风格。
其次还可以在音乐中加入流行元素使得栖霞龙舞更适合在大众中普及起来,再或者我们可以加入人声,让龙舞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更加释放自己的情感,随着动作和节奏发出适当的声音,使得龙舞表演者融入到音乐中去,把自己与音乐与龙身成为一个整体。
(四)龙舞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龙舞表演者自身的意识,身为龙舞队的成员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自娱自乐的表演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表演感染他人,使得更多的人喜欢龙舞表演,更愿意加入到这样一个团体中来。
其次可以在专业的舞蹈演员或是其他人员中挑选出人员来进行定向培养,组建专业的龙舞表演队伍,并根据年龄段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人员分配,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和风格。
最后每个组建的龙舞队伍应该配有齐全的龙舞设施和专业指导教师,也应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来进行训练,成员们不仅仅要学习龙舞的表演技术,对于龙舞的历史和知识也需要进行了解。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能使得龙舞艺术的美获得更高的体现。
(五)宣传力度的加强
“栖霞龙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把它编进教科书中进行了解;制作相关的宣传视频,在电视、地铁或者是网络上进行传播,加深群众对于这一民间文化的了解。我们不仅仅要让栖霞区的群众知道栖霞龙舞,更应该让栖霞龙舞走出栖霞,得到更多人得喜爱。
同时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站或主页进行宣传。同时把栖霞龙舞在学校中进行传承是非常好的。我们可以在小学、中学或者大学中建立相关的传承基地,到了一定的年级就进行龙舞的学习,并在每年固定的时间举办规模较大的龙舞比赛,鼓励更多的人来学习栖霞龙舞。
五、结论
对于中华儿女来说,龙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人们喜爱在节日或是重大的场合进行龙舞表演。龙舞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民间的传统文化更是显得珍贵,栖霞龙舞动作、构图、技巧及表演水平的不断成熟和提高,相信栖霞龙舞的未来之路将呈现出一片光明景象。
[1]和建安.中国民间舞蹈[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黄明珠.中国舞蹈艺术鉴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赵伟伟.浅析栖霞龙舞的构图与动作创新[C].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6-10.
[3]汪以平.舞蹈艺术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08-15.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管秋惠.栖霞龙舞演出60场[J].栖霞年鉴,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