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悟空决战灵山”的探索苦旅

2016-07-13梁志煌漳州木偶剧团36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苦旅全剧灵山

梁志煌 (漳州木偶剧团 363000)

“孙悟空决战灵山”的探索苦旅

梁志煌(漳州木偶剧团363000)

全文描述《孙悟空决战灵山》木偶形象演绎和塑造的探索历程,从中得出布袋木偶演员的艺术领悟和鉴赏内涵。

鉴赏;创作历程;人物塑造;艺术领悟;文化价值

在每一位布袋木偶演员的眼里,在每一位观众的眼里,对于每一位旁观者,和每一位布袋木偶的操作者审视布袋木偶的表演艺术的标准往往是相差甚远,不同的看法依据每一个人的心里所想,眼中所见,无时不刻的牵动着一个人物形象带给每个人的不同理解。木偶演员彷佛一入行就带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注入那原本沉寂的布袋木偶里,依据每一个形象,进入每一个角色当中,演绎着属于每个布袋木偶属于他们独特的人物灵魂。

成功的木偶表演者总是习惯于沉迷于自身所演绎的木偶角色里,如庄周梦蝶般的分不清角色与现实。然而沉醉也往往赋予每一个木偶最得体的形象,也用一个最正确的人物心理向每一位观众诉说着属于每一个布袋木偶人物属于他们自己或悲或喜的角色人生,用那在普通不过的情节牵动着每一个人心。

一位木偶演员除了能演绎好每一个人物形象之余,最大的挑战往往是如何塑造和表演好动物形象。每一个人物象形往往来源于生活,或许,每一位演员尝试推己及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再进入每一个人物形象里不断思考,不断揣摩,带给观众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个只需要通过时间来完成的探索过程。但是如何将布袋木偶里的动物形象活灵活现的演绎,往往是一个最令人费解的难题,更何况这次摆在眼前的是一位神话人物的演绎。

《孙悟空决战灵山》出自于著名的剧作家徐耿生老师之手,结合当今弘扬的时代旋律,加上一些喜闻乐见的现代元素重新合成的一部新编布袋木偶神话大剧。无疑对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正确演绎是此剧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对于每一位木偶演员而言,演绎孙悟空是一个空前的挑战,这一个结合着众多布袋木偶的表演技巧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演绎,加上动物表演手法的诠释,摆在每个人眼前的毫无疑问是对孙悟空这位人物形象的解读。纵观布袋木偶的演出历程中,对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的布袋木偶的演绎少之又少,而这个演绎孙悟空的艰巨任务落在我的身上,从看见剧本到经过一系列排练后,对于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和呈现,用自身的体会可以说是和剧中的悟空一样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仿佛和他们经受着相同的“灵山苦旅”,仿佛也体验了我自己的“演绎苦旅”。

《孙悟空决战灵山》中的孙悟空,这一个家喻户晓的角色里,如何赋予这个被人熟知的人物身上新鲜的故事情节的表现手法,成为在看完剧本后,首先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

纵观全剧剧本,总有许多令人捧腹的时代流行语和鲜明主题穿插其中,使得剧情更能走到观众心里。全剧情节也从一开头的震撼悲情到欢乐幽默,再到最后的正义与人间真情最终成就取经大业的宏伟蓝图,一个剧本其中表现出的情感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鸿沟。孙悟空由己入情的巨大反差,如何不突兀的情感过度,这又将是一个木偶演员急需攻克的难关,也是一个木偶演员需要深刻体会的又一个复杂心境。

《孙悟空决战灵山》要突破的就是木偶史上最经典的两部大戏《大闹天宫》和《真假美猴王》的戏剧刻板印象。

这两部大型神话剧是木偶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高超的木偶操作技巧使得每一个观众啧啧称奇。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大型的打斗场面的震撼人心的视觉特效,孙悟空的每一个动作,从出场到落幕的操作变化,可谓是在每一个动作上都下足了功夫。可是与这两部传统大戏相比,《孙悟空决战灵山》却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大的难度。相比于直来直往的打斗画面对于木偶演绎者操作技巧的要求,这次还加入了情绪反思这条最重要的主线。正所谓:“猜心不易,反省更难”。如何让孙悟空在最后被摘除火眼金睛后,依然以救人为己任?突出全剧主旨?这更是摆在我眼前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孙悟空决战灵山》全剧最精彩之处无疑是在第五场和第六场之处。这两场描述的情节是孙悟空被乔装观音的金羽所骗,失去自己所有的那双“火眼金睛”,在最终识破金羽诡计后依旧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正义坚持而战,从而感动众人,到达灵山之巅,修成正果的故事情节。

孙悟空在被骗和失去火眼金睛的过程中,还有失去火眼金睛后依旧战斗的所有动作设计在全剧中作为最后的全剧升华故事情节的主线,悟空被夺火眼金睛的痛苦,知道真相后的种种悔恨,为了扶弱锄强的艰难斗争……这一个又一个情节环环相扣,动作设计一环紧接着一环,悟空激动地点头,痛苦跪下,狠心摘除自己“火眼金睛”之后痛苦挣扎的动作,无疑都要尽在一个布袋木偶演员的五指之中控制。设计好的动作或许能在五指的协调下通过日积月累的苦练完成下来。可是五指控制的布袋木偶如何将情融入这一个又一个环环相扣的动作里,使得孙悟空这个人物更加能够走进观众的心里,为全剧画上一个最美好的记号,还是需要反复思考。

仔细琢磨这两个场次的动作设计很久之后,虽然孙悟空的动作细节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只有动作没有感情的布袋木偶往往还是一样不具灵魂。我开始逐渐闭上自己的双眼,去体会这其中的每一个情境,尤其是孙悟空眼蒙黑纱却坚持战斗的一幕。这其中不得不提到布袋木偶里为使得人物动作更加形象生动而是用了“关节通”。

关节通分为关节手和关节脚两个部分。由于布袋木偶演绎技术的改革和布袋木偶形态的加大,关节手分为指通和三节通常被用于木偶两手的控制。木偶演员为了更好地展示木偶的身段行体的美感,动作更加灵活生动,不得不使用指通和三节通加长五指的控制长度,成就了布袋木偶的各种活动形象,进而使各个动作设计可以更好完成。《孙悟空决战灵山》中的孙悟空形象更是对关节通这一演绎技巧使用得更加淋漓尽致。孙悟空一个最异于每个木偶形象的步伐,都使得木偶演员必须掌握这个最重要的关节脚的技巧。丝毫都不能有一丝的马虎。稍微忽略其中一个环节,孙悟空那种走路时双脚微曲,一蹦一走的步伐则无法体现,塑造的人物形象便无从谈起。

《孙悟空决战灵山》自从与观众见面以来,到现在斩获的多重大奖的丰收成绩,无论我或者是每一位演职人员而言,都是一个对于布袋木偶创新剧目的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肯定。于我而言,站在经典故事题材和经典人物的基石上,观众能够接受我自身的表演风格,是对于我来说一个太重要的肯定。布袋木偶演绎作为一门传统的文化遗产,在保留传统,推陈出新,结合和弘扬新的时代主题后,不断对剧本的解读,和对每一个动作背后含义和情感的解读成为每一个“木偶表演人”新面对的一个重要改革。创新的路上,也离不开对于角色的最原始的揣摩和把握。无论是时代如何发展,时间如何推移,对布袋木偶探索的脚步往往不会停息。《孙悟空决战灵山》作为一个探索的开端,带领我们走入这段探索的苦旅。无论这段路的前方如何,开弓毕竟没有回头箭,探索注定艰苦,也希望每一个布袋木偶人能有“决战灵山”般的顽强毅力,在这段“苦旅”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猜你喜欢

苦旅全剧灵山
灵山胜景
百年前,文化名人的回乡“苦旅”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荔枝红了到灵山
苦旅——读《文化苦旅》有感
看见校园霸凌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读书实践收获(3)
陈晓颖儿《舒克的桃花运》杀青播出指日可待
对新造的灵山大佛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