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6-07-13张丽香永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67760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道工序傣族工序

张丽香 (永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677600)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

张丽香(永德县文体广电旅游局677600)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历史悠久,是傣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2006年的时候就被国家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说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凝聚着傣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不仅对傣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也具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本文就是对永德县的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研究,结合永德县傣族人民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的历史、工艺流程以及当前发展状况,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希望探讨出有效的策略促进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的传承创新。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发展;探究

在傣族文化中,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是其中无比璀璨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从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角度出现,对永德县傣族人民的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有效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概述

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的历史相对比较悠久,早在北宋时期王薄撰写的《五代会要》里面就提到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被传承下来,在民国时期的《新篆云南通志气•工艺考》中也有记载,并且在1994年被编制成熟的《永德县志》当中也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种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其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工序比较繁琐,但是其品质却十分优良,被长期广泛地应用于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1.永德县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历史

为了更好地了解永德县的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笔者查阅了相关的历史后发现,在永德县内流传的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南诏大理时期,在那个时期,傣族人民就已经造出来大白棉纸了,随后在近代又相继造出草纸、毛边纸以及包装纸等。但是在现今仍被保留生产的只有永德县的傣族构皮手工造纸。

2.傣族构皮手工造纸的工艺流程

傣族人民的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程序比较复杂,主要分为13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采料,这种造纸的原料是生长于云南地区的构树植物构树皮,一般是在中秋节前后这个时期进行构树皮的采剥。第二道工序是晒料,是指将晒干后的构树皮放入水中浸泡大约2-3天。第三道工序是拌汇,就是将傣族人民生活中常用的做饭生火的木灰与浸泡好的构树皮料进行搅拌,让其发酵。第五道工序是蒸煮,这一道工序是将已经进行拌料过后的构树皮放到铁锅里进行蒸煮,让构树皮变得软化,蒸煮的时间一般要在12个小时左右。第六道工序洗涤,就是将蒸煮过后的构皮用清水洗涤干净。第七道工序是挑拣,这一道工序比较重要,要根据构皮的质量,进行挑拣,以此来制造出不用质地的构皮纸。第八道工序是捣浆,是指将挑拣好的纤维放在平面光滑的石头上用木槌进行敲打,直至打成浆,这个时候,造纸纤维就完全形成了。第九道工序是浇纸,这一道工序是制作构皮纸最复杂的一个步骤,最终制作出来的构皮纸能否光滑平整都取决于这一步骤,首先要将布帘框放在水槽上,在往固定的布帘子框上放上已经捣好的浆液,然后在水中不断摇晃布帘子框,这是为了利用水的平衡力来让纸贴在布帘子框上。第十道工序沥干,是指将水槽从布帘子框中取出,然后将水沥干。第十一道工序刮平,在这一道工序中要用瓷碗口将半干的纸进行刮平,让纸张看起来薄厚程度一样,也比较光滑平整。第十二道工序是晒纸,在对纸张刮平之后放在阳光下进行晒干。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揭纸,在这一道工序中需要使用专门揭纸的木撬,将纸张从布帘子框上进行剥离出来,一般10张为一打,100张为一捆,装好放起来。

二、永德县傣族人民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策略

1.完善非物质文化保护法,保障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

随着经济的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就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在2008年,永德县人民政府就制定了《永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办法》。从此傣族造纸工艺受到了专项的法律保护。但是由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种类也比较繁杂,还存在很多的法律漏洞。因此,为了加强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的保护,还需要地方政府制定更加详细的保护法和相关规定条例,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培训机制,加强对构皮纸工艺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

2.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傣族人民是构皮纸工艺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传承与发展,需要傣族人民积极参与到当中来,共同形成保护意识。只有让全民都自觉参与到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中,这个工艺才能够被有效的传承。同时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首先可以通过媒体手段,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工艺,提高全民的参与性,为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可以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与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有效的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关注度、最后还可以建立相关的文化展示平台,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进行宣传,如站看会、研究会、手工展示等平台都可以加深人们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的认识。

3.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与市场环境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我国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因此,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必须要与其手工造纸市场环境相结合,对于造纸的种类不断创新,并对其用途进行创新性开发。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本身富含着丰富的傣族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要能够抓住当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都市中人觉得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非常大,他们渴求回归自然,追求本真。所以要根据消费者这种绿色生态的消费心理,将傣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手工造纸的设计与生产当中,提高傣族构皮手工造纸的文化内涵,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除此之外,还可以与旅游市场相结合,通过多种有效的营销手段,拓展傣族构皮手工造纸的市场份额,实现在发展中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是傣族人们千百年来的历史传承,在傣族人民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时代怎样的变迁,傣族人民凭借着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至今,在现代市场背景下,我们绝不可以因为科技的迅速发展,就忽略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而是要根据现有的手工造纸市场环境,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进行创新,使其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其发展中对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

[1]刘星,黄小刚.傣族构皮手工造纸工艺传承与发展探析——以临沧市永康镇芒石寨为例[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2]顾建豪,俸向东,蔡静华.芒团白棉纸技艺流芳传世——记傣族构皮手工造纸[J].云南档案,2015(7).

[3]朱霞.云南孟定傣族的传统手工造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猜你喜欢

道工序傣族工序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瓷中君子”诞生记
例析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四个途径
基于B/S 架构的钻井全工序定额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浅谈SDS脱硫技术在炼焦工序中的运用
修铁链
机密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