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2016-07-13吕宝华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066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博文物保护管理机制

吕宝华 (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 066000)

浅谈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吕宝华(秦皇岛市文物管理处066000)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为我们探索历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文物保护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促进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本文对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分析。

文物;文博队伍;经费;宣传;维修;管理机制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先民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辉煌,遗留下了众多颇具时代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是是历史的见证和再现,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承载着它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所具有的科技、文化、民俗、资源、生产力等各类信息,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然而,现阶段的文物保护与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很多人缺乏保护文物的意识,一些文物保护机构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了文物的流失和损坏,尤其是随着城乡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凸显,文化遗产及其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加强基层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作一分析。

一、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博队伍

文物工作要上台阶,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文博工作者的素质提升上去了,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当前,文博专业人才匮乏,影响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阻碍了文博事业的发展。对此,文物管理部门及单位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博队伍。首先,要做好对现有文博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文物管理部门及单位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一切机会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丰富文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文博工作者也要主动学习,在艰苦的工作中磨练自己,为保护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努力奋斗。其次,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吸纳工作。文物管理部门及单位必须制定一系列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培养好在职本土人才的同时,引进外来人才,并以优惠的条件吸引高等院校文博专业学生参与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来,以扩大文博队伍,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再次,要培养一批业余文物保护队伍。我国文物资源丰富,分布面广,单纯依靠文物管理部门的力量保护文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当地社会力量,采取属地保护的办法,组建业余文物保护队伍,从而真正将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到基层。

二、加大投入,拓宽文物保护与管理经费的投入渠道

资金是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文物保护需要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如果仅靠国家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定要拓宽文物保护与管理经费的投入渠道。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文物保护提供财政支持,并将文物工作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及时定额下拨文物管理部门的财政经费,同时在政策上支持文物保护单位以集资的方式修理受损文物;其次,要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如企业、公司、个人等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更好地开发与修复文物;再次,要积极探索提高文物管理单位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尝试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结合自身优势,开展一些有偿服务,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只有这样,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措文物保护资金,才能确保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加强宣传,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是文物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物管理部门及单位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贯切执行文物法规,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人自觉依法保护文物。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文物保护法》《有关文物保护条例》的宣传和贯彻,以法律的威力来保护国家文化遗产,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提升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他们把执行国家文物保护政策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其次,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或手段,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如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等,或者通过博物馆展览与讲解、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文物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再次,要将文物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引进学校,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他们成为保护文物的先锋军。这些工作的开展,能够缩小人民群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使他们自觉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当中。

四、多措并举,做好文物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文物是经过漫长的风吹雨淋之后才保存下来的,特别是建筑类的文物,破坏程度严重,所以需要当地政府部门或文物保护机构加强对文物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并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检测,以防止文物被彻底损坏。一方面,要提前做好文物修缮方案,严格按照文物修缮程序进行修复工作,以避免对文物造成再次伤害;另一方面,要树立预防性保护意识,定期对文物进行检查、检测,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保证文物安全、完整。

五、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决定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文物管理部门及单位必须强化管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以严格规范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规范、合理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做好文物信息的分类和归档工作,建立健全文物信息等级台,对文物出入库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做好它们的安全防范工作。其次,要健全人才管理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管理工作,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制定奖惩制度,实施竞争上岗,从而增强文博工作者的积极性、责任感与危机感,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去。再次,要健全参观者管理制度。一些文物单位是开放的,允许参观者参观,为了确保参观者的安全,一定要从细节抓起,建立完善的参观者管理机制。

六、结语

文物是先民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做好它们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社会、相关部门、文博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文物工作的重要性,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指导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措施,做好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共同开创文物工作的新局面。

[1]杨勤.浅谈如何做好文物保护工作[J].大众文艺,2015(13).

[2]孙启康.关于文物保护管理的几个问题[J].江汉考古,1986(S1).

[3]刘心玉.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08).

[4]段灿英.浅谈怎样做好新时期文物保护管理工作[J].神州,2013(32).

[5]杨坤.关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17).

[6]刘运秀.浅谈新时期基层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5).

猜你喜欢

文博文物保护管理机制
现代远程教育在文博教育培训中应用初探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关于文博场馆宣教工作的些许思考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基于文博信息技术下的创新体系研究
如何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条块分割”——城固行业系统党建融入社区管理机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