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探析叶芝诗歌创作的象征手法

2016-07-13胡建新谷野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16029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象征主义叶芝庄园

胡建新 谷野平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116029)

从《当你老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探析叶芝诗歌创作的象征手法

胡建新谷野平(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116029)

作为后期象征主义大师,叶芝主张诗歌创作当有感性和理性。本文从感性和理性融于象征主义手法出发,从而更深刻体会其理论是如何运用到创作中。

象征理论;理性;感性

一、引言

象征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从其兴起到发展成熟这个过程当中,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象征主义主要强调展示出隐藏于自然世界背后的,超验的理念世界。主要代表人物是波德莱尔、马拉美等。此阶段随着19世纪末马拉美逝世而告终。到了20世纪初,后期象征主义再次出现盛况,并且发展到欧美各个国家。此时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瓦莱里,叶芝、西蒙斯等等。后期的象征主义理论家们在前辈的基础上,从群体精神方面肯定了象征主义诗潮的现实存在,认为“诗的世界”就是语言、意象与感情的和谐统一,将象征主义建构成了一套条理严密的体系。而威廉•巴特勒•叶芝作为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更是将其对象征主义的理解融于到他的诗歌创作当中去。

二、叶芝各时期诗歌创作与其创作理念的转变

1.《当你老了》创作:偏重感性的象征

诗人早期诗歌作品中主要以情诗为主。1889年,叶芝遇到了女演员茅德•冈,同时她也是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许是同样的追求和理想,叶芝深深地爱上了她,并且曾四次向茅德•冈求婚,但是均遭到拒绝。茅德•冈于1903年嫁给了一个爱尔兰军官。诗人为此苦痛万分,这样的情感直接冲击到诗人的内心,也激活了诗人的灵感,饱含感情地创作出诗篇《当你老了》。当时诗人29岁,茅德•冈27岁。然而在这样青春年华的大好时光里,诗人并没有描写当下的美好,而是开篇就设想了这位姑娘年迈的场景,用简单优美的诗句,传达出姑娘垂垂老矣之时的姿态:“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其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袁可嘉译)”。诗人此处正是向他所恋之人表达他的矢志不渝,诗人知道,自己一生唯爱此一人,等到“你”老了,“我”也会陪在你身边,“我”的诗篇也会陪伴“你”左右。尽管这里诗人在想象几十年后的场景,但是充满了感情的细致描写,仿佛读者依然看到这样一位老妇人睡意昏沉,而诗人陪着她一起回忆往日的光景。接下来,诗人继续写道:“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候/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袁可嘉译)”这句诗中,诗人从个人的感情体验出发,反映所有追求真爱的人的心声,对比了诗人和其他人对茅德•冈的爱恋是不同的。别人爱慕的是“你”青春年少的容颜,而“我”则是倾心“你”的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灵魂。哪怕韶华易逝,“我”的爱也不会改变。诗篇结尾处,诗人又回到了对几十年后的想象中:“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韶华不再的茅德•冈在星星一闪一现的光亮中踱步追忆青春的场景,被诗人一颗火热的心托举到幻象的高度,使“现实的人生体验在这种升华了的抒情境界中达到艺术的永恒”。由此,诗人用“星星”折射出微弱的光芒,应和着一位垂暮妇人的伤感情怀。这位妇人在年轻时有如太阳一般夺目生辉,垂垂老矣的时刻,便仿佛山顶这似乎带有凉意的星光。以此诗作为代表,诗人早期的诗歌创作是带有更多的个人感情,将这种感情融入于象征之中,使其达到一种美的永恒。正如诗人写给凯瑟琳•泰嫩的信中说到:“我奉献给读者的是浪漫……我的早期诗歌很流畅,细节明朗,因为我憎恨那种有气无力的现代风格。”由此可见,此时的诗人更多将感情注入于诗歌创作,因此其该创作阶段运用的手法是偏于感性的象征。

2.《科尔庄园的野天鹅》创作:偏重理性的象征

随着诗人自身阅历的不断丰富,他对诗歌创作的理念也与早期阶段有所发展,告别了过去的困惑与情感,在作品创作上也褪去了早期诗歌中的朦胧感性,此时的他对诗歌创作的风格则是将“普通、动情、体现人生”的东西带进他的诗篇。在《词语》中诗人这样说道:记起我所做下的最好的/就是使事物简洁的努力。”1919年叶芝发表诗集《柯尔庄园的野天鹅》标志着其中期象征主义的开始。而这部诗集的完成,离不开格里高夫人。二人曾于1904年共同创建了阿贝剧院,团结了一批爱国作家,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斗争和生活的作品。正是应格里高夫人的邀请,在柯尔庄园避暑的时候,叶芝看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也为自己的创作找到了一个无比契合的象征意象—天鹅。在诗篇《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中,诗人用“野”作为“天鹅”的修饰词,意在表达出一种向往自由、同时又富有反叛精神的色彩。而这些“天鹅”则是具有高贵品质的爱尔兰民族斗士。“野天鹅”就象征着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的爱尔兰战士。诗人将这些天鹅的意象比喻为栖息停留在“柯尔庄园”的战士,意为爱尔兰解放运动的革命家聚集在这里,这个庄园就是孕育民族复兴的摇篮。随后回想起十九年前,爱尔兰革命志士充满了斗志和激情的场景:自从首次计数着那群天鹅/第十九个秋季又与我相逢。十九年前,诗人看到同样一幅景象,只不过“那次我还没数完,就看见/蓦然间它们全都飞入长空/拍击着响亮的羽翼飞旋”。当时的天鹅拍击羽翼,飞入长空,一如爱尔兰的战士们为了民族解放而奔赴战场。转眼十九年过去了,诗人看到同样的场景下,这五十九只天鹅安然无恙且一直不少地飞回来,“依旧没有倦意”,只是那些为了爱尔兰民族解放奔赴战场的志士们却没能如此。所以“今天看了却令我伤怀/一切都变了”。不禁让人感叹时光匆匆,人事早已不再。此外,这五十九只天鹅成双结对,总会留下一只形单影只,因此“绕着一圈圈有缺口的圆圈”。此处也象征着诗人爱情的失意,加上时事不济,诗人不免触景生情。但是从这一时期的创作来看,尽管诗人个人仍处于时事不济的境遇下,他并没有如早期诗歌创作那样,将自己的感性与诗歌中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那般的朦胧唯美,而是更加的体现当下,语言平实,褪去华丽婉转,将普通的叙述代入诗歌,人生感悟于普通中蕴含,让读者感受到理性的震撼。也是从此阶段起,诗人收起了辞藻浮夸,开始运用他诗歌创作阶段的偏重理性的象征主义手法。

三、结论

叶芝一生都奋斗于爱尔兰民族解放的斗争,都致力于探寻艺术与生命。瑞典皇家学院在授予叶芝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说:“他成功地维持了与人民的接触,同时又保持了最具贵族气质的艺术……的确,深深扎根于人民土壤中,让诗人保持住了理性,而保持贵族气质的艺术感,又让诗人心中永远有柔软温和的感性空间。在经历了早年的感性创作,又因为时事而骤然改变创作手法,转而开启他对理性的思考。在这一来一回的过程中,诗人倾注的都是热爱民族的心血。只有经历这一来一回,才会使得诗人在晚年得以驶向拜占庭,找到心中的归处。

[1]查德维克,肖聿译.象征主义[M].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

[2]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3]黄海容.叶芝的象征主义及其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4]伊甸.诗的步履-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叶芝诗歌鉴赏[J].名作欣赏,2005.7.

胡建新,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谷野平,辽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象征主义叶芝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慢屋·青麦庄园
土豚庄园
动物庄园
感谢女神的不嫁之恩
《阿甘正传》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比较文学视域下莫言小说独创性探索分析
荻原朔太郎象征主义诗学略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与英国象征主义诗人的比较研究
在爱尔兰,追寻叶芝的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