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人的困惑:从《马丁·伊登》探析杰克·伦敦的坠落

2016-07-13吴风正青岛大学266071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露丝马丁杰克

吴风正 (青岛大学 266071)

巨人的困惑:从《马丁·伊登》探析杰克·伦敦的坠落

吴风正(青岛大学266071)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20世纪初美国文坛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杰克·伦敦一生著有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3个剧本以及论文、特写等。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被认为是杰克·伦敦最优秀的代表作,同时也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通过对小说主人公马丁·伊登细致入微的刻画,将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真实的艺术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小说展现了马丁·伊登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通过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道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真实感悟。本文拟从主人公马丁·伊登的成长经历,爱情观念,思想信仰三个方面探析杰克·伦敦从人生巅峰坠落谷底的原因。

成长经历;爱情观念;思想信仰;坠落

杰克•伦敦留给后世的诸多作品中,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被视为不朽之作。作者将他的成长经历融入到作品中,成功塑造出马丁•伊登这一艺术形象。马丁•伊登一生历经奋斗的开始,成功的回报和悲惨的结局。他经受磨难,从社会底层到达人生巅峰的经历催人奋进,而其从顶点坠入谷底的悲剧又发人省醒。

一、穷困潦倒的成长经历

在小说《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生于穷困家庭,童年的悲惨境遇始终伴随着马丁的成长。无法像同龄人一样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马丁早早肩负起补贴家用的责任,母亲的过早离世又迫使他只能自食其力。他先后做过洗衣工、报童和水手。生存的压力始终是萦绕在马丁内心的重负。他缺少家庭的温暖,安逸与幸福不曾眷顾这个少年,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繁重的生存压力一直伴随着马丁的成长。马丁是孤独的,也是脆弱的。孤独来自于早年亲情的缺失,他无处排解,无人倾诉,没有人可以理解马丁的痛苦,疏解缠绕在他心头的困惑。失去亲人的痛对于马丁的影响是致命的,幼年的痛苦经历使得他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这也就不难理解在面对爱情,事业和人生理想的接连挫败后,他为何会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杰克•伦敦的遭遇与小说中马丁•伊登可谓如出一辙。“他是一个私生子,从小在贫困的深渊里挣扎,9岁开始当童工,以后干过各种体力劳动,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正规教育。他15岁借钱买船当‘蚝贼’,17岁当水手随捕海豹船到日本海……”。马丁•伊登经历的生活艰辛正是杰克•伦敦所遭遇的,父爱的缺失和母亲的离世在杰克•伦敦内心中留下不可抹去的伤痕。上天对他是不公的,让他尝尽人间百苦,同时上天对他又怀有一丝眷恋,在他经历种种痛苦后使他从一个底层社会不名一文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的宠儿。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尝到上流生活带来的甜头后,杰克•伦敦逐渐迷失在那个虚幻时代的浮生若梦中,最后伴随他的是酗酒、衰弱、潦倒和幻灭。杰克•伦敦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幕从底层冲向巅峰继而跌入深渊的人生悲剧,这一切都逃不开他破碎的家庭和残缺的童年。

二、背道而驰的爱情观念

在偶然机会下,因为搭了富家公子哥阿瑟,马丁结识了莫尔斯一家,并邂逅阿瑟的姐姐露丝,对其一见钟情。在马丁看来,“她像一个女神那样微笑着,纯洁得甚至他梦想得到的纯洁也不过如此……而现在从她身上,他看出了纯洁便是最高的善和洁净,它的总和构成了不朽的生命。”马丁被露丝迷人的外表和优雅的谈吐所吸引,不可自拔的爱上了这个上流社会的富家千金。在马丁的眼中,露丝便是女神的化身,他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对露丝的爱恋中。露丝也对这个略显莽撞,举止粗犷的热血青年所吸引,在马丁身上体现出的强壮体魄和惊人力量都使露丝倍感新奇。两者心有灵犀,爱情的种子便在这对年轻人中间生根发芽。马丁对露丝的爱是单纯的,但这种单纯的爱也带有冲动和盲目的元素。马丁并没有彻底了解露丝便将自己的心交与对方,这也注定了马丁将为自己的冲动买单。露丝对马丁产生的感情是相对复杂的。一方面,举止粗野、学识浅薄的马丁满足了露丝的求知欲,在她看来,马丁像是一个没被驯服的野马,带给她的是一种想要去探索冲动。而马丁悲惨的身世和窘迫的境遇也唤起了露丝作为一个女人与生俱来的母性光辉,她怀着同情与怜悯的心情想要去帮助马丁。两个阶级鲜明又各怀心思的年轻人在初次见面后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而分离的祸根也在悄无声息间埋藏在这段感情中。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几乎是作者杰克•伦敦和梅布尔•阿普加斯小姐的感情经历的翻版。两人就读于同一所大学并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可最终无疾而终。杰克•伦敦把自己的感情经历搬入个人著作中,一方面表现了这段感情于他刻骨铭心,另一方面也映托出了在他内心深处对于这段初恋的反思,困惑与绝望,从而可以看出,在杰克•伦敦心里,这是一个逃不过,绕不开的坎儿,始终环绕在他的心头。回首时他发现自己孑然一身,没有一个懂他的人,伦敦感到无比孤独,并在这种孤独感中坠入黑暗的深渊。

三、复杂矛盾的思想意识

小说《马丁•伊登》出版于1909年,当时正值社会主义思潮风靡美国。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思想潮流百家争鸣,其中以社会主义思想最为盛行。小说中描写的马丁也是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奉者和忠实的追随者。他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为社会主义者发表演说。从底层社会挣扎的马丁深刻体会了社会不公带来的痛苦,所以社会平等,财富共享就自然成为一波青年人的理想。一方面是马丁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而另一方面,他又将达尔文和斯宾塞的理论遵奉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坚信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道理。与此同时,他也信奉尼采的超人学说,也是此学说的实践者。他身体力行,以超人理论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在实践中完成了由一个普通人到超人的蜕变。在现实生活中,杰克•伦敦的思想意识也是复杂的。“在对世界和宇宙的解释方面,他像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学说,在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方面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杰克•伦敦就是这样的矛盾结合体,在拥抱社会主义的同时将达尔文,斯宾塞和尼采的哲学观奉为人生信条。在为穷苦大众争取利益,慷慨解囊的同时也在用写作带来的丰厚报酬过上了资本家的奢华生活。思想上的矛盾也为生活上的问题买下了伏笔。他在思想上徘徊着,也在现实中挣扎着。他对于人生的探索始终在进行着,却并未找到一个理想的答案,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也是他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四、结语

《马丁•伊登》作为杰克•伦敦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讲述了一个真情实意,敢爱敢恨的青年作家精彩而又让人唏嘘的一生。杰克•伦敦与小说主人公马丁一样,在历经奋斗、成功与绝望后,面对人生无尽的困惑,毅然决然的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部奋斗者的生活悲剧带给了人们巨大的震撼和无限的反思。另一方面,巨人的倒下没有阻碍一代代年轻人奋进的步伐,主人公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也鼓舞了千千万万有志青年去不断进取,追求梦想。

[1]虞建华.杰克·伦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杰克·伦敦,周行译.马丁·伊登[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李淑言. 杰克·伦敦研究[M].漓江出版社,1988.

吴风正,文学硕士,单位:青岛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露丝马丁杰克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杰克和吉尔
Never Let Go
神笔马丁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变成什么好
小蚂蚁马丁的冬天
未来人马丁
惩罚和保护都是爱
On Cultivation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