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深耕易耨”训释考辨

2016-07-13王艺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大众文艺 2016年18期
关键词:梁惠王农活朱熹

王艺颖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100872)

《孟子》“深耕易耨”训释考辨

王艺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孟子•梁惠王上》中“深耕易耨”的各代训释存在分歧。“深耕易耨”意译容易,比喻勤于耕种,精耕细作。但是,如果深入考证每字释义,发现各家分歧之言,自有道理。本文将从历时角度考证“深耕易耨”,引据文献辨析其中字义,提出自我看法。

深耕易耨;《孟子》;语义;训释;考辨

东汉赵岐《孟子章句》、宋朱熹《孟子集注》以及清焦循《孟子正义》是对《孟子》注疏研究的经典之作,每部经典对《孟子》的理解存在各家之言,时有分歧争辩。《孟子•梁惠王上》中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此句意义并不难理解:孟子劝诫梁惠王,如果对百姓施以仁政王道,减少刑罚,少征收赋税,百姓就可有时间尽心于农事,进行精耕细作。

一、经典作品不同训释考证

东汉赵岐对“深耕易耨”的注为:“易耨,芸苗令简易也。”宋朱熹对“深耕易耨”的注疏为:“耨,奴豆反。易,治也。耨,耘也。”赵岐认为此处“易”的意思是简易,使容易;“耨”意为除草。朱熹疏其注时,认为此处“易”当理解为“治理”,“耨”为杂草或泛指田间农活,意为:深耕细作,治理田间杂草或管理农活。焦循申赵岐注,与赵岐理解类似。目前学界多有学者赞同赵、焦注疏,认为此处“易”应释为简易也,赵注更为恰当(刘靓,2012)。下面将从古文经典中对其考证。

1.“易”两种训释歧义考证

《说文解字》:“易,蜥蜴,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广韵》羊益切,入昔以。“易”字历代变化如下:。赵岐与朱熹的注疏分歧在于,到底理解“易”字为简易还是治理。《汉语大字典》对此两种释义为:易,①简易,简省;《广韵》:“易,简易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栾、范易行以诱之。”杜预注:“易行,谓简易兵备。”由此可知,古文中确实存在将“易”理解为简易、使之简易的情况。②治,治理。《诗•小雅•甫田》:“禾易长亩,终善且有。”毛传:“易,治也;长亩,竟亩也。” 陈奂传疏:“‘易’有荡平之义,故《传》诂易为治。”

2.“耨”字训释考证

“耨”,《广韵》奴豆切,去候泥。《汉语大字典》对其释义为:“①农具名。像锄,用以除草。《释名•释用器》:“耨,似锄,妪耨禾也。”《国语•齐语》:“时雨既至,挟其枪、刈、耨、镈,以旦暮从事于田野。”可见,“耨”为农具一种。《吕氏春秋•任地篇》云:“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间稼也。”《吕氏春秋》对其详细描述可知“耨”的尺寸以及其用于禾苗周围除草的方便。高秀注云:“耨,所以耘苗也。刃广六寸,所以入苗间也。耨、槈、鎒字同。芸苗之器名耨,因而即称芸苗为耨。”高秀认为,“耨”由专用于除草农具的名称,可以引申为用“耨”指代“耘苗”一事,即“耨”由于是长期与除草相关的农具,后来人们提起“耨”便用其指代除草一事。高秀的理解很有道理,因为耨的第二个义项可由此解释。

二、“易耨”训释分歧考辨

1.赵岐所注“易耨,芸苗令简易”考

按赵岐所注“深耕易耨”,意为使耕深,使耨易,其将“耨”注为“芸苗”。“芸苗”考证如下:芸,从艸,云声,古同“耘”。耘,《广韵》王分切,平文云。从耒,云声。《诗经•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此句中可理解为到南边田地,除草、培土。毛传曰:“耘,除草也。”《墨子•三辩》:“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文选•张衡<东京赋>》:“兆民劝于疆场,感懋力以耘耔。”

2.朱熹所注“深耕易耨”考

如按照朱熹所疏,“深耕易耨”:易,治也。耨,耘也。朱熹将“易”理解为治理,将“耨”疏为耘,除草。曾有人反驳朱熹观点,认为此处“易耨”如果理解为治理的意思,不符合语法角度。其举证为:“易”为动词,意为治理;“耨”也为动词,意为除草。上一节我们考证“耨”的语义时,曾提出,在历时的角度中,“耨”由指除草的专有农具,演化出另一意义指人们用“耨”来指称除草的农事,进而,在一定语境下,“耨”也进一步泛化代指田间农活,按古代治理田间策略来讲,由于农业技术的限制,耕种之后的农活大部分就是“夏耘”,即用“耨”除草,“耨”泛化出田间农活之意完全有道理。

三、“深耕易耨”训释结论

经过上述考证,本文否认赵岐对“深耕易耨”所注。学界有人从语法角度来分析“深耕易耨”的结构,认为“耨”意为除草,“易”如果按照朱熹所疏,理解为治理,便翻译成了:治理除草,使语义出现偏差。我们否认这种观点,赞同朱熹的观点,将“耨”理解为治理之意,上文我们曾提到,“耨”历时演变过程中,语义泛化,“耨”的语义,由一开始的锄具名称,演变为除草,在特殊语境也可历时演变为指除草的农事,可解释代指田间农活。

经过考证,我们也发现:前人在主张将“易”理解为简易,使其符合语法结构来解释时,忽略了整句语境下《孟子》原文的意思。原句摘录如下:《孟子•梁惠王上》:“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如果此处按照赵岐所注,不符合语义,原因如下:

孟子的目的在于让梁惠王对百姓施以仁政,减少刑罚赋税,国泰民安状态下,让百姓可以有时间进行田间的深耕细作。我们可以从对立面分析,如果,梁惠王连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中,可能导致百姓相反结果:“浅耕而无暇顾及除草。”我们从“深耕易耨”的反面来思考此句更易理解,如果将“易”理解为“简易”,则不符合整体语境,孟子原义是指让农民可以有大量时间进行深耕,有时间经常去田间除草整理农活,“深耕、勤除草整理”使田间农活复杂精细化,而不是赵岐所理解的使田间农活变得简单、简易,如果百姓的农事想要变得简单,完全可以“浅耕”,甚至不除草,古人常崇尚勤劳,赞扬辛勤劳作,况且农事本就不是简单之举,将“易”释为简易,赵岐的理解有所偏差。

四、余论

查阅文献进行考证“易”时,发现“易”字的另一义项为“疾;迅速”。本文认为,从意译角度是可以翻译出“精耕细作、勤于除草”的意思,前人也未曾有此种提法。上文我们在考证“易”的《汉语大字典》意义时,也考证了此义。《国语》言:“击草除田,以待时耕;及耕,深改良而疾耰之,以待时雨。”此句中,“深改良而疾耰之”意同“深耕易耨”。

[1]邱闯仙.预期标记“瞧”[J]. 语文研究,2010(2).

[2]郑娟曼,张先亮.“责怪”式话语标记“你看你”[J]. 世界汉语教学,2009(2).

[3]卢英顺.“这样吧”的话语标记功能[J]. 当代修辞学,2012(5).

[4]史金生,胡晓萍.就是的话语标记功能及其语法化[J]. 汉语学习,2013(4).

[5]张金圈.“别看”的连词话及话语标记功能的浮现[J]. 汉语学习,2016(2).

王艺颖,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等。

猜你喜欢

梁惠王农活朱熹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春日
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种秧
西湾村采风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淳于髡发声看时机
“朱子深衣”与朱熹
农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