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诗性呈现
——谈文学作品中的“入殓师”形象
2016-07-13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
⊙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24]
死亡的诗性呈现
——谈文学作品中的“入殓师”形象
⊙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入殓师这个职业因其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往往让人“闻之色变”,长此以往,人们将无法改变潜意识里对这一身份的恐惧和避讳。本文从电影《入殓师》切入,探讨它对中国文学创作中“入殓师”形象塑造的启发,进而归纳出国内几部文学作品中的“入殓师”形象。接着论述传统丧葬观念和丧葬流程在今天的流变以及入殓仪式的“间离”作用。最后,从“逝者的送行人”和“社会的边缘个体”两重身份入手,阐释入殓师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入殓师丧葬观“送行人”“边缘者”
入殓师,在日本被称为“纳棺夫”;在中国,人们往往称之为“遗体整容师”。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入殓师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避讳的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也是人际交往中的“边缘者”。但是,日本电影《入殓师》的上映不仅让这份职业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也为奔波在生死边缘上的“入殓师”们赚得了尊严,并且塑造了小林大悟和佐佐木两位深入人心的“入殓师”形象。电影本身的获奖暂且不说,单从电影本身传达出的职业观和后期的社会反响来看,影响便是深远的。
一、电影画面与文学文本的双重显影
泷田洋二郎执导的《入殓师》,通过一位误打误撞进入殡葬行业的年轻人——小林大悟的视角,讲述了入殓师的工作和生活,并且以小见大,借助小林的入殓师生涯,展现了独特的生死美学观,让观众得以洞悉这份职业所背负的辛酸与无奈。影片首先展现了小林大悟的心理变化过程:初涉这份职业的恐惧和无奈,工作遇阻后试图放弃的犹疑,最终对本职工作的认同与坚守;其次,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了他者对于入殓师职业的态度转变: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排斥到尊重。比如说,妻子美香不介意小林买价格不菲的大提琴,不介意小林突如其来的失业消息,更不介意陪同丈夫到乡下生活,但是当她得知丈夫一直以来在从事入殓师这份工作时,可谓失望之极,最终愤然离家。但是,剧情还是在一次入殓仪式后发生了转变。在亲眼看到丈夫所做的入殓仪式后,美香为丈夫娴熟优雅的入殓技巧折服,为丈夫尊重逝者的行为而哑然,也为这份工作的神圣初衷而感动。最终,她这样介绍小林:“我的丈夫是入殓师。”最后,透过电影镜头我们看到的入殓师形象是这样的:工作时间不固定,即使半夜有人过世,他们也要起身去为逝者入殓;他们整日和尸体打交道,不同的死法会送来不同类型的尸体,无论完整与否,他们都要坦然面对;他们要带着感情工作,因为尸体虽然脆弱,但是逝者的尊严更需要保护;入殓的一系列流程要求他们必须心灵手巧,与尸体接触的工作现实要求他们必须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和承受能力,残酷的死亡和家属的悲痛要求他们必须带着温情和良知去完成工作……这便是电影中的“入殓师”。
我们之所以说《入殓师》这部电影影响深远,是因为它让入殓师这个职业逐渐被国内的大众所熟悉,而且社会对这份职业的关注度也随之上升。2008年以来,国内各大媒体关于入殓师的报道文章不断增加,近几年还出现了入殓师工作的相关纪录片,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入殓师”逐渐成为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家将这一类人群放置到创作中,用文学的方式展现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讲述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温情故事,书写这群人在社会中的现实境遇。例如:傅爱毛的《天堂门》中那个因为相貌丑陋从事入殓师工作的端木玉,罗伟章的中篇小说《整容师》中因为入殓师的工作身份而想要参加儿子婚礼被拒绝的袁师傅,还有虽然貌若天仙却找不到伴侣的女入殓师周欣欣。王手《送行人》里刻画的那位不被妻子理解的乡村理容师,迟子建《群山之巅》当中塑造的多年没有和别人握过手的理容师李素贞……这些活跃在作家笔下的鲜活形象不是别人,正是生活中我们避而不谈的“入殓师”。
王安忆在《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一书中谈道:“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但是筑造心灵世界的材料却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人物作为小说构成要素之一,在文本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实人物”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他们的经历多来源于现实世界,作家选取这类人物的经历构筑了文学文本,塑造不同的人物类型,便是现实材料的运用。然而“一篇小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大抵因为它有特殊的人物的缘故”①。这几部文学作品中的“入殓师”便可以说是“特殊的人”,他们往往因为自身的工作遭到社会的特殊对待。端木玉在从事了入殓师这份工作后,亲人远离她,社会排斥她,无限的孤独把她工作以外的时间填充得不留一丝余地。袁师傅每天回到家会与自己假想出来的“妻子”对话,排遣内心的孤单。李素贞也会为别人和她握了一次手而感动得痛哭流涕,因为做入殓师工作的十年间不曾有人与她握手……所以我们可以说,“入殓师”在文学作品中是作为“写实的人物”身份出现的,同时他们也受到了作者的同情,在关怀他人的同时也受到了作者的人性关怀。
二、传统丧葬观的延续与入殓仪式的“间离”效果
中国自古便有丧葬习俗,而且今天的入殓习俗也可以说是传统丧葬习俗的现代化流变。《说文解字》有云:“丧,亡也。葬,臧也。”丧意指离开,葬是“藏起来”。所以,所谓的丧是一种人死后的治丧仪式,葬则是治丧仪式后,埋葬尸体的方法。而丧葬习俗便是人类有意识地对自然死亡进行文明处理的体现,是在灵魂信仰影响下而产生的文化习俗。随着丧葬习俗的产生,人们便在“厚葬”与“薄葬”之间徘徊争论,游移不定。从秦汉时期“厚葬”之风的盛行到魏晋时期帝王率先施行“薄葬”,再到唐朝的“王公百官,竞为厚葬”,甚至一些家庭为此倾家荡产,足以说明中国对丧葬文化的重视。直到今天,乡间的丧葬仪式也举办得有声有色,城市中的告别仪式也办得像模像样。今天的丧葬仪式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后出现的文明葬礼,也是传统中国“厚葬”文化的传承,入殓师的工作便是传统丧葬习俗在当今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在《送行人》一文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介绍了殡仪馆的产生和入殓师工作的由来,也向我们介绍了民间的一些丧葬习俗和忌讳。他说城里人会让病人死在医院里,而乡下人会让病人死在家中。城里人在殡仪馆里举行告别仪式,乡下人在家中摆设灵堂。但无论哪种方式祭奠逝者,都要送到入殓师的手上,为逝者做“入殓之仪”。将尸体消毒冷藏,解冻后耐心清洗,穿衣化妆,最后送到告别厅。《整容师》一文中也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殡仪馆的产生和负责的事项。作者还详细地介绍了入殓师的工作流程。首先清点所用的各样工具,接着将室内的窗户擦干净,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然后在手上喷洒消毒液,为逝者净身、着装、理发、刮脸、为尸体涂油、上妆……其实这些入殓步骤古已有之。传统的民间丧葬仪式大致分为死前预设之仪、临终初丧之仪和入殓成服之仪三个阶段。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入殓过程大致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在这一阶段,古人先要为死者浴尸,然后为其穿寿衣,最后放入棺中。所以,今天的入殓仪式其实是传统丧葬仪式的演变,并随着社会的进步有所增删。
为逝者在殡仪馆举办入殓仪式,一方面是社会文化上的心理满足,家属为了尽孝道或者完成某种程式化的仪式,以图心理安慰。另一方面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安顿,让他们获得身体上的生理调试,体面地离开人间。
有学者认为民间葬礼上唱的丧歌可以起到身心治疗的作用。“在‘哭歌’的自唱状态中,歌作为仪式‘间离’了死亡(或者说因间离死亡而成了仪式),使当事人(歌者和听众)在唱的过程中产生自我分离,进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中介状态,然后通过身心过渡,成为‘新人’(无父或无母者),接受并习惯死者离别的事实。”②
实际上,入殓师的工作也能起到“间离”的效果,同时用逝者干净的面容“治疗”家属丧失亲人的悲痛。《送行人》中一位因病夭折的小孩,经过入殓师之手,变得异常可爱,面容鲜活,父母看到理完容的孩子后,感动得落泪,声称这是他们看到的孩子最美的一次。《群山之巅》中,一位美术老师因妻子生前喜欢鲜花,便为已故的妻子准备了一口花棺材,并且叮嘱李素贞为妻子化一款淡妆。入殓师李素贞也尽全力满足家属的要求,以减缓他们的思亲之痛。《整容师》中的袁师傅在为小女孩入殓的过程中,不仅为她修整面容,还为小女孩系了辫子,搭配了蝴蝶结。
入殓仪式可以说是一种“过渡仪式”,从死亡到入殓这个阶段,减缓逝者家属悲伤的情绪。入殓师的工作宗旨便是“让逝者安息,让家属安慰”。所以,逝者经入殓师之手,获得了“光鲜亮丽”的遗容,顺利走向另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旅行。另外,家属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入殓仪式的进行也给家属消解悲伤的时间,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释放内心悲伤的情绪。最终,他们看到至亲之人衣装整洁、面容安详地离开,能够获得适当的安慰。这一过渡阶段便可以让人们更冷静地面对死亡,更理性地看待生命。
三、“送行人”与“边缘者”的双重身份
“一位小说家必须强烈地爱他笔下的人物,必须善于发现他身上的人性内涵,必须真实地写出他作为人体验到的幸福与忧伤、光荣与耻辱、爱情与仇恨。”③
无论是塞万提斯还是托尔斯泰,他们真正的成就便是塑造出了“使人疼爱的主人公”。而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入殓师”形象便是作者付诸情感,深切同情的人物。作者用温情的笔触叙写了一位又一位敬业的入殓师,讲述了一段又一段触动人心的故事;入殓师用他们的巧手处理了一具又一具尸体,抚慰了一颗又一颗受伤的心灵。他们既是“为逝者送行的人”,又是“社会的边缘个体”。
入殓师是灵魂世界的“送行人”。他们用娴熟的技术为已故之人理容上妆,让他们漂亮地“上路”,用人性的善良温暖着逝者冰冷的心,让他们在人间体会最后的温暖。入殓师们都是心怀良知在工作,《天堂门》里的端木玉将逝者视为朋友,视为“人”,认为他们有知觉有意识。所以她会根据逝者的喜好和个性为她们上妆,让他们以最得体最适宜的面容告别亲属。《整容师》里的袁师傅更是带着感情做这份工作,他会把房间擦得窗明几净,为了给逝者一个清爽整洁的环境;会把遗体当作朋友,维护他们的尊严。《送行人》中的男入殓师,会把冰冷的铁化妆盒换成裹着布的“有人情味”的化妆盒;担心凉水会冰到尸体,他便自己烧热水为逝者净身。《群山之巅》中李素贞与其他的理容师不同,工作时不戴塑胶手套,因为她认为那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她为了不让自己的手刮疼了遗体,所以格外呵护自己的手……他们时刻在与死神做最后的交接,与逝者做最后的告别,送他们安静地上路,让他们充满绚烂和荣光地离开。
入殓师是现实社会的“边缘者”。虽然他们做的是行善积德之事,但是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相反,很多人缘于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认为与尸体打交道的入殓师们也是晦气的。所以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在自己的圈子里生活,多数入殓师甚至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天堂门》中的端木玉因为入殓师这份工作,遭到了家人的横眉冷对。一次应邀到熟人家里吃饭,后来那家人得知她的工作后,把所有的餐具都扔掉了,还燃放了鞭炮驱邪。《整容师》里的袁师傅更是可怜,没过门的儿媳听说公公的职业后,断然拒绝他参加二人的婚礼。《送行人》中的男入殓师,虽然得到了岳父的赞同,但是依然过不了妻子这一关。妻子不让他触碰自己的身体,将他的衣服与家人的分开清洗,甚至他要为女儿洗个苹果都被妻子“代劳”了。《群山之巅》中的李素贞知道别人忌讳她的手,便不会主动与人握手,所以后来与法警安平的一次握手问好,让她动容得不肯放开。
在“谈死色变”的现实面前,入殓师们用自己的执着和内心的那份良知诠释了这份工作的内在本质。而入殓师们的“人性之光”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凉境遇”之间的尴尬缝隙要如何填补,依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②徐新建:《由死而歌——哭丧礼仪与身心治疗》,叶舒宪主编:《文学人类学论丛——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③李建军:《新生代学人文丛——小说修辞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参考文献:
[1]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淑君,陈华文编著.民间丧葬习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作者:李东辉,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