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语成语的语法特点

2016-07-12陈思仪

科技视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特点语法

陈思仪

【摘 要】选择成语作为知识梳理的对象是很有必要的。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来源渠道宽广,独具风格。本文选择从汉语成语的语法特点方面作为突破口,来浅析成语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语成语的来龙去脉以及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汉语成语;语法;特点

成语是一种人们相沿习用而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汉语成语最明显的特点是四个音节构成的占大多数,占成语的95%以上。有人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其次,成语是人们长期运用语言的结果,它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完整性的特点,其结构成分和结构关系一般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会造成结构和意义上的混乱。再者,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具有音乐美,成语就突出地表现了汉语的这一特点,其音律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匀称整齐、节奏鲜明;平仄相间,音调高低起伏,具有旋律美。掌握成语上述的音义形方面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我们从音义形的高度去了解成语呈现出来的更多特点。

汉语成语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语法特点,包括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省略用法等等。了解这些可以加深我们对汉语成语语法功能的认识,也有助于从成语的结构上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成语。

1 词类活用在成语中的表现

“词有定类,类有定词”是汉语语法学的共识。汉语中的词和句法成分虽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哪类词主要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定的。例如,名词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定语、宾语,不作述语;形容词在句中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不能带宾语。但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充当另一类词来使用,这种语法现象被称作词类活用。

1.1 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名词在一定语言结构中可以临时用作动词,充作由一般动词充当的述语,这种现象也体现在成语中。例如“衣锦还乡”、“唇枪舌剑”、“不衫不履”。“衣锦还乡”中的“衣”、“锦”本都是名词,其中“锦”的意思是锦缎、锦绣,“衣”活用为动词(意为“穿着”)与“锦”构成动宾关系,“衣锦”表示“穿着锦绣的衣服”;“唇枪舌剑”四字都是名词,“唇枪”、“舌剑”分别构成了主谓关系,其中“枪”、“剑”都用作动词解释说明前面的“唇”、“舌”,这条成语的意思是:嘴唇像枪(快),舌头似剑(利)。“不衫不履”中的名词“衫”、“履”分别受副词“不”的修饰而活用作动词,释为“穿衫”、“着履”。这三条成语分别体现了在成语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三种情况:一是,两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同位关系,而是构成了动宾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衣锦还乡”;二是,两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同位关系,而是构成了主谓关系,即后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口蜜腹剑”;三是,否定副词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如“不衫不履”,再如“不蔓不枝、不毛之地、不胫而走”等等。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成语中,形容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动化后的意义,是在此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等意义上增加行动变化的意义。例如“鸟语花香”,此成语中的“香”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香”这一性质意义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动作意义,表示散发香味。

1.2 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使动词,是指主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促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发出与谓语名词有关的行为动作,表示的是“使某某怎么样”的意思。例如,“汗牛充栋”中的“汗”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作使动词,“汗牛”就是使宾语“牛”出汗的意思。再如“生死肉骨”,名词“生”和“肉”活用作使动词,对各自所带的宾语“死”和“骨”发出“生还”、“长肉”的行为动作,此条成语意为“使死人生还,使骨头长肉”。同类的还有还有“兵不血刃、汗马功劳”等等。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后,是使它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含有“使宾语怎么样”之意。例如,“丰衣足食”中的形容词“丰”、“足”活用为使动,表示主语使它具有的性状,可译为“使穿的丰厚,使吃的充足”。再如“富国强兵”中的形容词“富”、“强”活用为使动词后,使其所带的宾语“国”、“兵”分别具有了“富裕”和“强大”的性质,可译为“使国家富裕,使军力强大”。这类成语较多见,比如“精兵简政、良药苦口、平易近人、正本清源、安居乐业、深沟高垒”等。

动词活用作使动词,动词使动用法,就是说谓语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施行的,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主语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一般指不及物动词的使动。例如“打草惊蛇”,“惊”是不及物动词,一般不能带宾语而这里带了宾语,是使动法,“惊”这个动作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惊蛇”即“使蛇惊”。再如“降龙伏虎”中的“降”、“伏”都是不及物动词,一般不能带宾语,而这里却带了宾语,为使动用法,这两个动作都是主语促使宾语发出的,意为“使龙降,使虎伏”。同类的还有“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痛心疾首、触目惊心”等等。

1.3 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是指主语把宾语所指的人或事物看成谓语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幕天席地”中的名词“幕”、“席”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表示主语把宾语“天”当作“帐幕”,将“地”当作“毡席”。此条成语的意思是“以天当幕,以地为席”。同类的还有“鱼肉百姓、枕石漱流”。再如“草菅人命”名词“草菅”活用为动词作谓语,表示主语把宾语“人命”当作“草菅”,成语意为把人命视作野草,指统治者滥施淫威,随意残害人命。

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词,形容词的意动与使动用法不同,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指使宾语所指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状态,动宾结构隐含着动态的变化,即宾语发生了由原来的不具有某种性质状态到具有了某种性质状态的变化。意动用法则是指主语所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指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客观事实不一定如此,动宾结构也不含有动态变化的意义。例如“登山小鲁”,形容词“小”活用为意动词,表示主语(原指孔子)登上东山后,主观认为宾语“鲁(鲁国)”变小了。显然这只是主语的主观看法,而不是客观事实,鲁国并没有因为孔子登上东山而变小。再如“轻财重义” 形容词“轻”、“重”活用为意动词,表示主语主观上轻视钱财看重义气。事实上,“财”并没有变轻,而“义”也没有变重,只是主语的主观看法。同类的还有“不远千里、羞与为伍、甘之如怡”等等。

2 宾语前置在成语中的表现

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而成语却将其保留了下来。成语中的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第一,代词作宾语要前置。“时不我待”,否定副词“不”构成否定句,代词“我”作宾语,前置到动词“待”之前,正常语序为“时不待我”。同类的还有“岁不我与”等。第二,为了起强调作用,借助“之”、“是”把宾语前置,“之”、“是”为提前宾语的标志,无意义。例如, “何罪之有”,是动宾短语“有何罪”的宾语前置,“之”是将“何罪”提前的标志。第三,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夜以继日”中的“夜”,是介词“以”所带的宾语前置到了介词之前,正常语序应为“以夜继日”。同类的还有“文以载道、一以当十”等等。

3 省略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

成语素来以简洁著称,因此省略现象也是普遍可见。成语中的省略用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3.1 省略充当谓语的动词

如“一箭(中)双雕”、“车(如)水马(似)龙”、“沧海(成)桑田”、“盲人(骑)瞎马”、“(驾)轻车(走)熟路”“富贵(如)浮云”、“人老(似)珠黄”、“咫尺(若)天涯”、“车(如)水马(似)龙”。

3.2 省略充当宾语的代词

如“不以(之)为然”、“引(之)以为戒”、“奉(之)若神明”、“视(之)如敝屣”、“以(之)观后效”、“以(之)售其奸”、“患得(之)患失(之)”。

3.3 省略介宾结构中的介词

如“祸起(于)萧墙”、“贻笑(于)大方” “逐鹿(于)中原”、“浪迹(于)江湖” 、“陷身(于)囹圄”。“名列(于)前茅”、“显赫(于)一时”。

3.4 省略表顺承关系或转折关系的连词

如省略顺承连接词“以、而、则”:如“安步(以)当车”、“温故(而)知新”、“过目(则)不忘”、“南辕(而)北辙”、“圆凿(而)方枘”、“枉己(而)正人”、“内柔(而)外刚”。

3.5 省略起修饰、限制或构造作用的结构助词

如“沧海(之)一粟”、“得道(者)多助”、“做贼(者)心虚”、“玩火(者)自焚”、“后来(者)居上”。

总之,成语形式简练但涵义丰富,极富表现力,言近旨远,却蕴含深刻的哲理,或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汉语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部。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特点语法
好懂、好记、好用的语法来了——《讲道理的语法》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