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挣快钱让一些创新丢掉细节
2016-07-12
环球时报 2016-07-12
香港《南华早报》7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创新热潮正在催生过多无用发明吗? 像小狗那样跟着主人的机器人手提箱,能监测进食量的智能婴儿奶瓶,向智能手机发送生长环境警报的盆栽植物土壤监测器——这些全是中国创新的例证。
随着内地人拥抱新的生活方式,来自中国最具创新精神企业的越来越多的新奇产品正在进入他们的生活。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告诫称,许多创新产品都是在忽视质量的情况下就匆忙上市。
“在我看来,如今制造的许多新产品并不真正了解用户需求。”上海居民孙悦(音)今年5月在参观亚洲消费电子展后说。作为一名30来岁的母亲,她说智能奶瓶的发明者们一味求新却忽视重要细节。“我曾试用此类奶瓶,但很快就放弃了。”她说,“很难拧下盖子。奶嘴出奶量太大,孩子容易被呛。我怀疑是否有小孩的妈妈曾参与该产品研发。”
上海创业公司明机器人首席运营官杨昕慧承认,客户的此类抱怨很正常。“太多人都在匆忙地寻求快速成功和挣快钱,并未洞悉市场的真正需求。”她表示,将真正的创新技术转化为可售产品或服务需要多年时间,“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许多处于初期阶段的所谓创新都是虚假创新。”
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将在另一个重要的创新领域内成为全球强有力的竞争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创新专家克莱顿·克里斯滕森表示,中国在被他称作的“破坏性创新”方面表现很出色:让民众买得起、用得上复杂且昂贵的产品和服务。“人们总是到中国以更低的成本制造产品,这是一种效率创新,中国非常擅长。”他说,“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创新,也是引领中国增长之所在。”▲
(作者左茂红,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