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历史城区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6-07-12袁艺峰郑宜武
袁艺峰,郑宜武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 523000)
东莞历史城区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
袁艺峰,郑宜武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 523000)
摘 要:东莞莞城经历近十年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其历史城区被进一步破坏,区内建筑遗产普查统计的结果显示,历史城区内并没有典型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密集的建筑遗产遗存,但从肌理的图底关系分析,“图”的内容(建筑实体)虽然已被大量更新、改变,而作为“底”的纹路(道路、河道)却大致保留了历史特征,而硕果仅存的建筑遗产亦不乏精品,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近年东莞的政治、经济中心从莞城外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莞城有必要认真对待自身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摒弃以往大拆大建的发展模式,以更为客观、务实的方式推动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东莞莞城;历史城区;建筑遗产;保存现状;保护对策
东莞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90年代快速城镇化大潮中经济发展大放异彩的同时,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随着近年产业转移,土地资源紧缺,东莞经济发展迅速放缓,为谋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东莞市政府一方面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始重视文化遗产的软实力效应,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历前后2次、共12年的申请历程,各项准备工作日渐完善,有望在2016年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十多年间东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状况并不如申报进程一样渐入佳境,在历史城区内进行的旧城改造运动使得城市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大受影响,一些重要的建筑遗产更是连连遭到厄运:善馀堂因年久失修被部分拆除;王氏家庙屋顶倒塌,破败不堪;著名的道生园突然被拆,更是深深地为名城的申请和保护蒙上一层阴影,旧城改造与名城保护激烈冲突。
有见及此,笔者以独立学者身份组织团队对东莞历史城区莞城文化遗产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实地调研,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以期理清历史城区的保存现状并向政府提出相关保护对策建议。
1 保存现状
依据《东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下称《保护规划》),莞城历史城区范围1.8km2,为取得更客观的信息,本次调研的范围在法定历史城区范围基础上向周边扩充(增补调研范围)至2.4km2,基本涵盖莞城建筑遗产的分布地。
1.1历史肌理
图1 莞城历史城区(局部)2003—2013年肌理变化对比
新中国成立初至21世纪初,莞城作为东莞市行政中心,各种建设持续,且多在历史城区内进行,故期间区内历史肌理受到一定破坏。2004年,东莞市政府迁出莞城,从2005年开始,历史城区内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拆迁,拆迁面积约0.28km2(图1红圈范围),约占历史城区2.4km2的11.7%,历史肌理在短时间内被大面积破坏。从拆迁的范围来看,与2005年公布的《东莞市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下称《控规》)一致,一些用地性质均从三类居住用地变成商业、文化设施、二类居住、教育、道路等用地的地块,部分地块按照规划性质完成变迁,如西城楼大街、可园北片区,但其余片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停滞状态,特别是平乐坊、平定里片区。
历史城区建筑遗产现状全面普查的结果显示,现今历史肌理保留较完好、建筑遗产较密集的区域约0.8km2(图2色块密集片区),如:城内的石涌街片区、上下水巷片区、象塔街片区、市桥南片区、北正路片区,城外骑楼街片区、大芳园片区、芹菜塘—葵衣街片区、粮仓片区,其面积占历史城区的33.3%。较为突出的是城外骑楼片区,其颇成规模的纵横交错的骑楼分布在珠三角可算罕有。从比例上看历史城区内历史肌理完好的片区所占比例不高,但通过对比民国初年《东莞县志》[3]县城地图可知,除近年新建的几条大马路和随之铲除的原有道路,历史城区内其他街道格局,甚至是名称,大致与民国时期相同,即从肌理的图底关系分析,“图”的内容(建筑实体)已被大量更新、改变,而作为“底”的纹路(道路、河道)却大致保留了历史特征。
1.2历史街区
如前所述,历史城区里建筑遗产较密集的区域约占历史城区总面积的33.3%,但是可达到法定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价值较高的区域更小,《保护规划》里确定的3个历史文化街区共19.5 hm2,只占历史城区面积的9.1%。相比之下,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总面积2 039 hm2[4](11倍于东莞),历史街区23个(7.6倍于东莞),历史街区总面积519.7 hm2(26倍于东莞),占历史城区面积的25.4%(2.8倍于东莞)。虽然广州历史城区规模比东莞大,但在比例上具有一定可比性,这组数据说明了东莞历史城区内遗产价值较高的区域较小。但从占历史城区总面积33.3%建筑遗产较密集区域的比例来说,却与广州相差无几,广州相应比例约为40%,说明了东莞历史城区遗产价值较高的范围较少,但具有一定遗产价值的范围却较为可观。后者得益于前文所述的街巷肌理较佳的保存现状。
就建筑遗产具体分布而言,33.3%较密集区域在城内、城外(古城墙内、外)各占一半,但城外总面积小于城内,故城外遗产密度高于城内:城外遗产密度高达70%,而城内此比例却只有约30%(统计范围排除已被大规模拆迁范围和人民公园)。因此可见,城外遗产密度大,整体历史风貌连续成片;城内,遗产密度较低,零散分布在几个片区,且每个片区规模均较小。这也直接反映在《保护规划》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划定结果上:3个街区最大的是“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其面积为16.3 hm2,位于城外;城内2个片区分别为“兴贤里历史文化街区”和“象塔街历史文化街区”,分别只有1.9 hm2和1.6 hm2。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平均面积为17.7 hm2(排除其中一个特大街区),与东莞城外中兴路大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大概相当,而城外2个街区面积却远小于广州的平均值。广州最小的街区—“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面积仅有1.46 hm2,但其间建筑遗产密度较大、价值较高,为特殊情况,只此一例,其余最小的历史文化街区亦达6 hm2,相比之下东莞城内2处历史文化街区规模太小。当然这归因于早年大量新建设在城内进行,使城内遗产密度大大降低。
图2 莞城历史城区建筑遗产分级分布图
1.3建筑遗产
本次调研采用地毯式普查形式,依据建筑遗产价值的高低将登录建筑分成5类。调查登记信息包括:门牌、年代、使用状态、保存状态、信息备注,最后作等级评定。在对历史城区进行地毯式普查登记后,共登录5类建筑共814栋(普查总建筑数约1.2万栋),分级分布图见图3。根据数据统计可知,C类“一般传统建筑”占具遗产价值建筑的33.42%,是历史城区历史风貌的主要组成部分;风貌较好的B类“传统风貌建筑”为数亦不少,达23.10%;风貌优秀的A类“历史建筑”占10.93%;W类法定文物建筑1.35%,各类建筑适度递减,除了文物建筑略少以外,构成结构合理,情况与一般历史文化名城类似(表1)。
图3 平乐坊片区改造方案对比图
表1 莞城历史城区建筑遗产数据分析
从保存状况(指原貌保存完好程度和结构安全程度,偏重于后者)看,89%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保存情况良好,即可供(或稍作修缮可供)正常使用;9%保存情况一般,但基本不影响使用;仅有2%已经残破,无法使用或需要大修才能安全使用。从使用情况看,只有70%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尚在使用;10%局部荒废;18%完全荒废无人使用;2%未明,由此可见,这些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的使用率并不高。但这些被荒废的建筑一般集中在拆迁区附近,除却这些区域,历史城区里的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的使用率可达85%以上。结合保存情况和使用情况分析,历史城区内大部分地区多数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可以被使用并正在被使用,不存在严重的空心化问题。但局部地区特别是拆迁区使用率较低,观察和访谈可知,拆迁和随之而来的卫生、公共设施、治安问题和住户的不安定心理是使使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从建筑年代方面看,主要以清代(292栋)、民国(234栋)、20世纪70—80年代(241栋)的建筑居多。明代遗存不多(2栋),50—60年代政治动荡建设量较少,90年代以后的建筑登录要求严格,故所占比例都很少(各登录6栋)。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研将解放后现当代优秀(特色)建筑(D类)引入了建筑遗产的调研范围,所登录D类建筑占5类建筑总数的31%,共254栋,其中遗产价值较高的现当代优秀建筑占3%。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珠三角尤其是东莞的特点:东莞在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全国领先,特别是文革结束前后,居民开始新建住宅。由于长年与世隔绝和物资有限,此时期住宅风格未受现代主义和水泥框架形式影响,传承鲜明的传统风格,但有在局部使用了新的材料;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动,民居有了较大的现代化迹象,但仍然保留了相当地道的岭南特色;90年代是东莞经济腾飞的年代,某些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亦被列入到建筑遗产行列。此外,50—70年代虽然建设量极少,但仍保留着几座公共建筑,如粮仓建筑群和民兵指挥部等,作为时代的见证,其遗产价值不容小觑。
2 保护对策
从以上调研数据及分析可知,莞城历史城区并没有典型历史文化名城丰富、密集的建筑遗存,但硕果仅存的建筑遗产不乏精品,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近年东莞政治、经济中心从莞城外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莞城有必要认真对待自身无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采取激进的大拆大建方式试图推动建设,追赶经济,无疑是竭泽而渔。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老城区在经济爆炸式发展年代过后,极容易沦为贫民区,但这些表面破败的贫民区却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是一个丰富多元的社区,适合新移民落脚、低成本创业、各种文化产业的孵化,是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而这些遗产又是新移民融入新城市的润滑剂。这些内在的关联使历史城区体现出一种强大的文化优势,但这种优势需要细心保护、培育,需要摆脱文化绅士化的浮浅与单一,着力营造多元包容的文化中心,让遗产保护与社区更新相得益彰。基于以上理解和东莞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东莞历史城区的保护提出以下对策。
2.1扩大保护范围
扩大保护范围有两层意思:一是扩大法定历史城区的范围,《保护规划》中对历史城区的范围界定基于清代—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所形成区域,建国后50—70年代有代表性的新区未被纳入,如城区北端的粮仓片区。区内粮仓建筑群规模庞大,反映了解放后的城市发展历史和风貌(图4),且比邻历史城区范围,附近街巷肌理亦与历史城区类似。更重要的是,从空间格局上看,清代古城在东,民国新城在中,解放后新区在西,形成一条时空轴线,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5]对历史城区的定义(2.0.2历史城区: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粮仓所在地区符合定义,应是历史城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可将粮仓建筑群活化改造成文化创意园一类的新功能。二是历史城区内受保护的范围应扩大,《保护规划》从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两个层面对具有较高遗产价值的片区进行具体保护,但对比笔者调研结果,有相当一部分建筑遗产分布密集的片区未划入法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如:大芳园—王屋街、旨亭街、皮鞋巷—文教区、塘面坊、河唇坊、迈豪街—宝积街—同德街、石涌街、博厦村片区等,应当将其补划入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地段。从这两个层面上扩大保护范围,有利于从更丰富、更全面的时空层次保护历史城区的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
图4 解放后的粮仓建筑群
2.2调整用地性质
基于2005年《控规》用地性质改变而进行的旧城改造,以大拆大建的模式严重破坏了历史城区的格局与风貌,如可园片区的改造直接的后果是把可园孤立在成片历史街区之外,使之变成盆景式景区;平乐坊的拆迁隔断了振华路骑楼街和消解了片区的社区网络等。《保护规划》对《控规》的用地性质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但仍有不少具有保护价值的片区仍被改变用地性质,面临被拆迁的危险,如仁和二甲片区被规划成小学用地(人民公园小学);上水巷片区被规划成体育用地;中心小学、县署北面片区被规划成二类居住用地(参照临近区域用地情况,此类用地可实施为商品房,但此区域内有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或历史建筑,如李扬敬故居、李章达故居、明生中学图书馆旧址等)。此外,多所小学的用地规模向周边保存完好的街区扩充,如原运河小学、阮涌小学、中心小学均处于历史城区内,其规划用地面积均比现有用地扩大一倍左右,而规划用地范围内保存着历史巷道肌理、各式传统建筑、地方特色商业老字号,扩建小学必将破坏历史城区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且会在上下学时段带来巨大的交通压力。建议以上提及地块保持用地性质现状,其他用地性质有所改变的地块须结合名城保护原则慎重考虑,不宜大拆大建,应通过有机更新手段改善旧城居住、生活环境,再结合建筑遗产分布情况和空间战略考虑,释放部分消极空间,加以发展改造。
2.3遏制大马路模式
自2005年《控规》实施以来,多条大马路在历史城区横空出世,既有经验证明,历史城区内开设大马路的交通策略完全与名城保护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背道而驰。目前仍有多条规划大马路尚未贯通或开建,如平乐坊路虽已开路过半,但北端规划经过中山路—和平路骑楼街的一段尚未拆迁,此带建筑遗产丰富,并已被《保护规划》划入“历史文化街区”,要求重点保护。此次《保护规划》已经对此前开路方案做出了补救措施,如取消与之垂直的支路、收窄路宽等,但仍可采取进一步做出补救措施,关键在于建立或恢复一种适合旧城的密而窄的路网,通过交通管制、鼓励公共交通等手段疏导城市交通,并改善道路景观,形成舒适的步行环境,鼓励更多的人以步行取替驾车。如:进一步将平乐坊路南段收窄为15~18m(路宽相当于现今的东正路),重要路段(如现存中山路与和平路),宜连通原有走向格局,保留大树,减少拆迁,或进一步收窄为8~10m(路宽相当于现今的和平路或万寿路),新路两旁建筑可规划建设成现代骑楼形式,与中山路骑楼相连接,延续骑楼街的空间尺度与形式风貌。
2.4重视现当代建筑遗产的保护
如前所述,莞城历史城区内外保留着许多解放后的特色建筑,这些建筑的类型包括公共建筑(如粮仓、民兵指挥部、生产队、炮竹厂宿舍、贸易公司仓库等)、酒楼酒店(莞城饭店、旧华侨酒店、东莞宾馆等)、民居(20世纪70—80年代具有岭南特色地域的自建民居,如光明路四巷4号罗庐、阮涌尾9号)等,这些建筑虽未满50年,但东莞在这一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故这期间的建筑遗产对东莞格外珍贵,且往往对当代莞城人有着特殊的集体回忆。可惜受厚古薄今的观念和通行以民国为时间界限的建筑遗产概念的影响,这类建筑一直未受太大重视,而要保护具有东莞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们应该必不可少。故建议选取其中价值较高者列入第一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也呼应第一点建议中的从更丰富的时空层次保护名城。另外,这类建筑结构较为稳固,即使如今被丢空,一般无须进行修缮即可重新利用,从政策上鼓励对其进行保护利用,往往比传统砖木建筑来得高效、节约,有利于推动旧城的活化。
2.5鼓励多元的更新模式
随着《保护规划》的实施和名城保护的深入,政府需要开展大量的街区整治和建筑修缮工作,其工作量之庞大决定了政府不可能一手包办,而就算政府能包办所有工作,其效果也会由于具体情况和市民意愿的千差万别而变得吃力不讨好,因此鼓励多元的更新模式至关重要。一方面,重要的文物建筑由政府按照《文物法》的规定进行保护修缮;另一方面,其余数量庞大的历史建筑、风貌建筑和历史街区景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修缮、整治,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给予这些建筑的产权所有人、街区居民更多的自主权利和协助,如资金上的协助和技术上的指导。后者必不可少,政府委托相关专业单位拟定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技术指导意见或准则,以防止不恰当的修缮、整治活动破坏建筑或街区的价值。
3 结束语
东莞历史城区的保存现状并不如广州、潮州等典型历史文化名城完好,但区内街道格局,甚至是名称大致与民国时期相同,即历史肌理的图底关系依然清晰,作为“底”的道路、河道大致保留了历史特征。另一方面作为“图”的建筑遗产分布并不均匀,城内密集,可形成较大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城内稀疏,历史风貌难以体现。建筑遗产普查数据显示,各类建筑适度递减,除了文物建筑略少以外,构成结构合理,情况与一般历史文化名城类似,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存量丰富的现当代建筑遗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珠三角尤其是东莞的城市历史特点。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文提出适度扩大保护范围、合理调整用地性质、遏制大马路模式、重视现当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鼓励多元的更新模式等保护对策建议。
城市建设、遗产保护等公共事务需要独立学术与市民积极有效的参与,当政府的决策有前期充分的民意咨询与修正,民间力量对之有相对客观的理解甚至参与其中,形成“共同决策的过程”,由此落地的措施才算得上完整意义上的遗产保护行为。
参考文献
[1]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Z].2014.
[2]东莞市莞城区人民政府.东莞市莞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Z].2005.
[3]陈伯陶.东莞县志[M].东莞:养和印务局,1927.
[4]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Z].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Z].2008.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eservation Strategies about the Historic Urban Areas of Dongguan
YUAN Yifeng,ZHENG Yiwu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ongguan 523000,China)
Abstract:The historic urban areas of Dongguan(called Guancheng)had been serious damag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there are not somany architectural heritage was left in the historic areas,but the historic texture of the city is remain complete.On the other hand,there are some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which have a high-quality andmost of them are full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In recent years,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of Dongguan weremoved out from the historic areas,under this background,it is necessary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ts irreplaceable historical heritage resources,abandon the previousmodel and take a practical way to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city.
Key words:Dongguan Guancheng;historic urban areas;architectural heritage;present situation;preserv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袁艺峰(1986-),男,东莞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岭南地区建筑遗产保护。E-mail:190745550@qq.com.
基金项目:东莞理工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141181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