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道家思想
2016-07-12天津科技大学300457
羡 晨 (天津科技大学 300457)
试析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道家思想
羡晨(天津科技大学300457)
摘要:道家的道是一种无形无相,不可名状的本体,但在无形无相的道中却又蕴含着有形的天地万物。可遇而不可视,可知而不可触。在各种景观规划设计中,也深刻地体现了道家思想。它的设计精神为未来研究与自然和谐的景观规划开辟了道路。
关键词:景观规划设计;道法自然;道
一、引言
如今的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广,更需要强调一种精神上的文化。以此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的三位一体,是一种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汇总。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景观规划不再像传统园林那样只面向少数的显赫贵族,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大众的视角,也更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个人感官、景观感受和景观艺术性等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发生了变化,面对现代城市中人口密度比较高,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通过利用城市中的一些剩余用地合理规划,来创造更适合人们观赏的景观环境。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几个思想学派之一。道家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道家学说在哲学思想上更具有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家的“自然而无为”等都在影响着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无论是从景观规划上的物质内容还是精神上体现的功能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本文通过阐述中国道家思想对景观规划设计上的影响,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道家思想
(一)道家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自然无为,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的特点是无所不容,无所不包。当人们说到道家时,必提及到“老庄”。老子是道家美学的奠基者,而庄子就是道家美学的集大成者。《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哲学思想的载体。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首先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其次在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中,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最后对于美来讲,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所言之美皆为现世之美,是相对的辩证之美。老子并不是主张追求现世之美,避免现世之丑,而是要超越现世的美丑,追求真正之美。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美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天地自然之所以为美是因其“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之说,人籁为人工所为,地籁为自然而为,天籁以自然为基础,但须机缘,不可强求。应用这个哲学思想,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并且运用到更多的实践中去。
(二)道家思想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意义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只有设计师通过合理运用多种造型方法,才能在自然与景观的融合中充分体现道家思想里的哲学方法论。通过人工处理方式作出所要表现的景观特征,在道家中“道法自然”思想的指导下表现出自然的状态,真正在景观规划设计里体现它的意义。在道家的思想影响下对景观规划设计可以产生以下显著的意义:
首先在景观形象的视觉上,设计要从人类视觉的感官美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实体景观探究所谓人们口中“美”的环境要求。
其次在环境生态绿化上主要从如今人们对生态的环境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把阳光、气候、动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出“自然合一”的生态绿化系统。
最后在大众行为心理上主要从人类的心理需求感受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学规律,利用景观符号的心理引导,达到“道法自然”的人与景的和谐共处景观。
因此,作为栖居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又归其道家思想的“道法自然”中去。
(三)道家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和启示
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最高体现,所谓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中构成城市景观资源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更是有助于景观建设的必要条件与考虑关键。设计师在未来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是要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融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每个城市中特色而创造出独有的景观规划设计。如今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景观面积,而是要达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态平衡状态,它具有更重要的深层意义,也是我们城市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方法手段。
天津的桥园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就充分的遵循体现着道家思想,其园内的许多的景观设计中就在追寻着道教“返璞归真”的简约之境。例如在公园的规划中为了营造一个城市中的桃花源,便将城市林带与城市步行道巧妙套用,置于林中。不但使公园有了一个鲜明的缓冲带,而且将道城市路上的噪音隔离和吸收,营造出一种新式的生活体验环境。
在《道德经》中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说明要依循自然之材的性质和形状,加以发挥和利用,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换取最大的功用。在桥园的沉床园带中台地的边坡也是就地取样,由天津工业材料中的混合矿石铺成,更是对天津这座独有的港口城市的恰当体现。更在每一个细节之处,依地势布置可坐台阶,伴随着下沉式小花园是大尺度的给人以环境中的亲人空间。不管是取样于天津乡土的野草还是树荫下的城市广场区域,每个设计的地方都给人以精细的视觉感受。将自然与工业的连廊完美的融合,将一个个窗景的绿色流露到城市中,能给游客带来城市中的宁静与享受的精神景观环境。
早在古代,人们就对设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设计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正确使用,更是对环境景观的一种再度创作,它包含着对地域文化以及人文需求的综合展现,是对景观规划成果的最终要求。桥园作为天津市最大的人造生态湿地公园,在取样本土的各种植物、建筑的同时是具有无可比拟的生态优势。在道法自然中打造了以“生态时尚为特色、休闲旅游为核心”的生态创意型公园。
三、结语
景观规划设计是个满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的综合体。它不仅仅限于内部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表现其景观的文化、科技的延展性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景观建筑的艺术设计、环境的艺术设计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推广开来对一切现代艺术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我们设计师来讲,更应该静下心来,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认真研究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内涵,继承发扬道家学说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华文兄弟文化公司主编.道德经的智慧[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4.
[2]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J].华中建筑,1996(3).
[3]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
[4]曹瑞忻,汤重熹主编.景观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