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方言中的“打”及其语法化机制
2016-07-12蔡欣兰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410006
蔡欣兰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410006)
北方方言中的“打”及其语法化机制
蔡欣兰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410006)
“打”是汉语中基本常用词汇之一,用法广泛、意义复杂,能和不同的词或语素结合产生新词,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打”的义项有24个,其义项之多,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关注。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有关“打”的语料,试图梳理总结北方方言中“打”的用法,并深入探讨北方方言中“打”字所体现的语法化机制。
打;语法化;动词;介词;方言
动词“打”最早出现于东汉,它从最初的一个具有实在意义的动作动词逐渐演变为词义抽象化的词缀,然后词义进一步虚化专门表示语法功能的介词。“打”是汉语中的常用词,意义复杂,构词能力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吕叔湘曾指出介词“‘打’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普通话里一般用‘从’”1。
一、北方方言中“打”的用法
“打”在北方方言中使用频率极高,具有北方方言的独特性,不仅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介词,清晰地体现了语法化的趋势。
(一)北方方言“打”的动词用法
1.表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如:
(1)一到正月十五庙会上,街上就会有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里。
2.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如:
(2)他吃着吃着饭就把碗打了。
3.殴打,攻打,如:
(3)小孩子打架很正常。
4.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如:
(4)跟这个人打交道,你可得长点心眼。
5.制造(器物、食品),如:
(5)一到冬天,村里就有一个打烧饼里。
6.编织,如:
(6)以前人们都爱打毛衣。
7.揭,凿开,如:
(7)现在井里快没水啊,赶紧打打井。
8.举,提,如:
(8)这么大雨你还是打个伞去吧。
9.定出,计算,如:
(9)这么简单的题还需要打草稿。
10.做某种游戏,如:
(10)你喜欢打扑克不?
11.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如:
(11)小孩子一到夏天就喜欢在地上打滚儿。
12.采取某种方式,如:
(12)打个比方儿,要是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二)北方方言“打”的介词用法
1.表示起点,既表示时间起点,也可以表示地点起点,如:
(13)我刚打家里出来,妈妈就让我回去吃饭。
2.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如:
(14)咱们打小道儿上走吧,大道上都是车,根本过不去。
3.表示凭借,根据,如:
(15)打这个事儿上就看出来了。
二、北方方言中“打”的语法化机制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最早由元朝的周伯琦提出,“大抵古人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2,也就是说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数是由实词转变生成的。在汉语中,沈家煊认为“语法化”通常指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3。董秀芳把“语法化”定义为“有实在意义的词逐渐演变为意义虚灵的语法成分或由一个虚化程度较低的语法成分变为一个虚化程度更高的语法成分(如由虚词变为曲折词缀)的过程”4。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语法化”理解为有实在词汇意义的实词逐渐转变为只有语法意义的虚词的过程。语法化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单向性,是指词汇的语法演变的过程或者路径。
指出语法化的单向性是:
在现代汉语中,“打”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介词“打”是由动词“打”语法化演变而来,有自己的语法化路径。
打,《说文解字•新附》解释为“击也。从手,丁声。”5本义为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如“外天德及玉堂之位,宜开打侵修,令壮实,大吉”(东汉《宅经》)。到了六朝时期,动词“打”引申出“攻打”义,如“我向载人船来,不与共牵,奴便欲打我”(六朝时期《搜神后记》)。同时,这一时期,“打”开始和其他动词相连并列,修饰共同的宾语,如:
(1)五月子熟,拔,曝令乾,打取之。
(贾思勰《齐民要术》)
到了唐朝时期,“打”后面的宾语范围逐渐扩展,这使得其语义有了进一步引申,如:
(2)至厅见一小胡,头冠毡帽,著鹿靴,在厅上打叶钱。
(《广异记郜》)
(3)风急打船头。
(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这时“打”可以代替各种具体的动作,具体语义在本义“撞击”的基础上扩展而来,取决于后面所带的宾语,并且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有实质性内容。作为一个动态性极强的动作动词,“打”有全面的语法语义范畴,包括动作主体、受事、凭借方式或工具、动作目的和结果等,这些语法语义范畴“在同一义场内的具体动词中常常具体化,其结果就是形成一些具体的、个别的义素,这些义素以纯表动作的义素为中心形成不同的组合,组合的结果就是形成不同的义位(表现为词)”6动词“打”的宾语范围扩大,随之相对应的动作意义也逐渐增多,“打”开始泛化。
另外,动词“打”后面出现一些处所名词,“撞击”义本来具有“径直而往”的情态特征,于是引申出“朝向”“经过”的义项,引进动作经过的场所,如:
(4)子归乡,莫打飞鸢岭过么?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
动词“打”+处所词这一结构为动词虚化为介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五代时期,“打”的宾语范围进一步扩大,既可以带名词性宾语,又可以带状态形容词,由具象名词发展到抽象名词,“打”的意义更加泛化,如:
(5)六师强打精神,奏其王曰:“我法之内,灵变卒无尽期。”
(《敦煌变文集新书》)
(6)雀儿打硬,犹自落荒。
(《敦煌新文集新书》)
“强打精神”的“打”是使动义,意为“使……产生”,后来随着使用频繁,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义位,即“振作”义。当宾语为状态形容词时,“打”可以用“作、行、使”等泛义动词来替换,意为“作出……样子”。在动词“打”宾语范围扩大的同时,反过来也会对语义产生影响,“打”的语义也在不断地增多,动词“打”成为一个典型的泛义动词。
宋代,出现“打一+V”结构,量词“一”和动词连用,整体成为“打”的宾语构成动宾关系,如:
(7)正洗面间,只见一个人把两只手去赵正两腿上打一掣,掣翻赵正。
(南宋《话本选集》)
(8)只是忽然吃一跌,气打一暴。
(《朱子语类》)
在“打一+V”结构中,“打一+V”相当于“一+V”,动词“打”意义已经虚化,比较抽象,“表示一个具有数量限制的动作”7。在《朱子语类》中,“打一~时”可以意为“从一~时”,表示时间起点,可以认为是介词“打”表示时间起点的来源。
在五代就已经出现的结构“打+V+N”,到了宋元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如:
(9)著个破纸袄,一味工打睡。
(北宋《禅林僧宝传》)
(10)小子离间骨肉何不铜下打杀。
(北宋《史书•册府元龟》)
一般来说,“(主)+动+名”结构中的动词不会发生语法化,因为处于谓语的句法位置上的动词,语法功能显著,是整个结构的核心。在“打+V”结构中,“打”可以意为“作出……动作或行为”,但后面的动词V本身就含有这方面的意义,两者的重合使得“打”的意义比较模糊,而具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V则成为语义的重心。“当一个动词经常在句子中充当次要动词,它的这种语法位置被固定下来之后,其词义就会慢慢抽象化、虚化,再发展下去,其语法功能就会发生变化:不再作为谓语的构成部分,而变成了谓语动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词义进一步虚化的结果便导致该动词的语法化:由词汇单位变成语法单位”。8在“打+V”结构中,动词“打”的句法位置改变,导致其词义抽象模糊,而之前动词“打”语义泛化、弱化,又反过来影响其语法功能的改变,使其所处结构的关系和性质发生变化,一般在中心动词前作状语,随着词义进一步虚化,动词则虚化为介词。
当动词“打”作为“自(由)”“从”的替代词出现在介词的语法位置上,和具有处所词或时间词结合时,表示“在、当、到”等意义,那么介词“打”就形成了。如:
(11)我打这背巷里去,也略避些风雪。
(《杀狗劝夫》)
元代以后,“打”与表示经由或起点的介词“自、从”组合成复音词,出现在介词的语法位置上,如:
(12)自打上船,就看见君山,行了三十余里路,方到飞云关下。
(《小五义》)
由此可见,当初相关意义和用法的动词“打”正是“自、从”这类介词的替代词,出现在介词的语法位置上,形成介词“打”,表示经由义或起点义。
在动词“打”语法化过程中,其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词义变化是两个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基本条件。动词“打”进入“打+V+N”结构中而改变句法位置和语法功能,导致其语义变化;反过来其语义泛化、弱化;又反过来影响其语法功能的改变,使其所处结构的关系和性质发生变化;同时语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语义和功能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得到体现,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打”的语法化进程。
三、结语
“打”的用法在北方方言中大体相似,有三种用法:表示时间起点和地点起点;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表示凭借,根据。北方方言介词“打”的用法仍需要和其他各地方言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进一步探究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注释: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9.
2.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国教学与研究,1994(4).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国教学与研究,1994(4).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6.
5.(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258.
6.祝建军.“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J].古汉语研究,2004(3).
7.刘坚.论汉语的语法化问题[A].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8.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坚.论汉语的语法化问题[A].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国教学与研究,1994(4).
[7]祝建军.“打V”之“打”的语法化探析[J].古汉语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