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泗州戏《绿皮火车》的艺术追求

2016-07-12宫胜春安徽省泗州戏剧院23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7期
关键词:程式化现代戏程式

宫胜春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 233000)

泗州戏《绿皮火车》的艺术追求

宫胜春(安徽省泗州戏剧院233000)

泗州戏《绿皮火车》是我们安徽省泗州戏剧院继《一罐黄金》成功首演后抓原创、抓现代戏,紧跟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而创演的又一部泗州戏现代戏。2016年9月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汇演,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两年的创作历程,体会多多,谈一点自己的切身感受。

一、《绿皮火车》必须是戏曲的

《绿皮火车》是原创的泗州戏现代戏,剧情所要表现的是一群农民工追梦的心路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主旋律的作品。现代戏、主旋律,怎样做到好看,群众认同,领导满意。路有千万条,但是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那就是必须是泗州戏的,戏曲的。

所谓戏曲的,换句话来表述就是程式化的。戏曲的灵魂就是程式化,我们说没有程式化的戏曲艺术就不是中国的戏曲艺术,传承中国优秀戏曲传统文化也就无成说起。

戏曲的程式化使我们的舞台艺术生活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台上的千军万马几个人利用戏曲的程式就可以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而比生活中的真实更好看更精彩。

这些“程式过程”的表现形式都是艺术家经过加工的过程,我们如何戏曲程式化的东西融入到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个加工过程正是需要我们把握的过程,只有准确把握,才能让戏曲程式化的方式方法融入到演员的心灵之中,演员的表演才能够做到心里有身上有,让程式化变成一种艺术手段,刻画好自己的角色。

结合《绿皮火车》的实际运作,就是让人们看到我们《绿皮火车》这个现代戏既有程式化也有现代化,要让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只有准确把握,才会使得现代戏中的程式化运用让我们立在舞台上的戏不是话剧加唱,更不会造成戏不够舞来凑的尴尬。

有一位京昆表演艺术家说过:“程式僵死不变不符合中国戏曲史的发展事实。凡是认真研究过中国戏曲的人都会发现中国戏曲艺术的程式是一直在不断演变发展着的,每一代演员都有自己符合当时时代潮流的新改革、新创造,每一代演员都不断地给戏曲程式的宝库中添加新的东西,同时也不断淘汰那些已经陈旧得不能再用的东西,这种发展和淘汰,这种推陈出新的过程在戏曲发展史上从未间断过。”当然,一般地运用程式,为程式而程式是应该反对的,我们不能把程式化和一般化等同起来。就戏曲中的程式本身来说,它具有简练、准确、鲜明、强烈的节奏感和形式美的优点。它不是照抄生活的原状,而是通过精选和装饰,使生活的自然形态音乐化、舞蹈化、规范化,因此,它比生活的自然形态更富表现力,更具有形式美。没有程式化也就无从谈戏曲,谈传统谈继承说到实质性就是如何应运好程式化,把程式化的戏曲表现手段这个灵魂安放到现代戏的创作与演出中去。与之融为一体。”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戏曲的程式化不是一些年轻人揶揄,嘲讽的那样是“老艺人的玩意”,戏曲的程式化是艺术、是科学。它与现实生活是唯物的辩证关系,也不能说程式是一种死而不变的模式。更不能说戏曲的程式化只能在传统戏中得到复活,只能在古装戏里才会如鱼得水。谈到现代戏就抵制程式化,把搬上舞台的现代戏剧目让观众看到的是话剧台词加唱,要不就是一段舞剧一段话剧小品,整个一个“四不像”。

不能搞成话剧加唱是我们的一条底线。现在的许多新编原创的戏曲作品,常常忽略了戏曲两个字的含义,所谓戏曲,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话剧是个“舶来品”,在文本上,他们就有着先天性的区别,话剧剧本非常写实,几乎可以说是镜像现实生活,生活是什么模样,话剧舞台就该怎样去艺术的表现。

我们要求舞台上每一个字符也都必须带有程式化的印记。我们读到话剧剧本时的感受与读到戏曲剧本的感受是决然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这个道理。

保证泗州戏《绿皮火车》是原汁原味的戏曲是我们的坚定追求!

二、泗州戏《绿皮火车》必须是泗州戏的

泗州戏又叫拉魂腔。拉魂腔大概起源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我们剧院的全称是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上个世纪50年代,泗州戏与黄梅戏庐剧徽剧是安徽的代表剧种,进过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进行过汇报演出,黄梅戏严凤英,庐剧丁玉兰泗州戏李宝琴当年都是红极一时的明星。

和全国大部分地方戏地方剧种一样,我们经历着传统戏曲的萧条,遭受着冷落,这些年的泗州戏出头露面的机会少了,创作演出的剧目更是寥寥无几,曾经让人誉为“梨园拉魂第一腔”的泗州戏正在慢慢“失宠”,面对这些无情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但又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为了解决生存,守住泗州戏最后的一块阵地,我们也跳花鼓灯,也搞“大群艺”,但是我们不忘初心,不忘自己的主业!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是唱泗州戏的,是唱拉魂腔的。振兴泗州戏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方向,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

前几年听说过一个桥段,说是一位某某剧种的表演艺术家,剧院创作了一个新剧目,把唱腔的音乐小样拿来征求这位艺术家的意见,艺术家听完大段小样以后一叠连声的肯定到:好听好听。正在大家感到万分欣慰之时,这位艺术家补了一句问道:这是什么剧种。说得大家瞠目结舌,不知所以。一个剧种最初的出色创立者,传承发展的拓荒者,对自己剧中的音乐竟已如此陌生,不是是喜剧还是悲剧。

这虽然是个传闻,但她所放映出来的问题不是一个玩笑,地方戏的特色就是凭借音乐来做界定。如果音乐变得与这个剧种原始声腔大相径庭,跑马南山,未免有点滑稽了。

我们不请名牌大腕和走红全国的万能音乐家,就用自己本土的音乐名人,我们心里只有一个观念,本土的就是本色的,也只有本土的方可保证泗州戏的本色,本土本色,自然天成,就是不变形不走样的泗州戏。

三、内容样式的突破

剧中的绿皮火车其实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象征,是一个窗口,是当下我们城乡社会生活的一个横断面,在这里我们对进城的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有了一个了解,剧中的人物绘声绘色对自己的打工生活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农民工的梦想,也看到了他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层面。

小惠积极向上,有着开朗乐观的精神世界,在爱情上走入迷茫世界的畲族姑娘蓝小惠带给人们的纠结,一步一步推进着剧情,增加了可看性。

《绿皮火车》在剧本结构上就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会影响着内容。泗州戏《绿皮火车》是双线结构,各民族的农民工年龄不同神情各异,他们乐观向上,脚踏实地,有位戏剧评论家读完剧本后写道:“一列绿皮火车上,各色打工者怀揣着对家园的渴望,踏上了返乡之旅。旅途中,来自各族的打工者们互相倾诉自己的打工故事,分享着各自的希望与梦想,也勾连出了主人公畲族姑娘小慧与城市青年孟歌的相遇、相知、相恋的往事。全剧通过对农民工这个特殊的城市群体的塑造,描绘了他们在艰辛的劳动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希望的生活画卷;并且通过农民工的视角,揭示了当下社会由于偏见所造成的城乡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代际矛盾等社会不和谐之音。表现了农民工们对梦想和信念的不舍不弃,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寄托了剧作家建立以小梅村为模型,各民族团结、城乡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的殷切希望。

近年来,各戏曲剧种都在努力拓宽表现题材,然而以塑造农民工形象为主的戏曲剧目并不多见,尤其塑造农民工群体的剧目更是少之又少。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绿皮火车》对于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不仅拓宽了泗州戏乃至中国戏曲的表现题材,且为观众走进并了解这个群体,提供了较为可行的路径。”

剧中,“农民工们的故事”与“小慧与孟歌”的故事双线并进。其中“农民工们的故事”始终发生在一列具有象征意义的火车上。这列满载着装修工、建筑工、送奶工、月嫂等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农民工的绿皮火车,将农民工这个联接城市与乡村的特殊群体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然而在塑造除女主人公小慧外的其他农民工时,没有因为他们是次要人物,就仅仅停留在“脸谱化”的定义,而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唱腔勾勒出鲜明而各具特色的形象特征。如,月嫂帮忙哄孩子,时不时露出的淮北方言,凸显了她的热情干练与泼辣;蒙古汉子提到自己老婆时的害羞,聊起创业时为守信用半夜去送牛奶的自豪,将一个诚实守信、真诚顾家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出来。

标准的戏曲程式,熟悉的现代生活,二者在泗州戏《绿皮火车》中完美结合,可谓水乳交融!泗州戏《绿皮火车》的艺术创作实践真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程式来源于生活,但它不照抄生活,几百年来,艺术家们细致地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对生活中一举手一投足乃至一个眼神进行剖析,选其精髓,考量其传神之点,然后进行艺术装饰,以强调这些关键动作,使它作为视觉形象比生活中的原样更鲜明、更清楚,更准确、更美。从生活出发,选取关键,加以装饰,使之与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性格更贴切、更生动,并具有形式美的特点。这就是戏曲程式形成的过程。我们创作演出的《绿皮火车》整个故事的叙述点就在绿皮火车上,不是中国戏曲的写意的假定性,我们就不可能在那个方寸之地的小舞台上获得无限自由的时空。不是中国戏曲的写意的假定性,在当初的剧本创作构思时也就不可能有着这样的艺术思维。

泗州戏《绿皮火车》是戏曲的,泗州戏《绿皮火车》是本土的,是泗州戏的,泗州戏《绿皮火车》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已经取得突破!我们将不骄不躁,飞鸿雪爪,一步一印,砥砺前行,为振兴泗州戏,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奋斗。

猜你喜欢

程式化现代戏程式
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延长优化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
基于Motor-CAD的增程式电动车发电机设计
集 思
“观演”的革命:舞台假定性与戏曲现代戏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论西方戏剧的写实主义对当代戏曲的影响
京剧服饰的文化内涵
浅谈京剧身段表演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