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与社区文化融通的现状与路径初探

2016-07-12王东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209

大众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社区艺术建设

王东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209)

高校与社区文化融通的现状与路径初探

王东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1209)

社区是组成社会肌体的细胞。高校是人才、知识和文化艺术积聚的场所。长期以来,高校和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教育机构与高校联姻联动,可以调动高校文化资源和专业的人才队伍为社区提供服务。探索社区和高校合作模式合作路径,搭建起文化公益的硬件平台,对丰富公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广文化艺术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文化艺术的鉴赏力,提升社区环境的艺术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区;高校;融通;社区文化;社区教育

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15年市级一般项目《高校与社区文化融通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5H18。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作为社会学名词最早源于德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成为美国社会学者们使用的主要概念。20世纪30年代,“社区”一词经美国引入中国。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学生如费孝通等首次将英文的commu-nity译为“社区”,“社区”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语。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当今的中国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组成城市社会肌体的细胞。在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上的便利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上的需要日益增强。加强社区建设,就必须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如果说物质生活上建设是社区建设的肌体,那么社区文化建设就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区文化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优化居民活动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社区集中度高是开展艺术普及工作的一个极好平台。由于不同社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年龄和阶层差异,便于进行不同形式与种类的艺术普及活动。随着高校布局的变化,在我国城乡,高校往往与社区相邻,是人才集聚的高地,存在着丰富的综合美育的资源。长久以来,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高校与社区的文化交流不是十分充分,需要通过建立一定的融通机制,让高校和社区在文化上获得相互补益的良性发展。

二、现状的分析

相较于西方,我国的社区建设相对较晚。目前的社区管理模式大都是在原有计划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摸索形成的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社区管理机制。目前,已基本建立了相对成熟的体制框架,并进入了体制完善的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在逐步推进和完善。目前,社区文化的主要载体大体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艺术教育等。社区文化活动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主要对象,开展的各项文化娱乐鉴赏等活动的总称。社区艺术教育是以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文化教育活动。社区文化和社区艺术教育是发展社区、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西方等发达国家,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中普遍开展的内容,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些国家普遍的认识是,开展社区文化有利于促进人们的智力开发和恢复人们的活力,有助于培养自尊和力量,从而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造祥和的气氛,塑造社区的形象,修补和完善社区的社会结构。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社区文化的形式十分多样,主要是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组织开展文艺、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教育的内容丰富,用以满足战后出生者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需求。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兴起社区总体营造活动。其中文化建设成为活动的重要议题。人们由追求现代文化转向传统文化,借由传统文化重建社区共同的价值标准,寻求心灵力量,开始了一系列的社区文化复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管理体系改革的深化,社区的结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引人更多的社会资源,以提升其发展活力。然而现实的状况是绝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由于缺乏可持续的发展和有效的管理,常常处于半闲置状态。社区文化建设和运作多是街道直接组织,自己管理,一些社区出于安全、设施维修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拒绝资源共享,造成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社区文化建设中硬件软硬件不相匹配,管理和服务的视野不开阔,内容相对单一老化,人气不足的现象,逐渐成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新课题。

高校是人才、知识和文化艺术积聚的场所。长期以来,高校和社区文化活动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主要原因是高校和社区的沟通互动不够。一方面,高校的社会活动寻找不到广泛的出口,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释放。高等学校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因为缺少新鲜血液的引入,一步步退化为老年活动中心的角色,全体公众的参与度一步步地下降。引入高等学校的文化资源对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学校等方面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在现有投入和供给水平基础上形成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紧密关系,以更新的理念和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二者的融合,也可以为学生学以致用、奉献爱心、了解社会和全面发展提供很好的路径。

在艺术普及推广中,政府的社区机构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运用政府的公信力和资源,利用社区人口集中的优势,让公众就近就可以获得艺术欣赏的便利。社区一般都具备一些软件和硬件条件,而且条件好的社区还具备如社会活动中心、社区学校等硬件设备条件。社区不仅是乡土教育、环境教育的活教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拓视野、完善人格教育的好场所。另一方面,社区是个区域性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区域性的社会里,人们对生存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社区环境艺术化,同时受益的居民反过来创造艺术化的环境。文化和艺术是为小区的居民服务的,它在影响居民的审美观念,这种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在这个小区的人力资源怎样去发挥,去创造丰富他们自己的文化艺术生活,人和环境互动生成。居民的艺术素养提升,对环境的艺术化势必能起到重要的保护和促进意义。

提高公众的文化艺术的鉴赏力,社区是极佳的场所。高校往往具有文化艺术高地的优势,二者应具有较强的互补效应。我们知道,文化艺术的鉴赏是国民素质的重要象征。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活动,高雅艺术的创作与鉴赏长久以来未得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公众在这些艺术创作与鉴赏的相关活动中往往无法介入其中,只能作为旁观者被动接受。他们常常会感叹许多作品高深晦涩难懂而难以参与其中。这样的方式造成的后果便是公众逐渐远离艺术创作的欣赏,辛苦创作出的艺术作品由于公众艺术鉴赏水平低下,大多停留在外行看热闹的状态,这种相对低下的公众鉴赏力反过来又会影响艺术创作的层次和水平。一般来说,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艺术家往往就会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毕竟曲高和寡并非是艺术身存的长久方式。一个健康的艺术生态往往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共生共促的良性生态圈。如果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作为艺术生态圈中的重要的链条,长期孱弱的环节,良好的生态循环就不可能真正形成。我们常常会听到艺术家感叹自己的艺术曲高而和寡,却很少有人愿意俯下身子去做艺术普及工作。艺术的普及工作是一项面向全体公众的系统工程。正如科普工作做不好,迷信就会大行其道。如果艺术的普及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就不会有一批真正的艺术拥趸,公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快的提高。

三、解决的路径

对于艺术如何与社区居民发生关系,政府需要做一些必要引导的引导工作。一方面承担高雅艺术的引入工作,另一方面做好普通观众对高雅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让艺术的影响更广泛。艺术实质就是一种人类沟通的方式。艺术渗透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因此艺术活动也要在具体的生活语境下展开,引导社区居民用艺术理念来沟通,启发人们更多的美学经验及当代生活意识。特别是当代艺术有很多观念性和审美性相互渗透的个性化比较强的作品。观众往往难以区分和很好地鉴赏。这就对政府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提出较高的要求。高校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扮演着主要角色。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教育素养,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有一个打通学校与社区的机制联合,大体来看,可以有以下三种途径。

首先是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和高校联姻联动,调动高校文化资源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探索社区和高校合作模式合作路径,搭建起文化公益的硬件平台。仿照国外的街区式建设模式,对于新建社区和高校,从建设之初就要统筹考虑,将一些文化设施建设成资源共享的平台。对于旧有社区和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创新融通方式,花大力气突破社区和高校原有管理模式上的机制,盘活旧有硬件条件,并在硬件设备上做适当的升级匹配,以及解决因为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如各种安全因素等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各种高校的文化教育高地以及社区资源优势,在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和正常学校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共享高校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场地和管理,打造社区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推动社区文化发展。

其次,建立高校与社区在文化运行机制上的双向互惠模式。过去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许多外引的举措主要以区县内部文化资源参与为主,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高校与社区由于处于不同的行政系统等原因相互之间的互动较少。政府和社区有关职能部门要打破行政上的壁垒和交流上的阻隔。有关部门重点加强高校与社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融通,特别是高校学生社团与社区文化中心的交流;高校对社区学校教学上的影响和辐射。探索一种相互补益的运作的专业化管理和运作模式,以丰富的社区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和效能。充分利用各种高校教育和以及社区资源优势,邀请老师和学生社团针对居民的不同教育需求,以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电脑、外语等多种技能开展定期不定期灵活多样的社区文化和教育活动,使居民学有所获、学有所乐,真正做到文化惠民、教育惠民。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身心成长和能力的提高。

再次,社区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现代社区艺术术教育。现代社区艺术教育它是有别于传统的学校美育教育。它是一种打破区域性概念、教育社会一体化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这一点上,高校所具有的科技、信息以及相对广阔的视野和前沿优势,如果能将这些优势在社区中得到及时的转化,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实践的广阔舞台,其社会效益自然不言而喻。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为开展高校与社区文化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城市管理者抓住政策机遇,创新改革思路,勇于拆除管理围墙,就一定能够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焕发新的活力。

王东辉,现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教育、绘画、书法。

猜你喜欢

社区艺术建设
社区大作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纸的艺术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