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美术指导中的开放性问题探究

2016-07-12吴韧婕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526040

大众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开放性绘画美术

吴韧婕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526040)

学前美术指导中的开放性问题探究

吴韧婕 (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 526040)

本文针对学前美术指导中开放性问题的重要意义,引进了“加减法”引导模式,阐述了开放性问题的具体内涵,最后探索学前美术指导中开放性问题的具体实施路径。

发散性思维;鼓励尝试;创造性

一、学前美术指导中开放性问题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1.学前美术指导中的“加减法”

教师首先应充分考虑到学前儿童的思维特征,是通过问题来开启的,而在学前美术指导中的开放性问题,原本就不是要追求某个特定的答案,而是要培养学前儿童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提供给他们可思考的方向。

由于有了这个出发点,教师在提出开放性问题以后,对于学前儿童各种各样的回答,都应该及时给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

学前儿童需要这样及时的鼓励和肯定,正是由于有了教师积极的反馈,他们才有信心和勇气在美术的学习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

针对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开放性问题的教育方式,笔者注意到业内一种所谓的“加减法”教育方式。

这是一种教师与学前儿童共同完成的学习过程。所谓的加法教育,就是在学前儿童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添加教师指导以及启发的元素,丰富他们的作品,在教师的介入之下,学前儿童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审美以及感知等对美术的感性认知能力。而与此相对,减法教育,就是学前儿童通过对教师开放性问题的应答,在美术学习以及创作上面,彻底放下所谓的对错与否的思想负担,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大胆发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尝试运用各种绘画元素,最后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学前儿童运用自己千奇百怪的思维方式对教师的开放性问题做出回应,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僵化的美术教育与学习的思维方式,释放出思维的活力。

2.学前美术指导中涉及的开放性问题的具体内容

在学前教育手工课堂,教师的开放性提问可以是,这些材料有哪些使用方法,以及可以用来做出什么东西诸如此类。这种宽泛式的提问,给学前儿童充分发挥自己发散性思维的空间,从而孵化出尽可能多的创意。

创造性的教师懂得通过发散性以及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前儿童相互学习,多种思维方式的碰撞中受到互相的启发,比如对原始的绘画颜料,能够达到水彩画的怎样的效果,也是要通过各种偶然性的尝试才能得出结论。教师在学前儿童尝试进行各种原创作品的过程中,尊重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教师充分利用学前儿童对于世界的各种未知的元素的好奇心,把学前美术教育的课堂从传统的教师主导,通过设计各种可能性的教学元素,让学前儿童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只需要掌控,让学前儿童举一反三进行探索性学习。

创造型的教师,善于打破传统学前美术教育的思维方式,催生出学前儿童迸发的创造型思维。为了达到让每一位学前儿童都画出不一样的话,呈现百花齐放的风格,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前儿童的兴趣点,及时指导他们艺术探索的方向,引导他们发散性地思考,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空间。

二、学前美术指导中开放性问题的具体实施路径

1.注重学前儿童绘画过程中的思想表达

在色彩的启发教育中,教师只需要提供最基础的红黄蓝,以及黑白,鼓励学前儿童通过不经意间的尝试,色彩的混合间,产生出更多更丰富的新的颜色,过程中学前儿童处于惊奇和探索的状态下,无形中自己领悟到颜色比例和色差,明暗度这些感性的知识。

对于初次使用美术颜料的学前儿童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过程的体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颜色怎样混合在一起的,添加多少水分如何控制颜料的浓稠度,比较成年人注重欣赏画面最终的效果,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这些过程的体验,显然更加带有创造性的愉悦。

教师在学前儿童进行这种创作体验的过程中,可适当插入开放性问题,比如这种颜色你看了会想到什么呢?或者,还能换成其他颜色吗?哪种颜色你觉得舒服,哪种颜色觉得不习惯?久而久之,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催生出学前儿童美术作品中激情与创造性的光芒。

教师适当的发问有助于延长学前儿童的探索周期,只需要保持他们兴趣的浓厚,教师要控制提问的数量,避免过多的干预,保护学前儿童在这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实验探索,让他们在运用颜料的过程中自如地相对自由地独立发现问题,然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元素穿插在问题提问中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在构图的过程中,其实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表达过程,绘画于他们,提供了情感的表达的出口。

笔者观察,学龄前儿童希望表现自我,期望得到关注,从他们的图画,可以表现出来,比如把自己设置在图画的中间未知,比例大于旁人,这就是学前儿童在表达自己与周遭人的关系的方式。

教师为了在学前教育中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除了强调绘画在学前儿童情绪表达的重要性之外,还要用绘声绘色的肢体与声音,来吸引学前儿童全心参与到绘画中。

教师要打开思路不断根据每个学前儿童的特点,转变教育模式,以便进行个性化指导。

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教师对学前儿童的绘画指导,为了激发其想象力,应用穿插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切记不能限制学前儿童要画什么不能画什么,先画后画什么,而应当遵循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具有故事性的特征,在学前儿童通过绘画表达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的过程中,从主题到布局到审美特征这些二维图画的探索的过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你看白云有好朋友吗,它的好朋友的样子和他有哪些不同之处?等等。学前儿童就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绘出白云的作品,会呈现出更多拟人化或者夸张的作品效果。

3.要尽可能地让学前儿童触摸到真实的艺术作品

在指导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让学前儿童能够看见,并触摸到真实的艺术作品。美术欣赏也可以用开放性的问题加以指导。如:“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这幅画的哪一部分?哪种颜色表现的物体更让你觉得温暖?说说你的理由。”对于立体作品的欣赏,可以质疑:“这件作品是由什么制成的?作品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他的主题是什么?那是要表达什么呢?你的理解来自于哪里?”等等。通常,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评述要比成人所理解的更为深刻。同伴们各行己见的艺术评论可以使学前儿童的思维更加发散。开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前儿童更仔细的观察艺术品,使学前儿童的观察力更为敏锐。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还会根据作品的主题来进行思考更加深入的问题。

三、结语

教师应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的引导,创设出各种新奇好玩的教学氛围,调动起学前儿童对美术绘画的兴趣,让学前儿童在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并处于愉悦的状态下,自动自发地参与到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中。

事实证明,教师把开放性的问题融入到学前美术教育中,是一个有效的教育策略,开放性的问题提供给学前儿童灵活自由地使用艺术材料的空间,对其探索艺术制作和艺术鉴赏的兴趣的引导起到积极的作用。

[1]王任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欧阳禾子.从图形走向发散思维的训练[D].江西师范大学,2004.

吴韧婕,学历:本科,现为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美术助讲,从事美术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开放性绘画美术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揭开面纱,审视三角形开放性试题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篇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