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戏剧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的当代价值
2016-07-12俞丽伟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100000
俞丽伟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100000)
莎士比亚戏剧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的当代价值
俞丽伟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100000)
今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的纪念年。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是世界艺术遗产,还是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经典书目和必读书目。莎剧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文本与剧场的密切关联、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三方面对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为学生创作、改编和表演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莎士比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现实主义;剧场;人类价值
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肩负着培养创作型人才的重任,而莎士比亚戏剧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经典书目和必读书目,是培养和提高剧作素养的基石。莎剧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文本与剧场的密切关联、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三方面对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读莎翁剧作,演莎翁剧作,成为提高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
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优秀的剧作家总能客观的审视社会现实,并通过剧作把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王国维精辟地阐释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一面与世相接,一面超然世外,即自理想之光明,知世间哀欢之无别,又立于理想界之绝顶,以静观人海之荣辱波澜。”1王国维的观点“突显了莎士比亚的创作具有“不同于‘主观的诗人’的鲜明的现实主义特性,而这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现实主义。”2莎士比亚经典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外国戏剧名篇导读课程”的必读剧目,学生通过研读莎翁剧作,学习莎士比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未来从事影视剧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凸显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他认为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其写作重点应放在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概而言之,莎士比亚剧作的现实性是将人物放在整个社会阶层中反映和推动事件发展,个人命运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时代的缩影。四大悲剧在复仇、虚伪、嫉妒、权欲主题的背后,折射出莎士比亚对复杂的社会背景的深切同情和关注。17世纪初,英国王权阶层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联盟垮塌;来自农村的“圈地运动”急速进行;詹姆斯一世治国无方、挥霍无度,国内局势日益恶化;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揭竿而起。在剧作与时代的关联上,透视宫廷政治斗争与现实人民的反抗斗争,圈地运动致使农民流离失所的悲惨遭遇。莎士比亚不仅在悲剧作品中关注社会现实,喜剧亦然。喜剧《威尼斯商人》的题材是商业资产阶级和高利贷者的矛盾。这部作品创作于16世纪末,莎士比亚敏锐地捕捉到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种族歧视,作者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虽然是一部讽刺性喜剧,但却赤裸裸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客观现实,直指问题的核心。
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他本人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莎士比亚具有多重角色,他担任过马夫、杂役;他愿意与社会各阶层交往,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达官显贵,积累社会经验。南安普顿伯爵、国王詹姆斯一世都与莎士比亚有密切交往并对其青睐有加;他是宫内大臣剧团和后来更名为国王供奉剧团的专职编剧;他的演员生涯也有声有色,“莎士比亚早年因扮演君主角色而闻名,贵族世界是他戏剧设计的核心”,3莎士比亚对高贵和优雅的角色,从来不吝惜笔墨;莎士比亚后来还当上了剧院股东。丰富的实践经历为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从莎翁本人现实生活的多重角色向作品的多重角色转换。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既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也有高高在上的王公贵族;语言可以为卑微贫贱下等人的俗人俗语,抑或诗意盎然、哲思泉涌的深奥古语。
从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丰富经历受到启发,高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坚持以内容为王,积累现实素材,并透过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专业教师设计陌生采访教学环节,被采访对象必须是自己不熟悉的人。学生观察和采访校园图书管理员、教师、同学、宿管、食堂人员、园丁、保安、医务室大夫等等,获得了大量一手素材。学生们惊讶地发现,每天在校园里工作的普普通通的人员身上竟然可以挖掘出许多精彩的故事。学生在校园里的多元体验和采访,观察不同人的语言特点、表达方式、价值观,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这些深入的思考转化为剧本写作,以深刻领悟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二、文本与剧场的密切关联
戏剧教育的误区之一是“忽视了戏剧的舞台特性,将戏剧的文学性直接等同于戏剧,使得戏剧专业的学生同中文专业学生并无二异”,4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戏剧专业的发展。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剧本创作不是孤立的文学创作,不以满足阅读需要为最终目标,它必须与剧场表演相表里,更倾向于满足大众观赏的需求。“莎士比亚勤奋地写了三十七个剧本,目标很明确,是为了供剧团演出之用,他关心的只是舞台上的成功;至于把剧本作为文学作品发表,供读者案头批阅,他似乎很少考虑过。”5为了舞台效果,他会根据演员的特长设计角色。“例如,在《无事生非》中设计巡丁道格勃雷一角,其部分用意便是让名噪一时的戏剧演员威廉•坎普尽量发挥插科打诨即兴表演的才能。”6因此,“剧场文本包含任何以完成表演为目标的文本蓝图”。7莎翁剧本既是鲜明的体现,其剧本和剧场的密切关联,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提高舞台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莎翁本人剧作的舞台性得益于剧场实践。16世纪末的英国,职业演员还没有出现,很多演员多由手工业者兼任。莎士比亚在剧院既是剧作家,也兼演员,他的剧作生涯几乎与演员生涯同步进行。莎士比亚常年在剧院浸润,获得丰富与宝贵的欧洲舞台实践经验。德国戏剧理论家巴尔梅提到欧洲的剧场传统,“一出戏的制作就是从剧本、歌本或是编舞概念进入到演出的过程。换句话说,文本被转化成不同物质基础的符号:声音、动作、服装、绘画、录像等等。”8当时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缺少复杂的舞台布景,因此莎翁对舞台的熟悉反映到剧本中,就是台词中隐含与舞台相关的提示。例如《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一场,勃那多说:“那边是谁?”弗兰西斯科回答道:“不,你先回答我。站住,告诉我你是什么人。”两个士兵相互认识,也能在舞台上看见彼此,但台词却表现为看不清对方,说明叙事时间设定为黑夜。勃那多说:“现在已经打过十二点钟,你去睡吧,弗兰西斯科。”弗兰西斯科说:“谢谢你来替换我。天冷得厉害,我心里也老大不舒服。”勃那多说:“你守在这儿,一切都很安静吗?”弗兰西斯科回答:“一只小老鼠也不见走动。”9这段台词暗示了更为细致的时空和人物关系,对话发生在深夜12点,两个士兵在岗亭换班,周遭环境十分寂静、寒冷。莎士比亚虽没有在次要文本中显著地标明舞台提示,但对话本身即形成了内在的语言布景,“即将莎士比亚剧本中诗意描述的段落,视为对伊丽莎白时代空旷舞台缺乏实际布景的一种补充。”10莎士比亚提供了幕场、角色、人物关系、角色上下场、台词、剧情和内在语言布景等信息,但关于具体舞台设计、音效、服装、化妆等方面还是留给制作团队和表演团队相当大的表现空间。将表演研究应用于戏剧文本解读的创始者是雷蒙•威廉斯,他在其力作《表演中的戏剧》总结道:戏剧中的文本与演出之间,根本没有固定的不变关系。11既文本可对应多样的演出形态。戏文专业教师需要通过艺术实践,了解制作团队在演出中运用的符号和策略,由原先的案头教学,走向更加多元的舞台实践,最终提高剧本创作水平,以完成表演为目标的文本蓝图。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引导下排演莎翁经典剧作属于“学院派戏剧”范畴。所谓“学院派戏剧”是以戏剧专业艺术院校以及专业团体为主体,以教学、学术研究为核心诉求的戏剧演出。12这类戏剧表演通常选择中外经典剧目,具有明确的、较高的学术追求,以教学汇报表演、戏剧比赛公演、学术研究演出为最终呈现方式。“学院派戏剧”具备较优越的制作条件,成体系的创作流程,而呈现更为突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鲜明的创作追求。13莎士比亚戏剧在国外戏剧学府中受到高度重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伯明翰大学的莎士比亚学院、美国朱丽亚艺术学院、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纽约大学惕西艺术学院、迈阿密大学戏剧系等知名学府均将莎士比亚戏剧作为学院派戏剧的经典研究剧目和学术表演剧目。国内高校在培养编剧人才时,戏文教师与表演教师通力合作,实现莎士比亚剧本与舞台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戏文教师先指导学生进行莎士比亚剧本阅读并做出详细的读书笔记,包括剧情梗概、各幕梗概、人物简介、人物关系图、情节分析、语言特点、舞台提示等。戏文学生开设有一学年的表演课,专业表演教师指导排练,初排结束后,表演教师邀请戏文教师对莎士比亚的剧目表演再次提出修改意见,力求完善传达出莎士比亚的创作主旨。戏文系与表演系共用舞美道具间和服装化妆间,日常排练有排练厅,汇报演出有黑匣子实验小剧场,大型演出有学校镜框式舞台的大礼堂和综合剧场。在美国的许多大学有一年一度的戏剧演出季,“莎士比亚等戏剧大师的作品更是几乎每个演出季都会上演”。14笔者所在的戏剧学院也在每年一届的文学常识大赛和剧本大赛中公演莎士比亚剧目,极大提高了戏文学生的学习热情。演出后师生总结剧本阅读和演出经验,加深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和舞台阐释。
表演教师、戏文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将文本语言符号转化成舞台语言符号,这无疑对专业教师是一次自我的提升。布鲁纳强调知识的转化,是通过新知识进一步分析和概括,从而使认知结构中演绎出新内容的过程。15《哈姆雷特》是戏文教学中排演最多的莎翁剧作。莎士比亚设置多线情节烘托人物,哈姆雷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条复仇线,却因为性格和时机采用了不同的复仇方式。教师指导学生多线情节在不同场景舞美创意与设计,各类灯光效果的反复尝试与推敲,演员服装与舞台表现的契合度,如何完成场面调度、舞台监督等。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专业理论教学的深化,使今后的戏文教学更有针对性。而学生通过舞台实践不仅深入领会莎剧内涵,提高写作水平,还有机会参与到演员招募、排练、宣传、演出等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从案头到场上的全程实践。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看到自己导演的《哈姆雷特》搬上舞台,增强了成就感和荣誉感,也深刻领悟莎士比亚在生活化和贴近角色方面的高超技巧。导演、演员在排演剧本并进行二度创作时也带给戏文学生们鲜活的灵感。例如《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哈姆雷特、雷欧提斯、国王、王后由内心斗争直接转化为决斗对抗,在层层对抗中,真相大白于天下。戏文学生参与排练过程中,如何选择服装和化妆,如何呈现王室礼节,如何击剑对抗,都查阅了大量资料,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创作思考和人物定位,也把随时闪现的灵感和好的建议补充进剧本,这一过程正符合布鲁纳提到学习过程应使认知结构中演绎出新内容的过程。
舞台还加深了对莎士比亚剧本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莎士比亚时代的戏剧艺术,最主要的手段是言辞,要吸引住观众不去别家戏院,你的台词就必须精彩。”16莎士比亚戏剧的一大贡献是英语词汇的创新。创新是艺术活的生命。他善于遣词造句,赋予了词汇新的内涵和词性;他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如双关语、拟人、比喻等使他的剧作语言富于变化,生机勃勃。台词写作练习中,学生揣摩莎士比亚剧作人物的语言,模仿各种语言写作技巧。学生在排练莎翁剧本之时,对语言词汇和修辞手法的领悟要远远高于仅仅阅读剧本的学习效果。学生排练过程中需要熟悉台词、分析台词、背诵台词,把握人物性格和剧情,特别是一些潜台词,还力求惟妙惟肖地在语气、声调、节奏、行动上表演出来。显然,经过舞台的转化过程,学生充分的体会莎士比亚语言的艺术魅力。
三、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
美国大学戏剧教育的传统派主张,“大学戏剧对自己、对学生、对观众都有责任,要通过戏剧来发现和呈现出普遍的人类经验、情绪和思想,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和观众熟悉我们自古希腊以来的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经典戏剧遗产。”17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艺术的高度。其中,人文精神是莎翁戏剧生命力的内核。鲁迅非常认同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他在《科学史教篇》提到 “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瑞(即牛顿)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即莎士比亚)……凡此者,皆所以至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18鲁迅借由莎士比亚戏剧提到当今科学技术固然重要,但也不应偏废人文精神,人格健全对现代文明非常必要。莎翁戏剧所包含的人文精神是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爱与责任、权力欲望、复仇嫉妒等。人文精神使莎翁戏剧可以超越时间,跨域国界,历经400年,在世界各地的大学、剧院常演不衰,历久弥新,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如何将莎士比亚戏剧的人文精神内化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创作素养,是戏剧教育值得思考的话题。目前尝试有三条途径,一是以研读剧本领悟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内核;二是以团队合作发挥人文精神的社会权利;三是以表演实践延伸人文精神的创作。
研读剧本领悟莎士比亚人文精神的内核。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大二开设“外国戏剧史”“外国经典剧作导读”课程。莎翁剧作是必读书目和精读书目,因此阅读莎剧和撰写读书笔记成为课程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讨论、读书笔记,使学生领悟莎翁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关照。例如《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王子本是一个天真、热情,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天之骄子,心中充满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面对父王被杀的事实,他坚定地走上复仇之路。无奈宫廷斗争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他多次内心挣扎,最终在犹豫与反抗中完成替父报仇的夙愿,自己也遭遇戕害的生命悲歌;《罗密欧与朱丽叶》正面表现相爱的青年男女痛恨自己的家族姓氏,反对世仇家族的迫害,勇敢追求爱情。莎翁作品传递出爱的真谛、责任意识、自由的追求等彰显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所显现出来的共通的人文精神。即便学生还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读书笔记大赛、文学常识大赛等实践使学生感悟莎士比亚戏剧的思想魅力,明确只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作品才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团队合作发挥人文精神的社会权利。戏剧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由此,团队合作十分重要。莎士比亚在剧团工作多年,他与剧院的服装师、道具师、抄剧本工、提台词人、乐师、演员保持密切的交往和合作。伊丽莎白时代的演员并不固定为某剧院工作,他们的工作常常具有流动性。但是莎士比亚所属的剧院,一些知名演员因与莎士比亚保持良好的合作,则常驻剧院,固定表演莎翁剧作。当前影视剧本写作也应借鉴莎士比亚的团队意识,建立团队合作机制。电视剧、栏目剧少则十几集,多则六、七十集,动画片动辄上百集,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常常是由剧本统筹带领编剧团队合作完成。因此学校阶段应有意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教师方面,需要合作分工,如担任总策划、编剧指导等;学生团队也要明确分工,策划、分集大纲、分集剧本等落实到人。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讨论剧本,头脑风暴,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为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教室、咖啡馆、食堂,都可以成为师生们侃侃而谈的场所。教师尽量不过多干涉,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思想,为剧情的设置打下很好的铺垫,也锻炼了学生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团队实践和头脑风暴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发挥,也相互借鉴和学习,还加强了团队凝聚力,师生关系在和谐、共进的氛围中得到了升华。“很少有戏剧项目是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每一个承担独立项目的学生都面临着如何联系其他专业的学生以建立一个团队的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对戏剧艺术的各个专业也都有相当的理解。”19所以在外部合作中,编剧团队还要适应与表演团队、舞美团队、摄影团队、音响团队的合作,大家优势互补,各取所长。参与项目的团队有一个共识:就是项目让参与人找到了目标感,在目标感的基础上建立起责任感和使命感,剧本付梓和艺术演出又让大家增强了成就感。
表演实践延伸人文精神的创作。戏文专业学生预想抓住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体验剧本与剧场相结合的巨大魅力,最佳的途径非表演莫属。表演实践是戏文专业人文精神内化的延伸,将作品的精神主旨转化为自身的身体行动,由内向外融会人文精神的内涵,较之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来更有代入感。当代,身体作为表现的手段已经是全球戏剧表导演艺术家所通用的。20戏文专业学生正在尝试运用身体语言表现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理想的表演是通过身体的行动来表现对形而上的表达,理想的戏剧是通过可视的表达创造出一个不可视的世界。”21
莎士比亚戏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贡献,经过400年的历程,也成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文本和实践源泉。面对当下高素质编剧人才奇缺的现状,借鉴莎士比亚戏剧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挖掘文本与剧场的关联,人类价值的共性关照,促进高校编剧人才主体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王国维.《莎士比传》.《王国维文集》第3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392.
2.孙伟昉.《接受与流变——莎士比亚在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2011(5):154.
3.Joker.《戏如人生的莎士比亚》.电影世界,2014(6):109.
4.郭海洋.《“艺考”背景下的中美戏剧教育之思》.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9):113.
5.方平.《莎士比亚的再认识》.上海戏剧,1986(3):5.
6.陆谷孙.《让书斋与舞台沟通——关于莎剧表演和研究的一点感想》.上海戏剧,1986(3):4.
7.克里斯多夫•巴尔梅,耿一伟译.《剑桥剧场研究入门》.书林出版社,2010:143.
8.同上,第136页.
9.莎士比亚,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5卷)》.译林出版社,1998:279.
10.克里斯多夫•巴尔梅,耿一伟译.《剑桥剧场研究入门》.书林出版社,2010:140.
11.同上,第140页.
12.孙大庆.《方兴未艾的“学院派戏剧”——观两届亚洲戏剧院校大学生戏剧节有感》.艺术评论,2011(10):50.
13.同上,第51页.
14.邢建军.《美国戏剧高等教育考察记》.戏剧,2003(4):93.
15.刘奇志.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教学研究,2004(5):378.
16.Joker.《戏如人生的莎士比亚》.电影世界,2014(6):111.
17.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戏剧艺术,2004(1):20.
18.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第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
19.孙惠柱.《高等戏剧教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前景》.戏剧艺术 ,2004(1):22.
20.姜若瑜,陈刚.《尤金•尤奈斯库戏剧表演工作室纪略》.戏剧, 2010(3):148.
21.Dymphna Callery,Through the Body,Nick Hern Books Limited,2001.
徐彩霞,宋丽云.大学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以《奥赛罗》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2).
俞丽伟,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学历:2014级戏剧戏曲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