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江南特色文化发展的景观设计教学探索
2016-07-12马建梅常熟理工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215500
马建梅 蒋 励 (常熟理工学院 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215500)
基于江南特色文化发展的景观设计教学探索
马建梅 蒋 励 (常熟理工学院 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215500)
随着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于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和表达,景观设计教学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内涵和文化诠释的创造性能力。以江南特色文化为主要研究点,结合文化设计的特点,通过“文化感知、文化创想、文化设计”培养具有文化感知力和表达力的景观设计应用型人才。
江南特色文化;景观设计;教学改革
课题来源:常熟理工学院2014年教学团队培育立项项目,环境设计专业“设计策划能力”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编号:jxnh2014112。
景观设计不仅是技术上的建设,更是艺术和文化情感上的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对于地域特色文化的保护和表达,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满足人们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突破以往采用技术手段创造审美价值的界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内涵和文化诠释的创造性能力,培养具有文化感知力和表达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教学探索背景
常熟理工学院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发展,在十几年的教学改革和内涵提升的基础上明确了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确定了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所在地苏州位于江南地区,自古以来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内涵深厚,无论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优势。其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在教学中提出了“结合特色文化、提升特色教育、培养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改革思路。以江南特色文化为主要研究点,融入到“项目化”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具有文化思维的专业性、特色性、应用型人才。
二、特色文化与景观设计教学
结合地域特色,将“特色文化发展”概念融入到景观设计教学中,以特色文化作为课程主线、明确研究内涵,对教学的提升、人才的培养和行业及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增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连续性,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2)丰富课程设计的内涵,激发师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自主地学习、交流和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从而扩大专业教学的广度1。(3)明确了教师教学引导和学生设计研究的目标和主题内涵,不断加强专业教学的深度。(4)融入地方特色,使人才培养与地方市场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提高与地方市场需求的衔接,促进人才的就业。(5)激励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认知、传承地域特色文化,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精神文明建设。2
三、基于江南特色文化发展的景观设计教学探索
1.江南特色文化
江南文化是指在江南地域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呈现出民族性与多元性、原生性与独特性、融合性与变异性、边缘性与开放性的特征。包括了山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长三角经济文化等文化类型,呈现了该区域特有的环境、历史、民族、经济等多方面社会特征。
2.引入“江南特色文化发展”概念进行景观设计教学
将文化引入景观设计,不仅是简单的物质传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述和情感的依恋。因此,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江南特色文化发展”的概念,不仅仅是简单的在练习中要求进行特色风格的具体设计。而是要结合文化设计的特点,使学生与江南特色文化从“感知、创想和设计”过程中达到对文化的“相知、相识、相恋”,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设计能力。
(1)文化感知:结合具体教学项目设计,将“江南特色文化”作为项目设计研究方向,通过“师生实地感受”“教师课堂讲授”“学生主动研究”等方法引导进行感知学习。“师生实地感受”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一些特征明确、形式多样、氛围完整的特色文化基地,如苏州园林、地方博物馆、传统历史街区等,进行实地行走考察。使学生从环境中去观察、发现文化元素,从情感上去感受、融入文化故事。“讲师课堂教授”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引导学生对江南特色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形式、表现特征等知识进行系统的认知学习。“学生主动研究”是通过之前对于江南特色文化的感受和学习,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点确定具体研究点进行自主深化了解学习,再从研究点扩展到知识面,达到对于文化内涵及理念的融通理解。
(2)文化创想: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奇思妙想”的文化创意。结合之前的文化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通过专业的“直线思维、循环思维、发散思维”将具体的文化研究点进行不同的思维联想,寻找既有相关性又突破具体现状限制的文化创想内容。具体内容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图形推演”表达,注重推演过程的表达和思维发散的多元化和表达的多形式化,弱化联想成果的具体功能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对于江南特色文化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形式层面,而是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心理进行创新联想,从中提炼出更多、更新、更能打动人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创新点。
(3)文化设计:从文化创想的学习成果中寻找设计思维线路,提取设计概念,并将概念进行设计转化,这个阶段也叫做转译设计,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3将文化创想获得的内容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选择,确定出一条最合适的设计思维线路,明确整个设计的主题、文化等理念性内容。并对相关的创想图形进行符合具体景观设计需求的“设计表达”,确定文化表达的具体形式。再结合具体基地空间,将设计形式和文化符号承载于地形、山石、植物、水体具体要素中,进行具体的景观项目实践设计,完成文化概念在景观设计项目中的具体实现。
四、 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特色文化发展”概念,在认知和感知中平衡设计文化中不同的思维模式,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并在继承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勇于解读、创新文化,提高景观专业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文化感知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培养地方性专业人才,是景观设计教学发展的新方向。
注释:
1.程驰. “乡土景观”概念在景观设计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以“新农村”景观设计课题实践为例[J].艺术教育,2012(6):145.
2.马建梅.“地域景观”概念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104-105.
3.刘显成 匡斌权. 基于迁移•顿悟理论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索——以景观设计课程为例[J].装饰,2011(9):94-95.
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融入苏南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以景观设计教学为例,项目编号:2013SJD7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