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艺术”的摄影
——浅谈摄影中的“视觉设计”

2016-07-12魏泰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25300

大众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画意景物绘画

周 明 魏泰祥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225300)

作为“艺术”的摄影
——浅谈摄影中的“视觉设计”

周 明 魏泰祥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225300)

摄影术诞生之初只不过是一种保存影像的工具,然而这种有“画框”的影像不久就显示出它的“艺术”潜力。人们看到了影像的“双重”性:既有能纪录影像的“物理”性,也有能创作影像的“艺术”性。在摄影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中,摄影始终向“艺术”靠拢,从“仿画”开始,到摆脱绘画回归摄影本体的“自然”美,最后找到摄影自己的“途径”来获得影像的视觉美(或张力)——对摄影“画框”内的具象与“抽象”视觉元素进行安排设计,使之成为“艺术”摄影。

摄影;视觉设计;视觉元素;抽象;具象

一、摄影的“绘画”渊源

1839年8月,法国公布了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发明,即“摄影术”。发明者达盖尔是一名布景画家,他发明所用的主要工具就是暗箱——一种绘画写生用的辅助工具,这预示着摄影与绘画“天然”的联系。而摄影从诞生到发展的近一百八十年中一直与绘画互影响、推动着。

早在银版摄影时代,就有一批被照相馆抢了饭碗的肖像画家改用摄影来谋生,结果出现了“艺术”肖像摄影师,由此画家的素养、构图的方式被带进了摄影。

当时照相馆给客户的银版肖像照被装在精致的小画框里,就像一幅袖珍的“画像”;而到了湿版摄影时代,画家雷兰德直接用摄影来作了一幅“画”,这幅摄影“画”上的各个人物是事先穿好“服装”、摆好“姿势”分别拍摄,最后将这些人物拼贴为一张完整的“画作”(即“仿画”摄影),当时的英国女王在展览上看到此“画”,惊叹其视觉的精致、完美而将它收藏。

在其后的一百多年中,“画意”摄影的道路上一直不乏追随者。他们以各种方式来创作“摄影画”,追求其“视觉”上的完美性。当然这种“创作”也涉及传统绘画的叙事“主题”,比如雷兰德这幅《人生之路》,就是一个关于教化的寓言故事,它劝导年轻人向善勤勉,不要享乐奢靡。这幅摄影的“构图”明显参考了古典绘画大师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种“参考”其实是传承了绘画构图法的精髓,所以该作品获得了远胜一般“纪录性”照片的视觉完美性,使人对摄影的“艺术”潜力大为惊叹,雷兰德也因之声誉鹊起。

从某种角度来说,摄影确实算一种“画”。因为它也有“画框”,需要“构图经营”。不论是雷兰德这种古典油画式的“摄影”,还是郎静山那种山水画式的“摄影”,都说明了“构图经营”的重要性及有效性。这些来自传统艺术的视觉营养浇灌了摄影“艺术”,使摄影的“视觉性”大大提升,甚至在今天超越了绘画的美。不论今天的沙龙摄影展还是影楼写真里,都能看到“画意”摄影的身影。

“画意”摄影除了在人物造型、景物布局上的“视觉设计”,还可以在“媒介”上“仿画”(像是“画”出来的)。比如德马希通过“树胶洗像法”这种特殊工艺,使照片看上去就像一幅印象派的绘画。这些做法的目的其实是让摄影远离客体(被摄对象)的原态,而变成“艺术”含量更多、视觉上更完美的“画”。当然,以“仿画”来提升摄影的艺术性的代价是牺牲了摄影“本体”的美。

摄影是一种容易“沉沦”于简单纪录的媒介,影像的“创作”者们一直对此保持“警惕”,他们希望摄影成为“艺术”,所以试图向绘画等艺术学习借鉴,反之,摄影的视觉特性也影响着绘画,因此摄影与绘画保持了一种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摆脱的关系。

由于摄影强大的写实功能驱使绘画走向“意象”“抽象”之路,而绘画的这种改变又被摄影引进,在这个“具象”媒介中学会了“抽象”的视觉安排。这一艺术“进化”史由绘画与摄影这两种“天性”不同的媒介共同推动着从“古典”“具象”走向了“现代”“意象”和“抽象”,加之现代视觉科学的进展,使今天的绘画和摄影都能够自觉地运用视觉元素和视觉设计,达到形式上的完美或张力。并且,无论在细致的具象领域或是在简约的抽象范围,摄影都各具优势、如鱼得水。

二、摄影中的抽象元素与“视觉设计”

“古典”的画意摄影是以具象的“景物”(人物和环境)安排来“叙事”和营造“画意”的。随着摄影术的出现和新艺术思潮的影响,现代艺术已经从具象标准中摆脱出来,抽象构成元素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景物本身”的重要性及作品的“叙事”功能退居其次,由作品画面或影像所引发的视觉感受或心理体验(情绪或氛围)被看成创作或拍摄的要旨。

平面设计作为美术的一个分支,其主要“创作”手段就是对画面上“抽象”视觉元素的安排。平面设计的“原理”其实是一些“视觉图式”的归纳总结,它在传统构图法则之外更多关注了“抽象”视觉元素的安排(即“构成”原理)。

这些原理也适用于“现代”摄影。像“影调”“线”“点”“形”“质感”这些平面设计的概念,已经成为摄影构图技巧中的常用名词。而这些概念在“新即物”和“纯粹派”摄影出现之前是未受重视的,经由伦格帕奇、勃罗斯菲尔德、威斯顿甚至蒙卡西、布列松这样的摄影家,这些视觉元素和“设计”才得以在摄影“画面”里呈现出来,使摄影从仅靠“仿画”来达到“视觉完美”的创作方法中解脱出来,回归摄影媒介“自身”的美。这些在今天看来轻而易举、顺理成章的拍摄理念和“技巧”,在当时来说却需要非常的勇气和艺术敏感。

这些“平凡”的题材用古典、画意的艺术标准来看,是不能构成摄影“作品”的,但是它们却另辟蹊径地完成了摄影的“视觉设计”——凭借对抽象视觉元素的安排达成了摄影的美感和“意味”。所以“纯粹派”摄影也可以称作“纯粹视觉”派摄影,因为它更关注影像“视觉”,而不是“景物”本身。

蒙卡西和布列松是更好的途径,他们貌似在“抓拍”有人物的“生活场景”,并且是作为“纪实”的经典而被称颂。然而这些摄影其实暗含另外一个重要“支点”——即“视觉设计”,如下面两幅作品中的形状、影调和线条等“元素”的安排。

可以说随处而在的“生活场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是否存在“视觉结构”。当然,这种结构是“潜在”的,需要摄影者的经验和敏锐来捕获。所以,从某个角度而言,布列松著名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论其实是基于视觉“设计”的,他试图找到“题材”在“画框”内视觉完美的那一刻。可以说这些摄影名作如果抽去了“视觉设计”这个支点,作品的“价值”立刻会荡然无存。

值得一提的是,蒙卡西和布列松的这种拍摄方式,摆脱了“虚构”的“画意”,完全以摄影本体自身的媒介潜力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这种既有“景物”价值又有“视觉”构成的影像应该是摄影的最高境界。因为它在找到视觉形式的同时,也给“真实存在”的时空涂上了“香料”,使它成了永恒的“木乃伊”(安德烈•巴赞语),这种影像的文献价值将会与日俱增。

当然,也有一些“摄影”家,对“原景物”和“摄影媒介”自身的美都不关注,他们只想通过感光影像达成某种视觉“表达”,以至于“不择手段”:也许他会对“底片”(或COMS)进行多次曝光;也许他根本不使用镜头而直接“获取”影像……这些“摄影”家只是把相机或“底片”当成创作影像“视觉形式”的“工具”,尽管从“视觉设计”角度来说,这种影像“作品”也许更为“纯粹”。

三、摄影如何成为“艺术”?

今天,手机的普及已经使拍照成为大众的日常活动,各种型号的单反、微单也随处可见,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影像产生。然而这些影像的“价值”却大不相同,差别来自两个方面:照片的“景物内容”与“视觉形式”。对“摄影”(不是“照片”)来说,“视觉形式”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任何一幅照片,如果有了“视觉形式”,即使缺少景物“重量”的支撑,它还可能是一幅“摄影”;而缺少了“视觉形式”,再好的“原景物”也不能使“照片”成为“摄影”作品。

因此,要想使摄影成为“艺术”,首先要懂得摄影的“视觉设计”方法,从“具象”景物的安排到“抽象”元素的构成都要有所考虑。拍摄者需要从经典绘画的人物造型、布局手法中获取“营养”;还需要从平面设计中学会“抽象”视觉元素的“构成”,观摩各种绘画、设计、摄影作品中的成功“图式”,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视觉素养与敏感,从而对不同的题材和现场作出正确的反应,捕获到有“视觉价值”的影像。

当然,由于拍摄的风格样式不同,我们所要调动的“视觉手段”也有所区别。在有些摄影中,更需要注意人物的姿态造型、表情、构图呼应关系等;在另一些摄影中,我们要更注意光影的构成、点线形的安排、节奏和韵律、色彩和色调。当然,有时还要考虑景物本身的“价值”优势;影像的意境和哲理;个人的风格元素以及影像语言“表达”。但这一切都是以有“视觉设计”和“视觉构成”的“影像”为前提,离开了影像的“视觉价值”,它们就不能叫“摄影”,只能称“照片”,它所承载的一切——纪录、表达、哲理都成了空中楼阁,失去支撑。

由摄影的三大功能——纪录、造型、“表达”所衍生的摄影支流和风格样式不可胜数,涉及商业摄影、纪实摄影、观念摄影等各个领域,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视觉元素及其“设计”的意识,是每个“摄影”创作者都应该具备的,在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之前,“视觉的”积淀和思考就已经启动。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影像就是“意象”(或景象与意象的“复合物”),它包涵了摄影者对“题材”的视觉思考、价值评判及影像语言的调用。而“视觉思考”始终是应该放在首位的,没有“视觉结构”的照片,永远不会是作为“艺术”的摄影。

四、结语

摄影是一个“魔瓶”,无边的自然和人工景象给它提供了无穷的魔力,而影像的“视觉性”是这个“魔瓶”的瓶塞。一旦拍摄者打开了“视觉性”这个瓶塞,他的影像将呈现出巨大的威力。摄影影像如今在视觉领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绘画,它已经成为艺术创作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视觉性”能使“摄影”从“照片”的海洋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艺术性”的影像作品。

[1]伊安•杰夫里.摄影简史[M].三联书店(出版),2002.

[2]顾铮.国外后现代摄影[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3]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5]安娜•霍伊.摄影圣典[M].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

周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摄影、影视。

魏泰祥,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摄影。

猜你喜欢

画意景物绘画
刘少民
王澍建筑作品中的传统水墨“画意”表达
四时景物皆成趣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写好家乡的景物
妹妹,别把我惹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