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届的门户是非

2016-07-12河北省群众艺术馆05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叶天士求教主教

马 洁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050000)



舞蹈届的门户是非

马洁(河北省群众艺术馆050000)

“门户”一词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指派别。自古至今,文化领域中的各种流派可谓纷呈繁杂。每一行当都有若干分支,这些分支的创建者,是以其对该行当富有新意的理解并将其付诸实践,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便是流派,亦称门户,其学术观点即是“门户之见”。

应该说,学术界门户林立是事务发展的客观规律,门户林立形成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带来了百花齐放。因此“门户之见乃知;二论相定,是非乃见。”(东汉·王充)门户之间的论争,导致“利”者生存,“钝”者汰出。

但是,当前“门户之见”之所以沦落成为象征狭隘、保守的贬义词,是因为门户之间,不愿融合互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如今的“门户之见”正如水可载舟亦可复舟一样:处理得当,相互切”对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两刃相割,利钝磋,成果共享,彼此均可获得新的生机;处理不当,互不买账,壁垒森严,则会导致门户的僵化枯竭。有例为证:

在我国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江苏苏州有两位名医,一位叫叶天士(1667—1746),另一位叫薛雪(1681—1770),两人同在一条街上行医。据传:薛雪为一更夫看病,诊脉之后说:“病入膏肓,不能治了”。但当更夫找到叶天士时,叶说可治,开方服药,居然治愈。薛雪闻讯极为不快,觉得丢了面子,便在自家门前立一招牌:上写“名医薛雪专治叶天士不治之症。”此举激怒了叶天士,从此两人视若仇敌,互不往来。后来,叶天士母病,叶开数方均不见效,薛雪得知后对人说,白虎汤对此病有效,叶闻后试之,果然治愈,由此悟出了门户之间各有短长的道理,便亲登薛门拜访求教,从此两人尽释前嫌,相互切磋,交流的结果使双方在学术上各有建树,薛雪的专着《湿热篇》与叶天士的专着《温热篇》均被人汇总合刊名为《三家医案合刻》。(另一家是名医谬遵义)

舞蹈教学领域可以说是门户林立,门户之间切磋合作者有之,水火不容者亦有之。有人说,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理更远,舞蹈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成功与失败,门户之间都会有截然不同的反映。学生获奖主教教师认为是自己教学方法得当,而否定者则认为是碰上了好学生;学生止步不前主教教师归咎于学生理解能力不好,否定者则认为是教师能力不强,误人子弟。其实客观地讲,凡是称职的舞蹈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成功的范例,也都不可避免地有过失败的记录,只不过是名家教学的成才率较高罢了。

门户之争的受害者是学生,他们在夹缝中备受煎熬,“从一而终”的桎梏严重堵塞了学生广泛求知的途径。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能否做到宽容大度,要知道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全能的舞蹈教师,即使是大师级的声乐教师也会有自己不擅长的薄弱环节,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往往能弥补大师的欠缺,这就叫“丈有所短,尺有所长”,学生在“丈”里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必然要向“尺”去求教,你能管得住吗?堵不如疏,开明的舞蹈教师,当看到自己苦心培育的学生羽毛渐丰欲展翅飞翔之际,敢于对学生坦诚相告:由于自己的不足,导致学生某些方面尚有缺欠,建议甚至亲自推荐学生去向某某教师继续求教。豁达之举,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与负责,是在学生成才之路上的又一次助推。而学生获此“恩准”,实现了敢想不敢说的愿望,更会对教师肃然起敬,“恩师”永存心中。

说句笑谈,在自然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将各俱优势不同种属的物种杂交,产生的后代会集前者之特长而优于前者。同样,在学术上如果门户与门户广泛联姻,那幺,门人的学识水平肯定会更加厚实,反之,如果关起门来搞近亲繁殖,其后代的生机必然会越来越贫弱,最终有可能无声无息地消亡。

但是,学生在初学阶段,要踏踏实实地打实践证明,凡是有成就的舞蹈家都是集多种门户之优势于一身,其途径归纳起来有二:一是在立足于本门庭的前提下,敢于突破门户,从师多人,取各门户之精华;二是不换门庭,但敢于善于博采左邻右舍甚至敌对门户之特长,经消化吸收后为己所用。上述两种方法的成才途径,先人总结为“熔百家为一炉,出吾体于众匠”。

好基础,切不可朝三暮四,专心致志地从主教教师那里汲取营养,待学业期满,有了辨别是非能力之后,方可云游四海,遍访天下名师,在旁征博引中大踏步地前进。

猜你喜欢

叶天士求教主教
不会祷告的土著人
梦游
叶天士棋子治病
中世纪英格兰主教档案及其史料价值
叶天士巧借蚊叮治天花
叶天士拜师谦学
医学家叶天士治贫
不耻下问
巧布阵拜师
抽烟与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