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冈乐舞的舞蹈形态
2016-07-12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030006
李 乐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030006)
浅析云冈乐舞的舞蹈形态
李乐(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030006)
摘要:本文针对云冈石窟中的舞蹈形象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对乐舞伎的身体姿态、动作造型进行细致的分析,最终希望能将石窟中这些鲜明生动的雕塑形象“复制”到生活中并在舞台上呈现出来,使得云冈石窟的文化特色不仅仅停留在岩石上,更能通过舞蹈载体的艺术形式进行传播,使其得以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关键词:乐舞;形态;敦煌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存在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战乱,社会动荡,各民族之交往繁密。而自汉代东传、魏晋兴起的佛教,此时异常受到推崇。由此产生了佛教乐舞艺术,并融合了各民族优秀的乐舞流派。幸存于今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始凿于公元五世纪中叶,是北魏王室弘扬佛教的产物,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乐舞制度,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更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舞蹈等珍贵的历史资料。石窟中大多数都是北魏时期的原雕,也有后世补刻补绘的乐舞雕塑。这些雕塑大多表现于佛界的乐舞盛世,偶然也表现于人间的俗乐场面。那么,佛教石窟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乐舞表演的场面呢?大概有五点:一是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二是佛教中表演乐舞的乾闼婆和紧那罗具有护法的作用;三、娱佛,为诸天作乐;四、颂佛;五、供养。这些在《法华经》中均有记载。
云冈石窟中有许多造型独特的舞蹈形象,既富时代特征,又具民族特色。早期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的优秀精华;中期汉化趋势发展迅速,雕刻形象更加精细华丽;晚期雕塑形象则清新典雅,飘逸洒脱。不同时期的雕塑形象反应了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状况,不仅让我们在石窟中惊叹雕塑艺术的魅力,更让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所了解。
一、受佛教文化影响的舞蹈形态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室弘扬佛教的产物,飞天作为佛教藏经中多次提及的神仙形象,其雕像大量的出现在云冈石窟的岩壁上。飞天形象是云冈乐舞的艺术升华,也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石窟中的飞天形象,上身成迎风而上之势,挺胸、塌腰,微拧身,稍低头;双腿多以前曲后直、前曲后曲,或双腿都直的姿态出现。这些舞蹈姿态,正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双飞燕、吸腿跳、倒踢等动作,至今仍用于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中。这些飞天舞伎有徒手舞,也有道具舞,姿态性都很强。他们所用道具最常见的便是绸带,即上身缠绕着绸带表现一系列的舞蹈姿态。这种形式的舞蹈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飘带舞,又称“绸舞”,是汉民族古老的传统舞蹈,西汉时已盛行,多见于汉画像砖。而云冈石窟中所谓的飘带舞,突出表现的是绸带的舞动,即舞者表现飞天时飘带的一种状态。飘带舒缓轻柔,舞姿飘逸柔美,这样的飞天形象给人以神情幽雅的感受。有以莲花为道具,手姿呈捧托式,右腿向后扬起,显示出一种柔美飘逸的洒脱感;也有手持璎珞者,右臂上举,右腿高吸纵跃,显示出一种向上的力度感。云冈石窟的飞天舞伎中,舞蹈形象或充满阳刚之气,充满力量,尽显健舞的风格特色;或轻盈飘逸,身材柔婉,尽显软舞的动作特点。不同风格特色舞蹈形态的出现,正是北魏时期各民族乐舞艺术大融合的真实写照。
二、受民族文化影响的舞蹈形态
云冈石窟中出现的双人舞形象大多为健舞即武舞的形态特征,这样的舞蹈姿态的出现主要是受鲜卑族的影响。鲜卑民族崇尚武力,其歌舞内容多言武事,如流传甚广的《真人代歌》,中多是歌颂草原健儿的尚武精神和英雄主义。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健硕的体格以及奋勇向前的气魄才能让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立足生存。鲜卑拓跋这种尚武的衷情,在云冈石窟的舞技形象中充分的体现出来:某窟的双人舞伎形象,发式作剃发形和逆发形,体格健硕,高大勇猛,斜拧身,叉腰,出胯相对,神情坚定,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特色;也有逆发形舞者或托掌吸腿、或回首反击,姿态劲健古拙,皆为杀缚之势,有向前冲锋的劲头,弯曲的肢体尽显其身体的强壮以及僵意,暗含着鲜卑民族自我保护的坚定,以及人民骁勇善战、团结忠厚的民族精神,透示出强烈的生命意蕴。这些对弈搏击的雕刻形象,便是对鲜卑人尚武精神的一种抒放。云冈石窟中鲜卑民族舞蹈形象的出现,充分展现了北魏时期各民族来往密切,积极的文化交流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使云冈石窟的雕塑艺术有了少数民族独特形象的丰富和增色。
然而云冈石窟中的舞蹈形象不仅受鲜卑民族的影响,同时也受其他各民族的影响,是融合了多民族风格特色的乐舞形象。如16窟中就有这样的雕塑形象,舞者上身袒裸,叉手冲胯,下著贴体大裙,头部相向偏移,两种对抗的力量,使整个弯曲的形体线条更加凸显夸大,形态越发劲健挺秀,内在的韵律与外在的造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近似于三道弯式的形态特征,体现了犍陀罗造型艺术的典型特色,即当今西北印度一代。再如第6窟窟内天宫伎乐的雕塑中,舞者婀娜多姿,轻盈柔婉,舞姿婉约。徐养沅在《律吕臆说》这样写道:“清歌妙舞,多出西凉”。柔和、优美、安徐、闲雅,是西凉乐的风格与特色之一。这样的舞蹈姿态与同窟另一举止夸张、充满力量的龟兹弹指舞伎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些舞蹈形象的观察可以分析出,云冈石窟中的舞蹈形象多姿多彩,丰富万千。万水千山传入中原地区的佛教,各民族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以及北魏王室的包容万象的态度,都让云冈石窟崇高的艺术价值变成了可能。
三、受世俗文化影响的舞蹈形态
通过对石窟中雕塑形象的观察不难发现,晚期石窟则开始出现反映民间现实生活题材的世俗舞蹈形象。正是由于佛教艺术的中国化、世俗化,使得石窟艺术开始走向世俗化的发展方向。如第38窟的伎乐图中就出现了表演“鸟飞”“倒挂”等高难度、技巧性动作的伎人,这就意味着民间的杂技艺术已融入到佛教乐舞中去。在此之前,石窟的舞蹈形象主要深受西域各民族乐舞文化的影响,这仍属于宫廷乐舞的一部分。而此时民间艺术的出现,充分说明云冈石窟建造的后期多由民间商人支持修建,才能将民间的世俗艺术带到洞窟中去,这为民间乐舞文化的保留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对云冈乐舞的舞蹈形态进行细致分析,是云冈乐舞走进大学课堂重要的一步,使云冈乐舞以舞蹈作品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成为可能。随着越来越多典籍的出土,我们对于云冈石窟中乐舞形态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如何让乐舞文化走出洞窟,走进课堂,是我们亟需研究的课题。将古老的带有佛教特色的乐舞从壁画及雕刻中“复制”下来并进行加工,在舞蹈课堂上出现,在舞台上表演,使得云冈石窟的乐舞拥有生命,真正保留、存活下来。
云冈石窟作为山西文化的瑰宝,对其的研究和发展,不仅推动山西特色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样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将其发展成为一门舞蹈课程,是传承和发展云冈乐舞最有效且最具影响力的途径。让云冈乐舞不仅是现有的瑰宝,更是未来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