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摆”的释义考辨
2016-07-12板永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678400
板永明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8400)
傣族“摆”的释义考辨
板永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678400)
摘要:“摆”是描述当地傣族特有宗教仪式活动的词,其来龙去脉和准确含义是什么,现有对“摆”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在傣族传统社会中的功能和其背后的观念与信仰体系等,很多是停留在对人类学、社会学或民族学的某个学术观点和看法的验证和探讨上。本文结合现有的学术论著中对“摆”这一术语的界定,试从“摆”的术语源流上进一步梳理和探究,对描述傣族这一特有仪式活动术语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傣族;摆;释义
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人类学家田汝康对今天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傣族寨子那目的佛教仪式活动“摆”进行了为期五个多月的社会人类学田野调查,并就此仪式活动写了一部被我国人类学界誉为民族志经典的《芒市边民的摆》(又名为《摆夷的摆》),傣族的“摆”因此不断受到学界的关注,并成为研究傣族文化的一个热点。“摆”是描述当地傣族特有宗教仪式活动的词,其来龙去脉和准确含义是什么,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查证,许多学者对此都没有深入考究,且在对这一用词的界定或解释上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对“摆”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在傣族传统社会中的功能和其背后的观念与信仰体系等,很多是停留在对人类学、社会学或民族学的某个学术观点和看法的验证和探讨上。此外,傣族本土学者们对本民族的“摆”也没有从更深层次地去系统考究其本源,仅限于对“摆”的形式和内容的描述和阐释。本文结合现有的学术论著中对“摆”这一术语的界定,试从“摆”的术语源流上进一步梳理和探究,对描述傣族这一特有仪式活动术语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一、现当代国内学界对“摆”这一术语的阐释。
“摆”这一盛行于云南省德宏州傣族地区的宗教盛典,最早对其进行田野考察的是人类学家田汝康,其在田野民族志作品《芒市边民的摆》中对傣族的“摆”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对什么是“摆”进行界定:“‘摆’一词来自缅语,意思是集会。”1对“摆”在当地傣族人的影响,其著作中是这样论述的:“摆仅是一个宗教仪式,但是这个仪式却关联着摆夷的整个生活。”2而江应樑在其著的《傣族史》中这样解释“摆”:“这是流传于德宏地区的一种宗教大典,傣语称为‘pai pa-la’,照原意解释,‘pai’是走往之意,‘pa-la’是佛,傣族视此一举措为走往佛国天堂的准备。所以,凡是傣族都切望能做一次摆,且都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无论男女,一生节衣缩食,只要稍有储蓄,便不惜全部用来做摆。”3从这两部对傣族文化研究都比较有影响的论著来看,两位学者对“摆”所作的解释并不一致。时隔六十多年后,学者褚建芳对上世纪40年代田汝康所做过田野调查的芒市那目傣族寨子的“摆”重新进行了田野调查,并对当地傣族“摆”文化作了再研究,其著作《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在前两位学者的基础上,对“摆”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和拓展,他通过对芒市傣族地区“摆”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后认为:“两人所作的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又都不够确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使用上,该词的意义又已经有所泛化:除了拜佛、献供的集体仪式以外,一般的所谓节日也被称为摆。不过,这种一般意义上的节日与严格意义上的摆仍然有所区别。”4褚建芳当时所看到的“摆”,除了与田汝康所描述和阐释的“摆”相同外,他还看到了新时期“摆”的一些新元素和前辈学者论著中没有论及的内容,在该著作中提出了“摆”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说。他认为:“所谓狭义,指的是严格的真正宗教意义上的摆,即与佛教活动有关(以其为核心要素)的集体性、庆祝性的仪式活动,其重要内容就是卤,即人向佛晋献贡品。其中,诵经、念经、祷告、礼拜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广义,指的是一切带有庆祝意义的集体性聚会活动,主要涉及各个固定的节日,……所以,摆是以宗教活动卤为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的、带有歌舞娱乐成分的集体性仪式活动,其他的集体性仪式活动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摆。”5从褚建芳对芒市傣族“摆”概念上的阐释和界定来看,不难发现随着傣族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傣族“摆”文化已经有所延伸和扩展,在当地傣语的表述中“摆”的语用范畴已经扩大,由此产生了广义上的“摆”,关于广义上“摆”产生的原因,他也做了自己的分析,认为“这种广义的摆是当地傣族人对于外来节日的本土化翻译。严格说来,后者不应算作傣族传统中的摆。不过,由于传自外界,需要翻译,以便沟通,于是,后者便也被泛泛地称为摆。”6此外,一些傣族专家学者们也对本民族浓厚的“摆”文化中关于什么是“摆”提出一些看法和见解,总的归纳起来,其比较普遍且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看法是:傣语中所谓的“摆”不是本民族语言中特有的词,系傣语外借词,属缅语或古印度巴利语;“摆”与佛教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二、傣族“摆”的释义综述
通过国内现有研究傣族“摆”文化的知名论著中对什么是“摆”的释义梳理和对比,可以发现这些对傣族“摆”的解释虽然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其论著所要最终论证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但对傣族“摆”这类对外族人来说充满好奇感或陌生感且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宗教仪式活动,其本质含义是什么?大家的解释都有许多相通点。总的综合起来有如下共识:
(一)傣族“摆”其本义上是一种佛教仪式活动。这种解释在各类有关“摆”的学术文献中都较一致,而且在“摆”发生的当地民间也普遍流行这一说法,它通常认为是一种以拜佛、献供为核心成分而组织起来的、带有集体聚会和歌舞娱乐内容的仪式。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考证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傣汉词典》中关于“摆”这一词条的解释是“大集会;佛教盛会(〔缅〕①会;集会②演出;表演)”7从这一词条中可以知道这一词是傣语中借用缅语词,是外来词,另外,结合前面所提到的傣族本土专家学者们认为是巴利语词,这是否存在缅甸语中的“摆”也是借用巴利语词呢,这还有待求证。但不管怎么说,无论傣语,还是缅甸语,因这两个民族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其语言文字中都借用了大量佛教的经堂语言——巴利语词,这就不排除存在相互转借的可能。但无论如何这一词条的解释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即“摆”最初源于一种佛教仪式活动。
(二)“摆”这一词在当下傣族日常生活,其使用的意义已经不同程度存在世俗化倾向。时下,当地傣族各种节庆仪式活动,有些傣语称谓中冠之于“摆”的已经没有传统“摆”的拜佛、献供(德宏傣语称为“路”)元素或环节,许多称为“摆”的仪式活动,其宗教色彩被淡化或已去宗教色彩,而更多地突现其庆祝、休闲娱乐和交往聚会等世俗功能。如村寨文化活动室落成仪式也叫摆,修路搭桥工程竣工仪式也是摆,国庆节、劳动节等假日期间举办的各种文化节或商贸洽谈会等也是摆。所以,过去的“摆”分佛爷或土司举办、群众参加的“大摆”和私人举办的“公摆”,新中国成立后,傣族人移风易俗,把“摆”变成了进行物质和文化交流的各种节庆。特别在改革开放后,变成了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一种盛会。
综上所述,傣族的“摆”,是随着佛教传入而融入德宏傣语词汇中的一个外来借词,并成为德宏傣族人一种具有浓厚宗教信仰色彩的仪式活动,它凝结着傣族人深厚的宗教情结。而今,这一代表傣族特有宗教仪式活动的词语其世俗色彩日渐浓郁,除了保持原有仪式活动涵义外,更多的“摆”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具有集体文化娱乐和交流的世俗聚会和节日盛典。
注释:
1.2.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6、5.
3.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541.
4.5.6.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40、141.
7.孟尊贤.傣汉词典[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1089.
作者简介:板永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