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诗词:观其全真道思想的一面镜子
2016-07-12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610065
赵 明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610065)
尹志平诗词:观其全真道思想的一面镜子
赵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610065)
摘要:诗言志,尹志平一生,创作了数百首诗词,这些诗词,是他个人思想感情的真挚表达。研究尹志平的诗词,对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他的全真道修道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立足于尹志平的诗词,结合《道藏》等相关资料,探讨他治心为要、炼就平常心的修道思想。
关键词:尹志平诗词;治心为要;平常心
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三卷第二十五章《论述金元时代全真道的产生及其思想》中详细谈论了尹志平的全真道修道思想,充分肯定了尹志平为全真道做出的杰出贡献,可见学界对研究尹志平修道思想的重视。
一、物外真闲,坦荡赋清吟--尹志平其人其诗
尹志平出身于沧州大族:“如真人者,姓尹氏,世族沧洲人也。祖先一母,三产九男,中内七人,各封八县。”1而他却抛弃儒生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和光鲜的家族背景选择入山修道。“三岁颖悟,善记事。五岁入学,日诵千余言。读书即玄解,尝因祀事,究生死理,杳然遐想自忘。七岁遇陕西王大师,有从游意。十四岁,遇丹阳真人,遽欲弃家入道,其父难之,潜往。十九岁,复迫令还家锢之,竟逃出再三,始从之”。2此段文字表明,尹志平与道有缘,“竟逃出再三”可见他对人世俗务的厌倦和对道的向往与决心。
《秋阳观作》写道: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西临回纥大城隍。到处见农桑。一种灵瓜甚美。赤县几人知味。大千沙界有多般。鹤驾复东还。”注“十九游仙子,随师历八荒”在这过程中尹志平渐渐意识到:“天上仙无懵懂,人间性有顽愚。门中有幸看经书。性性堂堂开悟。达理真明妙有,观空体合虚无。慧通灵宝证元初。谁解无文不度。”他庆幸自己能博览经书,从中获得指点,从而摒弃普通人性中的各种执念和欲望。在另一首词中:“天下周游将欲遍。十载区区,恐负先师愿。老也休休人事远。游山玩水随缘转。报与知音听我劝。劫运刀兵,个个都亲见。仍自贪求生爱恋。”这首词,也是他在游历、修道过程中的真切体会。
《龙阳观冬至作》中,尹志平感念长春真人的谆谆教诲:“暮年知短景,度日谢长春。训我离三毒,应当出六尘。”这也是尹志平修道目标的一个体现,即摆脱常人的各种欲望,远离三毒,做一个自由人。尹志平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超脱、自由的心态,以这样的心态修道、养身、处世,正如他在另一首词中所写的:“世事无涯何日了。争似忘机,学我归山早。山下林间常独笑。人心未悟谁能到。终日忘言人悄悄。暮去朝来,更没闲烦恼。惜取真阳身内宝。”这是一种没有烦恼,山下林间常独笑的人生境界,可谓“物外真闲,坦荡赋清吟”。
作为一个高道,不仅独善其身,还传道兼济天下。尹志平认为“夫道者本不远人,奈人自远之耳”3只要人们静下心来,定能排除烦恼,达到与道合一境界。道,高高在上,但它也并非虚无缥缈,不可接近。道本不远人,道,在山林中,在仙境里,也在日常老百姓的生活里,道反于俗,道在瓦砾、道在屎溺,修道并非王公贵族的专利,普通人也可以修道。道本不远人,奈何人自远之,因此,尹志平常常写一些劝世的诗词:“长春教法付清和。普劝高明出爱河。道德勤修天赐乐,尘情苦恋世生魔。目前放下游真境,身后功深赴大罗。我有忠言新说破……”他希望人们能够摆脱各种欲望,保持内心平静,与道合一。
《登高》:“白露零时秋意深,纷纷红叶坠寒林。黄花亭上三般乐,把酒高歌遣兴吟。”此诗托物言志,通过对白露、红叶、黄花等意象的描绘,使秋意洋溢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作者高雅的情趣。尹志平的诗词,直抒胸臆,令人读来朗朗上口。他一生所作咏怀、遣兴、唱和、劝戒等诗词甚多,这些诗词收录在其著作《葆光集》中。《葆光集》的序言中说:“夫《葆光集》者,即真人之所作也。自承教一十三年,常坐于大长春宫宝玄堂之重室葆光之轩,日有在京士大夫,及远方尊宿,参问请益,求索唱和。或自述怀遣兴,警诫劝示。复因诸方游历,经临景物,题跋赞咏。所得诗词歌颂,编列次第,分为三卷,以轩名而立号焉。”1可见,这些诗词主要是关于他一生游历、修道过程中的感想与体会,是他思想感情的一个载体、一面镜子。这也充分说明研究尹志平的全真道思想,从他的诗词入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尹志平不仅写下了众多诗词,还有一些精辟的诗论,《葆光集》序言中:“或谓诗有四鍊,鍊字不如鍊句,鍊句不如鍊格,鍊格不如鍊意。意者志之用,诗思之委也。故在心为志,发言成诗。诗之成也,不必字精句健。风骚属时之为美,美者美于德,尚于志也。志者禀于道,感而动之,托于辞;和而节之,成于文。文者奋于言,言者无罪,则思无邪也。夫正情性,明得失,主忠信,戒权谋,止强梁,守柔弱,宝慈俭,去奢泰,崇高节,美教化,真人之诗为深得之。”1
对于作诗,尹志平把“意”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且“意”是诗思的来源。“诗有四鍊,鍊字不如鍊句,鍊句不如鍊格,鍊格不如鍊意。”,他认为作诗不必死板的要求“字精句健”,在注重诗的形式和技巧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诗意的把握,培养诗思的敏感,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诗篇。在他看来,意,志之用也,诗言志,志,遵循于道,诗人感到“道”,感到“美”,借助言辞并将其组织成文,进行创作。另外,“美者美于德,尚于志也”,作诗之人品行必须端正、讲诚信、懂得做人之道,人格与诗格保持高度统一,在这一点上,也佐证了他的外修功行,内修心性的修道原则。
观尹志平诗词及诗论,抛开道士的身份,他是一个学者、一位儒雅的诗人。
二、“心是根源主”——治心为要
佛家讲究修行即修心,通过治心摆脱物欲的干扰,达到心灵的宁静。心是人产生欲念和烦恼的根源,但也是通向平静、安宁的门路。尹志平说世人“不知心是根源主,终日空劳礼十方。”在他看来,“人心本自具足”,人心之初是澄明纯洁的,后来沾染尘世,陷入纷繁复杂的境地,不能自拔。因此,人必须通过修心来达到内心初始的澄明状态。这一点,尹志平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此物但不为青霄之下浮云障蔽,则虚明洞彻,无物不照,人皆见之矣。殊不知,人人有此心月,但为浮云所蔽,则失其明。凡私情邪念,即浮云也。人能常使邪念不生,则心月如天月之明,与天地相终始,而不复昧矣。”3诗作《赠儒士王子正》也写道“本性元虚不二,奈何情欲交加。人能顿悟道生涯。世态分明是假。更要深通玄奥,须当拂去矜夸。含光默默养灵芽。便是无为造化。”世事本来是假,只有摆脱这种“假”带来的困惑,才能慢慢接近“道”的状态,即“渐至诸习净尽,心形两忘,恍然入于仙界。”3
“心是根源主”,尹志平创作的大量诗词中,有许多地方可见其治心为要的修道主张。“林泉恣兴。便是修真无可证。恣兴林泉。且做逍遥陆地仙。”是治心;“道人活计日开颜。性多宽。六神安。晦迹韬光,无事到心间。养就亘初灵底物,名利客,不如闲。人生能有几多欢。老摧残。死生关。六道轮回,来往苦艰难。好认吾门亲至道,情欲断,出尘寰。”是治心;“堆金积玉。日日悭贪心未足。足上何求。直待荒郊卧土丘。回头有路。争奈愚人迷不悟。若悟回头。免了前程无限愁。”是治心;“非爱青山绿水,惟图隐迹埋石。粗衣粝食绝人情。养就元初本柄。气结神凝久视,虚心实腹长生。一朝功满现三清。此是男儿正性。”是治心;“我爱西岩气势,连山带土丰肥。青松绿柳嫩依依。更有名花异卉。春水涓涓声细,秋阳烨烨光辉。此中不用上天梯。便是仙家景致。”是治心。治心为要,其实就是要处理好心与物的关系,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学道之人,心游于物中,又超然物外,“不与物校”“不为物转”:“学道之人,不与物校,遇有事来,轻省过得,至于祸福寿夭,生死去来,交变乎前而不动其心,则是出阴阳之外,居天之上也。知此则心得平常,物自齐矣。逍遥自在,游于物之中,而不为物所转也。先必心上逍遥,后齐得物,故《庄子》首章说《逍遥游》,有旨哉。”4
治心为要,是要达到“心得平常”“但愿身安心静”的目的,即练就一个平常心,“修行首先要修心,要以治心为要,在炼心上下功夫,炼就平常心”5。
《清和真人北游语录》中,尹志平将平常心说得明白、彻底:“弟子曰:平常是道邪?师曰:平常,即真常也。心应万变,不为物迁,常应常静,渐入真道,平常是道也。世人所以不得平常者,为心无主宰,情逐物流,其气耗散于众窍之中。孟子之说为至,云:志者,气之帅也。人能以志帅气,不令耗散,则化成光明,积之成大光明。师父有云:大光明罩金莲。莲,喻心也,神明处焉。必先平常而后能致此。此孔子说“中道”,亦平常之义。又有云:佛性元无悟,众生本不迷,平常用心处,即此是菩提。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则明。弟子曰:佛说与吾说无有异乎?师曰:以理即无异也。佛说、吾说、俗说,皆存妙理,只要自己心性上会得,则自然照见,恁时和心性也不要。有云:也无心,也无性,无性无心,方得神通圣。”4
尹志平的诗词中,也有许多关于平常心思想的痕迹。“云去云来天自静,花开花谢树常闲”是平常心;“自对千差无可取,心闲一境堪凭。真常不昧谷神清。群魔从此灭,一点自圆成。物外清吟唯独乐,人间宠辱何惊。劝君速悟问前程。要求真实相,休论假聪明。”是平常心;“莫觅他人短,唯思自己长。处身谦让性和光。与物无私,心地得清凉。会灭无明火,能生智慧香。何劳远去觅天堂。任运安闲,处处是仙乡。”是平常心。平常,是道也,是真常也,修道之人应该炼就一颗平常心,不为物转,任世事浮沉而我自从容。
其实,全真道在尹志平之前,关于心性在修道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已有强调和阐述。谭处端《水云集》中说“道人心,处无心,自在逍遥清净心,闲闲云水心,利名心,纵贪心,日夜煎熬劳役心,何时休歇心,修行心,包容心,一片清虚冷谈心,闲闲无用心。灭嗔心,去贪心,寂寞清贫合圣心,无生现本心。”6这是一种宠辱偕忘,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灵境界,修道之人,当有此境界。
尹志平在前代人的基础上,对心性修炼进一步强调和重视,他还将佛家心性理念融合在全真道心性理论中,如诗作“佛性元无悟,众生本不迷,平常用心处,即此是菩提”4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关键在于有无一颗平常心罢了。
平常心,是修道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态,它如水般清澈、明净,不为物欲,不慕虚荣,不羡名利。平常心并非抛弃喜怒哀乐,而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平常心,如“葆光集”这个名字的深刻内涵:“或谓葆者蔽也,谓蔽藏灵识,不令外驰,虽应万变,不失虚寂之体。又光者照也,谓照破昏闇,坦然前进,不致陷坠,径入希夷之域。又集者聚也,谓聚积珠玉众宝等类,施设运用,以济贫苦之者。述作之义,大略然否。”1
修道之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尹志平强调治心为要、炼就平常心,达到心灵宁静如一的地步,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也需要坚持不懈的耐心。耐心,也是一种平常心,尹志平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坚持修道,其中从未停歇向道靠拢、与道合一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进道须凭笃志”的重要性,《看鸡冠花》:“群红十日多零落,纯紫三秋尚耐风。莫似闲花看一例,性根禀受不相同。”秋天霜降叶落之际,群红零落而独我耐得寒风,依然保持自我本色。
总之,尹志平一生留下的众多诗词,是他个人思想感情的真挚表达,他的诗词体现了其治心为要、炼就平常心的修道思想,是后世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他的全真道思想的一面镜子。
注释:
1.尹志平.《葆光集》,《道藏》第25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第501页.
2.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卷三《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宗师碑铭》.《道藏》第19册.第742页.
3.段志坚编.《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二,《道藏》第33册.第164、167页.
4.段志坚编.《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卷一,《道藏》第33册.155、156页.
5.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5页.
6.谭处端.《水云集》卷下,《道藏》第25册.第8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