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文化馆(群艺馆)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

2016-07-12王成成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0660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文化馆群众

王成成 (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066000)



秦皇岛市文化馆(群艺馆)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

王成成(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066000)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可以看出,文化馆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文化馆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觉承担着更多更大的文化责任。结合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对秦皇岛全市文化馆(群艺馆)发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社会公众对文化馆活动的参与和满意程度,研究文化馆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实施了“文化铸市”发展战略,特别是秦皇岛市被文化部、财政部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全市文化馆(群艺馆)建设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对文化馆的认可度普遍提高。

(一)基本馆舍建设情况

秦皇岛市群艺馆、抚宁区文化馆、昌黎县文化馆、青龙满族自治县文化馆在原馆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完善活动用房。海港区文化馆搬入新建的文体中心内,已达到国家一级馆建设标准。目前,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和卢龙县文化馆办公地点虽然均为租用场地,但是卢龙县新建的文化馆已完成主体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区新建的文化馆已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动工。卢龙县、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新文化馆建成后均将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建设标准。

(二)人员队伍建设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随着秦皇岛市“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专题培训”“万名群文骨干艺术培训工程”和“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文化馆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面对文化馆建设的实际问题,各文化馆馆长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各业务骨干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各项工作和服务中,为全市群众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省、市对文化馆建设投入扶持,文化馆各类培训、乐器、服装、道具等设施设备比较健全。特别是配备了现代数字文化设施,如数码照相机、摄像机、WIFI网络、终端计算机等,有效提升了文化馆数字化、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秦皇岛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2010年以来,市政府与省文化厅联合部署秦皇岛夏季文化活动,每年均组织6000余场次文化活动,市群艺馆、各县区文化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不间断地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馆已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几点体会

通过这次全市文化馆(群艺馆)摸底调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文化馆工作得到财政大力支持

一是中央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能足额发放到位,各文化馆全面免费开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二是馆内设备更新换代,与2010年相比,2014年各馆设备资产总值平均增长67%以上。三是积极争取本级党委政府、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以及其它财政专项补贴,大幅提升文化馆业务活动经费。

(二)文化馆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各级文化馆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等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市群艺馆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组织实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优秀服务项目”,“情暖城乡—万名文化志愿者走进百姓系统工程”被文化部评为“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群星闪耀扮靓港城”广场艺术节暨群众大舞台系列演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各县区依托本土特色文化,积极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形成了“一县(区)一品”的节庆品牌,七夕中华爱情节、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国际长城节、北戴河轮滑节、“北戴河杯”全国沙雕艺术邀请赛、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昌黎国际葡萄酒节、卢龙“孤竹风情”商务节、祖山天女木兰节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社会力量成为群众文化事业的有力支撑

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秦皇岛市文广新局、文明办、财政局等8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规范全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市群艺馆成立了市级文化志愿活动服务中心,各县区文化馆成立了分中心,目前,登记注册的文化志愿者已达到6000余名,并积极为广大群众提供辅导服务和展演平台。通过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举措,弥补政府财力、人力的不足,提升全社会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关注度和参与自觉性,为整合社会资源、繁荣群众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文化馆知晓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尽管近年来文化馆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文化馆自身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调查中发现,少部分群众表示对文化馆的具体位置不太清楚,对文化馆工作还缺乏一定的了解。

(二)文化活动参与度还需进一步引导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内,从未去过文化馆的达15.4%,从未参加文化馆免费公共文化活动的达12.3%,由此可见,社会公众参与文化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空间还需进一步扩大。

(三)文化馆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调查中,部分群众特别是经常活跃在基层的文艺团队表示,现有的文化馆排练场地和群众参与活动的场地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加之免费开放时间有限,不能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同时,现有文化馆的建设水平与国家最新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文化馆发展建议

(一)提高群众参与意识,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加强对文化馆自身的宣传,让社会公众对文化馆有更多的了解。充分发挥文化馆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文化“六进”服务活动,打造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广泛的文化活动品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各级文化馆认真落实免费开放要求,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延伸服务,通过建立群众文艺辅导基地、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加强文艺辅导培训、培育优秀活动品牌、创新数字化宣传服务等形式,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加大财政文化投入,改善基础文化设施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当前文化活动场馆少、面积不足,设施设备老化,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活动的现实需求,建议各级财政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文化馆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场地免费开放时间,使文化活动开展有阵地、发展有平台。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型文化馆

促进传统型文化馆向现代型文化馆转变,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效能为要、创新为魂”的发展理念,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组建理事会,使文化馆更加开放和民主。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在产品和服务上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加强数字化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文化馆群众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河北省秦皇岛市扎实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
于广明作品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奉献一生捐资助学
大爱有光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