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到融入
——王式廓艺术生涯的第一个转折
2016-07-12栾开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610000
栾开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610000)
呐喊到融入
——王式廓艺术生涯的第一个转折
栾开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610000)
提到王式廓,往往以“革命现实主义”给予界定,但是在王式廓的作品中不仅具有“革命现实主义”的特征,又拥有他自身的“素质美”,并且在其整个的艺术生涯中存在着几个明显的转折。本文根据王式廓的人生履历和作品的艺术风格将他的艺术生涯予以划分,并对其中的第一个转折予以阐述。
王式廓;呐喊;融入;转折
王式廓(1911—1973)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中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中国20世纪以来具有高深造诣的最优秀艺术家之一。对于王式廓的研究和讨论几十年来,在学术界一直没有停歇。
在众多的研究讨论中,对于王式廓的艺术家身份、艺术的自觉性、艺术的革命性、以及他艺术风格、艺术价值、美学特征等有着热烈而明晰的阐述。比如刘礼宾在《作为艺术家的王式廓》一文中就对王式廓的艺术自觉性进行辩护,认为王式廓的艺术发展与转型是因为他自身艺术发展的需要,关于革命的题材也并不仅仅因为革命目的,而只是他艺术发展的一个自然而然和具体呈现。杜键在《王式廓艺术的美学特征》一文中,则在王式廓革命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中发掘其美学特征,认为王式廓的作品“是凝聚着一种壮丽、进取、自信的时代精神和带着质朴、淳厚的个性色彩的素质美”,“所谓素质美,不是指作品所反映的客体的美,也不是指作品所反映某种思想、认识和观点的价值,它指的是存在于反映和表现之中的主体美。”在众多的文章中,对王式廓的艺术生涯分期、艺术历程转折,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和梳理,但大多数没有系统的阐述。只有在闻立鹏《王式廓的风雨人生》中明确的将王式廓的艺术生涯分成了四个时期:(一)追寻期(1930-1938):对艺术的苦苦追寻;(二)求索期(1938-1943):追求战士与画家的统一;(三)成熟期(1943-1959 ):从《改造二流子》到《血衣》;(四)磨难拼搏期(1959-1973):艺术巨星的陨落。对于闻立鹏的观点,是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的,但是笔者认为在王式廓求学期间虽然属于他的艺术生涯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他艺术生涯的主体部分,因此,我们还是主要根据他自己的艺术风格的差异而进行分割。这样就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37-1942、1942-1959、1959-1973,而它们之间的节点便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和《血衣》素描的完成。本文是在这样分期基础之上进行对王式廓艺术生涯的第一、二阶段之间的转折进行一种简答的阐述。
一个艺术家风格的转变并不是一瞬间,它必定要经过一个艺术合理的发展规律的时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内,会发生艺术家风格转变的蛰伏、铺垫以致转变,所以这是一个“绵延”性质的过程。之所以以1942年为界,视为王式廓的艺术生涯的第一个转折,是因为王式廓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创作,因此,接受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他来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前述所言,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瞬间完成的,它是经过长期的时间影响、摸索而成的,这在王式廓早期的遗留作品中我们能够寻得一些倪端。
王式廓从少年辗转求学开始直到远赴东京留学,在整个过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回国参加民族抗战后,早期的作品主要起着战争的宣传作用,如1937年所作的《总动员》《保家卫国》《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938年的《台儿庄会战》《南口大战》等,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战争宣传画。这些画,虽然有精湛的技巧,但是我们很难将其称作是王式廓纯粹艺术自觉的产物,更多意义上是他的民族热情和国家危亡情感的体现。而正走向艺术自觉的道路,是他1938年奔赴延安之后。初到延安,他参与了鲁艺的筹办,并担任了教员兼研究员。在这一时期,他真正的深入生活,汲取生活中的艺术素材,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带有温度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主要的方式是素描,而主要的题材是农民。在此,王式廓作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浓浓关怀展露无遗。这种关怀,并不是对现实的愤怒、也不是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而是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对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描述。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真实的面貌,从而体会画作背后真正的生活含义,这也是王式廓最可贵的艺术精神。
如果说此时,王式廓还是处在一种自我艺术精神创造,从个人的视角和情感出发而对现实关注的话,那么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便是他从“小我”到“大我”的一个转变。在毛泽东的号召下,王式廓从小鲁艺到“大鲁艺”,深入农村,将政治宣传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而这时木刻加入了他的创作模式,他以素描和木刻的形式描绘了一批劳动模范、妇女干部和普通农民的形象,将很多革命的场景加入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此时的王式廓,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单个的艺术家而存在,而更多意义上他已经实现了从一个艺术家到革命艺术家的转变,更多的革命理想灌注到了他的艺术实践中。但是这种转变并不是单纯的被动,王式廓是一种自觉的转变,符合他的艺术发展的历程和需要。即使是在他的作品中有了政治宣传的色彩,但是在其作品中,并没有失去他那种对于人本身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本身炙热的情感,自觉将自己的艺术与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坚定地走现实主义道路在各个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进步、反映人民思想感情的优秀作品,给人民以震撼和鼓舞。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毛主席与朱总司令》《改造二流子》《开荒》等。而其中的《改造二流子》是他“为人生”与“为艺术”的结合点,标志着他已经寻找到了从政治激情与政治语言到艺术感受与艺术语言的转换,实现了融生活、理想、情感、艺术各要素为一体的艺术创造。在王式廓艺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他从延安来到北京,但是他的艺术风格是沿着1942年以后的路子而发展的,直到1959年素描《血衣》的完成。此时的王式廓,已经自己的艺术生命完全地融入到革命事业中,对革命现实的关注是他全部的艺术主题。直到《血衣》这件革命现实主义最成功典范的诞生。
在近代中国艺术工具论喧嚣甚上,艺术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随着时代的变化,适应着时代精神对它的要求。美术革命、艺术运动、普罗艺术、革命美术、大众化艺术轮番上演,艺术自主论与艺术工具论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相互的博弈。王式廓的艺术转变就在这样的一个艺术探索进程中发生的。他正是从那种关注劳苦大众,关注现实生活,倡导民族志气的角度出发,接受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求,和自身的艺术理想相融合,实现了一种从呐喊到融入的过程。
[1]杨庚新.《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巨匠——王式廓》.新文化史料,1995(5).
[2]刘礼宾.《作为艺术家的王式廓》.画刊,2011(8).
[3]杜键.《王式廓艺术的美学特征》.荣宝斋,2011(08).
[4]闻立鹏.《王式廓的风雨人生》.中国美术,2012(04).
栾开印,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批评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