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民俗意蕴
2016-07-1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017000
赵 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017000)
赵晓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 017000)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民俗意蕴
赵 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017000)
赵晓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文艺创作研究所 017000)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是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喜好和审美需求为目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的社会性文化。究其源头,按照我们现在对其理论研究上的理解和概念意义上的解释与界定,似乎可以从原始社会的部族文化中看到其身影。从人类历史学的角度看,群众文化的形成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萌芽阶段;阶级社会的自在阶段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自为阶段。严格地说,群众文化概念也是近代才提出的,而且从开始提出就不是作为一门学科或学问,而是出于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工作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群众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丰富,在全国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规模与局面,其社会审美教育功能也日益突出,成为我国当代主流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尤其是近年国家提升文化战略,提出了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方式上都有显著的创新与提升。但万变不离其宗,群众文化是代表社会广大群众的文化,是社会中下层文化的一种形态,广泛的群众性和文化的多元性是其本质特征。而这就与同样是社会中下层文化的民俗有着剪不断的历史渊源,在其内容与形态中能或多或少地看到一些民间风俗的影子,一些民间风俗总以文化形态的方式出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也就说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总是体现出一些民俗意蕴。
一、群众文化与民俗的渊源
群众文化与民俗都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从历史发展渊源看,两者既有共同性又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从时间上看,作为研究民俗学科的民俗学,从其诞生到现在不过两百年的时间,而民俗则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庆贺、祭祀、祈福等集体活动。在我国,如果以《诗经》中的“风”用来作为人民对民俗的巨大意义和作用已经达成一种共识的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礼记》《史记》中就多次出现过“民俗”一词。《礼记•缁衣》中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中有“楚民俗,好痹车”。《汉书》也写到:“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上之所化,指上层社会自上而下的教化,是一种推动的力量,所以谓风;下之所化,是下层民众自我教化的东西,它在民间为民众所习,所以称俗。《说文解字》也把“俗”诠释为“习也”,强调的就是下层民众的自我教化与相互传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的产生不仅历史久远,还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有着直接的紧密联系,反映出一个时代民众最基本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虽然从理论上也可追溯很远,但从现实情况看,真正的形成与提出却是近代才产生的,尤其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却是近几十年的事。它不像民俗那样是在社会生活的自然状态中渐渐形成,而是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作用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慢慢地构建起来的。时至今日,群众文化虽已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文化形态,却仍带有意识形态成份,是国家主流文化的几种形态之一。从内容上看,作为民众中传承的社会文化传统和被民众所创造享用的生活文化,民俗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众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都普遍存在着民俗事象。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礼仪、精神民俗、口乘语言民俗及其它,它几乎渗透和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群众文化从建设层面讲,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机构、设施等各种要素的集合体”。从文化现象层面讲,是“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更侧重于群众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与需求。
二、群众文化与民俗比较
群众文化与民俗都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发展的,它们最大的特征就是广泛的群众性,广大群众是创造享用、传播传承文化的主体。比较而言,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娱乐功能。娱乐休闲是群众最低层次的文化需求,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准备。人们在工作之外寻找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心里上的快感和享受。其次就是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审美享受是出于人类本性的一种特殊需要,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往往会激发人们认识美、热爱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生活情趣,人们通过自我参与把愿望、智慧、才能等物化到有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动作、色彩、韵律等群众文化构成要素的组合运用,使群众文化主体得到美的愉悦和享受。人类与对象之间形成的最主要的价值关系包括真——认识关系、善——功利关系、美——审美关系三大类。美不同于真和善,审美价值不同于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审美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审美价值的特色性就在于:对象事物的审美属性能够引起人们对自己的肯定,从而获得情感愉悦。这种审美价值同样也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它客观存在于客体事物本身。而这正是群众文化审美功能的价值所在,它更偏重于参与主体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愉悦。再次,群众文化已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服务的内容、质量、形式和供给方式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基础上,强调的是人的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平与均等化,是人的基本权益在文化领域的提升与践行。民俗的社会功能首先体现在教化功能。民俗是依附于人们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的集体的文化,是体现一个社会里人的生活习性、情感认同、审美情趣与精神信仰的文化,它的教化功能是向着社会和集体的,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个体。民俗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凝聚民族信仰。在此基础上升华的审美功能与群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又有所不同与侧重,最初都有明显的使用价值和功利目的,例如每年一度的民间祭灶,是全民性的大祭祀节日。据班固《白虎通》记载:“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改为腊祭后,使灶君逐渐变为“一家之主”,总揽一家的吉凶祸福,于是祭灶的香火便旺盛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其审美价值背后的实用功利性。
三、群众文化与民俗意蕴
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都有其广泛的群众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从文化史的层面看,民俗史发展本身就包含了群众文化发展是。从实践意义上讲,民俗中的某些文化娱乐事项,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在活动内容与形式上和社会功能上有时达到彼此相通,水乳交融的程度。一方面,有些民俗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准备和丰富的内容。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以某些传统民俗为基本内容,在不断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民俗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丰富和提高,因此,民俗文化在内容形式上对群众文化都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有些群众文化活动为民俗起到了孕育萌芽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行为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文化行为,当这种文化行为从内容形式与精神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群体性的认知后,就会慢慢形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这种文化行为就会在情感认同、审美情趣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得到人们的认可,就会成为一种新的民间习俗的萌芽状态,并以新的面貌参与和影响传统民俗的发展衍变。
从群众文化活动中体现出的浓厚的民俗意蕴可以看出,作为社会文化形态的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从其发展过程中看,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外在的关系。我们应该认清两者之间的联系,认真研究,在继承优秀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充实群众文化,在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弘扬,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1]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
[2]冯守仁,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