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互联网+”思维,深度发掘盘古王文化空间

2016-07-12广州市文化馆5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盘古文化遗产互联网+

余 杰 (广州市文化馆 510000)

善用“互联网+”思维,深度发掘盘古王文化空间

余 杰 (广州市文化馆 510000)

盘古王诞已于2007年和2015年,分别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和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非遗事项的盘古王诞,并非单指诞日本身,亦包含丰富的民间信仰、民俗心理、口头文学,乃至传说核的集聚存在,从而形成了氛围浓厚的盘古王文化空间。多元的文化要素,既是极为难得的资源优势,也对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整合这些文化要素?又如何确保它们不致缺失?如何使它们由自发而成的文化遗产变为惠及社会民生的文化资源?新时期,“互联网+”模式不断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成效令人瞩目,也为盘古王文化空间寻得升华契机。若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研发,综合运用虚拟社区和新媒体的力量,打造“线上”与“线下”有机互动的平台,等等,盘古王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和发掘必将更具活力,更有深度。

“互联网+”;盘古王文化空间;文化资源

一、盘古王文化空间概述

文化空间,作为非遗保护的专有名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中首先提出:“‘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或是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在我国,2005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文化空间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它作为非遗的一个类别而存在。该《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二)传统表演艺术;(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五)传统手工艺技能;(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不过,在我国非遗的十大门类中,出于认定方便等之需,并未有文化空间这一大类的存在,使得非遗归类顾此失彼的现象屡见不鲜。而对某项非遗的归类不当,往往又反过来对这一非遗的自身定位,并对民众认知产生负面影响。

盘古王诞的归类也颇值得商榷。2007年,盘古王诞列入首批广州市级非遗名录,从其申报书内容可知,重在阐释每年农历八月十二的诞会活动,是作为传统节庆诞日而申报成功的,归类为“民俗”。2015年,盘古王诞列入第六批广东省级名录,归类为“民俗”中的“民间信俗”(扩展项目),而非节庆类,似乎更名为“盘古王信俗”更妥当。而根据民俗专家曾应枫的建议,盘古王诞“这么多民间故事我们不能够浪费,可以打包成为一个非遗项目”3,倾向于将盘古王文化中的口头文学归类为“民间文学”来申遗。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盘古王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非单一的节庆、信仰或者民间故事可以归纳它的丰富。我们可以从其历史渊源来梳理,探究其中的文化要素。

二、“互联网+”思维下盘古王文化空间的新诠释

“互联网+”模式近年来的风声水起,带给我们以启示。“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传统行业”,是基于信息时代创新2.0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如在线旅游、电子商务、大数据、智慧城市、通信App、远程教育、智能设备等,都已让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变革。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4,更是为“互联网+”模式旗帜鲜明地提供了政策引导。

“互联网+”的方式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互联网+传统工艺美术”,在电子商务方面活力凸显;“互联网+传统表演艺术”,网络音、视频尤为兴盛;而“互联网+中医”,则在互联网医疗方面有所发挥。

而盘古王文化空间,这一包含多种民间文艺和民俗心理的非遗事项,所形成的“互联网+盘古王文化空间”将是怎样的局面呢?

笔者认为,引入“互联网+”思维后,首先改变的,应是对其本体的认识,即树立视野更为广阔的时空观。而“互联网+”的最大特点,便是具备“穿越空间和地域限制的能力”5。盘古王诞不一定依托盘古王公园举办,而可以打造在线的盘古王诞;通过常规的数字化展示和日常的在线活动,盘古王文化不再围绕八月十二日进行“突击”,而是全年都充满文化氛围。

此外,在“互联网+”思维下,我们除了对盘古王文化空间持有传统的遗产观之外,要更多树立文化资源观,因为“互联网+”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先进生产力。方李莉指出,视文化遗产为资源时,就是要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6。钱永平对此补充:“视文化遗产为资源,重点在于利用和受益于当代人,其背后蕴含着人类学关于‘文化再创造’的理论视角,侧重于那些被我们视为非遗的文化形式在当代的重新发现和创造。”7

可见,在“互联网+”思维下,盘古王文化空间的本身含义将有所变化,即:它是由盘古王相关民间信仰、节庆诞日、多元一体的文化心理、民间文学、传说核相关的风土人情等文化要素有机组成,并将之作为文化资源,全年度(以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全年其它时间亦有分布)举行盘古王文化活动,多地域(以盘古王公园为核心区,包括虚拟社区在内的相关社区亦有进行)展现盘古王文化表现形式的空间。

三、如何打造“互联网+盘古王文化空间”

上文已述,花都盘古王文化空间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文化要素多样,而“互联网+”模式也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打造“互联网+盘古王文化空间”,选择面是多样的,前景也是多元的。

在“互联网+盘古王文化空间”的良性选择项中,依笔者所见,应予以重点打造的是以下几方面:

首先,数据库建设,这是对盘古王文化空间保护和发掘的基础性工作。2005年的《意见》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盘古王文化数据库,内容应当包含各文化要素,包括民间神话传说的各种文本,诞日的各项文艺活动,民间信仰的祭拜流程,与盘古王文化相关的风土人情,反映历史流变的各类文献资料,传承群体的分布情况,等等。总体框架应包含申报管理、传承人管理、系统管理、资源管理、查询、系统帮助等独立的功能模块8。此数据库,也可以同花都区其它非遗保护单位,或者全国其它盘古文化研究单位进行选择性的数据传输与交互,从而加强相关的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的建设,便于保存和管理盘古王资料,便于民众查询和了解盘古王文化,便于通过大数据分析盘古王文化的发展流变,从而为其进一步弘扬奠定基础。

其次,新媒体的应用,它将拓展盘古王文化空间的时空范畴。相对于传统纸媒、电视、广播,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更能为民众提供个性化知识,更具即时性,因而获得迅速发展。数字报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等,都是常见的新媒体。在非遗保护领域,各大博物馆、非遗中心等单位,都纷纷建立起了新媒体平台,成效不俗。

在各相关文化要素的发掘中,有许多内容是可以打造为“线上”“线下”互动的。比如,盘古形象创意设计大赛,就可在线启动,线上投票、评比。盘古的形象在花都的历史上曾有多种形式的存在,人形(盘古通常被认为的形态)、犬形(瑶族先祖盘瓠的形态)、龙头蛇身形(花都民间神话《盘古王伏龙降狮》中的盘王形态)、兄弟数人的情形,等等,因而面向全社会征求盘古创意形象,应是较为活跃的;创意良好者,再进入到“线下”的文创产品设计、制作乃至销售环节。再如,在线发动盘古王故事会,让民众以语音、文字、漫画、动漫等多种形式来投稿,并进行在线交流、评选,从而更广范围内弘扬盘古王口头文学。此外,在线发动相关的体验活动,比如根据《盘古卧石》9神话,举办“求健康 拜卧石”的亲子活动;举办亲子家庭齐学盘古舞的活动;举办模拟“抢花炮”体验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线上”报名,然后再组织报名成功者实地参与。所设想的上述 “线上”与“线下”互动活动,可分布于全年度各时间段,且摆脱了地域局限,能够可持续地保护和发掘盘古王文化。

再次,多媒体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它将深化盘古王文化空间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数字化设备在非遗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屡见不鲜,已蔚为大观。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及:“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的‘非遗2.0’时代正在变成现实:电子餐桌之于传统美食、聚音罩之于传统音乐、3D动漫之于民间故事、增强现实互动技术之于传统服饰试装、体感交互技术之于传统武术或舞蹈、3D打印机之于传统技艺、传感器之于记录传统手工、虚拟展馆之于现代非遗馆……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而对于盘古王文化来说,由于其文化要素的多元化,以及在历史流变进程中的复杂性,多种多媒体数字化设备都颇为适用。在盘古王公园内,应建立一处展示厅,其数字化成果可以是:语音录制盘古王神话传说,观众可用听筒聆听录音版;将盘古王神话传说拍成动漫,利用LED屏或者另辟4D观影厅,使观众得以直观欣赏;安置体感游戏机,让观众亲身模拟盘古开天辟地的场景;安置远程教学视频放映机,让观众跟学盘古舞;打造一款手机App,扫描二维码进入虚拟展厅,通过虚拟展厅亦可饱览展示厅实景等。以往的盘古王文化空间,需依托传承群体来进行,其民间信俗、民间文学和文艺活动在表现形态上皆为口传心授。而应用了上述多媒体数字化设备后,观众可以不必观摩到传承群体亲自的口传心授,而是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便可领略到盘古王文化的魅力。

除了以上三种建议重点打造的“互联网+盘古王文化空间”选择项,还有其它诸多可能,如创建盘古王文化为主题的虚拟社区(豆瓣、天涯、QQ群等),将盘古王文化的组织者、传承群体和研究爱好者,纳入其中。再如打造在线旅游平台,将盘古王文化的传说核规划为旅游线路之后,依托此平台,满足游客们信息查询、旅游预订等需求。再如打造电子商务平台,网上销售盘古王文化相关文创产品、书籍、音像制品等。

总而言之,“互联网+”思维,带给盘古王文化空间以更多可能,将极大改变盘古王文化空间的时空局限,盘古王文化要素也更易转化为文化资源,从而惠及传承群体和兴趣爱好者们,确保盘古王文化空间这一宝贵非遗事项得以整体性保护和深度发掘。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1998.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

3.曾应枫.《花都区盘古王诞传统民俗座谈会上的录音整理稿》[J].花都区盘古王诞传统民俗座谈会,2015:13.

4.蒋明智.《花都区盘古王诞传统民俗座谈会上的录音整理稿》[J].花都区盘古王诞传统民俗座谈会,2015:31.

5.钟心.“互联网+”:穿越时空的新思维[DB/OL],http://www. legaldaily.com.cn/commentary/content/2015-05/14/content_6083500. htm?node=34254,法制网,2015.

6.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的理论阐释——以费孝通“人文资源”思想研究为起点》[J].江西社会科学,2010(10):186-198.

7.钱永平.《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论述》.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63.

8.贾磊磊.《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现》.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9.李强民.《广东民间故事全书:盘古卧石(广州·花都卷)》.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9.

猜你喜欢

盘古文化遗产互联网+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盘古开天辟地
Tough Nut to Crack
盘古
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