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量子理论探索梵高作品蓝色图像表征
2016-07-12郭正陆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610054
郭正陆 (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610054)
杨 茂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610054)
以光量子理论探索梵高作品蓝色图像表征
郭正陆 (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610054)
杨 茂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610054)
文森特•梵高是19世纪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者,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直接影响了现代艺术,艺术史上对梵高一直是研究重点。从印象派开始,色彩的艺术表现一度被提升,因此研究主观用色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后印象派梵高等画家以色彩来表达内心世界,画面中蓝色运用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梵高画面中蓝色图像表征,从而探索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现实与表达的关系。
梵高;蓝色图像表征;物理学;艺术特点
一、用光的量子性审视色彩本性研究
十九世纪,西欧在科学发展上硕果累累,尤其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三大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延伸到众多领域,印象主义等画派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光学对这支“科学化”的流派的诞生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1801年,杨氏双缝实验有实验证据表明,光是一种波动现象,但未提及光的本性。之后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归纳出有关电磁场理论,统一了电学、磁学和光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二次大综合。……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物质在向外辐射能量(即电磁波)时,只能以分立的形式一块块进行,每一块只能是辐射能量的最小单元的整数倍,普朗克称之为“量子”。这个能量的最小单元决定于光波的频率,也就是光的色彩。……5年之后,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时提出,光不仅在辐射时具有量子性,而且在传播时也具有量子性,从而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并指出光子的能量与光波的频率成正比。1
根据光子的能量公式,E=hv,其中h为常量,值约为6.626×10-34J•s,v为光的频率。根据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式,v=c/λ ,c为波速常量,一般取3·108m/s,波长和频率成反比。红光在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约为650-800nm,蓝光约为460-480nm,由上述公式可推得,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光子的能量越小,因此,在光强相同时,蓝色光比红色光具有更高的能量,光的量子性,也就是色彩的本性研究。
19世纪中叶,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在红、橙、黄、蓝灯色调的火苗中,蓝色的火苗是最灼热的,这恰恰与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令人不得其解。只看到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出现,人们终于在科学上理解了,在光强相同时,蓝色光比红色光具有更高的能量。2
梵高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欧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有关色彩的研究层出不穷,诸如布朗《绘画艺术法则》、路易斯普兰的《色彩理论》等相继出版,这些论著都为绘画中的色彩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梵高给友人的信中得知,梵高对色彩理论有过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个人独到的见解。3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绘画作品,使用蓝色的作品比较少,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在画面中意识用蓝色来表达高能量状态,完成他的“蓝色高能状态”。
二、用色彩本性探索梵高绘画作品中蓝色图像表征的艺术特点与主观表现
“为了能更好的表现自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我更加的随心所欲。”梵高在书信中提到。由此可见,画家认为颜色是他绘画的基本支撑,用强烈的色彩来表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因而他的色彩能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但是这种震撼,却是以梵高对色彩的理性认知和把握为基础的。
梵高一生留下大量的给提奥的书信:“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几近崩溃!”。根据资料可以推测,他的一生十分艰辛,一生只卖出过一张画,没有收入来源,全部由弟弟支持。生活上的拮据,使得他常常有上顿没下顿。但是梵高生活艰辛却并没有磨灭他对艺术的追求,相反,他始终“固执”地在画布上涂抹。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指出:惟有在艺术的“不可见性”中,才可以把握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的本质乃是一种不可见的紧张力量关系,它隐含在可见的艺术形象之中和之后,真正表现出隐含于“艺术之后”的某种活生生的复杂生命力量,我们或者也可以把它翻译成“艺术的形而上学”和艺术的本体论,它是无形地时刻影响着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巨大精神力量。 ……“可见性”与“不可见性”双双构成在实际艺术创作中的奇妙建构作用。4梵高“不可见性”的复杂的生命力量与其作品里“可见性”的隐喻蓝色图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梵高原初状态”。
《星月夜》是梵高在1889年创作的作品,这时期疾病伴随着梵高,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这是著名的“割耳事件”。此后,他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疯人院,《星月夜》便是他在此期间创作的。该作品以乡村夜景作为绘画题材,涡轮般的星空、火苗般的柏树、流动的房屋,一个本该平静的乡村却在梵高笔下显得动荡不安。在色彩上,画面的五分之四面积是较深的冷色调蓝色,蓝黑的色调压在深绿色上,仿佛是在与黑暗的压抑作拼死的抗争,这不正是梵高追逐了一辈子的对生命的热爱和饱受残酷现实世界的摧残之间的矛盾对立吗?梵高通过对构图,色彩,笔触,景物布置等各个绘画元素的重新组合排列,使画面表达他内心的意图。
在梵高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自画像,而这些自画像也成为了后人窥视其艺术生涯的窗口。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是凡高的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于1889年。虽然早年因为一些矛盾引起母子关系紧张,平时鲜有联系,但在母亲70岁生日那天,为了让母亲对自己的健康放心,凡高决定送一张自画像给她。凡高把自己画得比现实中要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而自画像中的眼神,就如安东尼•阿得所说:“能把一个人穿透”。木然的神情与背景形成一致,背景用的依然是能量极高的蓝色,用这种沉郁的蓝色表现出的是他无法掩饰的绝望和孤独。
《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1890年7月创作,在完成之后的两个星期,梵高即举枪自尽。画面三分之一是低沉的蓝色,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蓝色天空中一群乌鸦逼近,乌鸦被看做是死神的降临,黑暗的到来,在梵高生命的尽头,他用蓝色与黄色这对碰撞性极强的颜色,不正是一种顽强生命力与现实的对抗么?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所说:“艺术即直觉,画家靠感性和直觉来表达体验。”感性和直觉不依靠推理,不借助于概念,仅凭直接的洞察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方式。绘画就是画家瞬间直觉的表达,它依赖于直觉和感性,一个艺术家的直觉和感性来源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因而形成了每一个艺术家独特个性、风格、主题等。色彩作为画家绘画的必然方式,运用色彩表现情感,还原内心世界,因此解读色彩也成了解读画家的纽带。梵高的大量作品是典型的主观用色,是加强版的现实,而梵高的生命个性与物理学中高能量的蓝色则形成高度共鸣,他用一生复杂的生命力量“不可见性”与其作品里“可见性”的隐喻蓝色图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梵高原初状态”。
注释:
1.施大宁.物理与艺术[M].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80.
2.施大宁.物理与艺术[M].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81.
3.杨灵.梵高油画色彩运用中的理性因素分析[]]大舞台,2014(10):19.
4.高宣扬.艺术与生命的现象学[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3):51.
郭正陆,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杨茂,讲师,博士 院校: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