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设计”

2016-07-12田志武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312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态设计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田志武 张 弛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312000)



浅谈“生态设计”

田志武张弛(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312000)

摘要:社会的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伴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忧虑,“生态设计”理念随之产生。本文从设计与人、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角度探讨了生态设计这一主题,同时列举生态设计的几个典型案例用以说明生态设计的特征,强调设计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以自然为本,两者兼顾才能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设计;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设计”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项活动,一直以来它推动着社会快速进步,同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伴随着工业化时代技术快速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们的创造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工业化大发展时代,自然环境恶化,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被迫重新审视设计活动对我们生活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地逐渐兴起了“绿色运动”,到了60年代,西方设计界最先提出了“生态设计”这一概念,随后更多的人开始了对生态设计理念的研究。

一、“设计生态”的概念

生态设计(Ecological Design),也称之为“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环境保护意识设计”等。是伴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提出的一种如何合理、可循环的对自然物质进行设计利用的理念。

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对生态设计的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强调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与合作关系;在设计方法上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尽可能多地借助于自然自身能力,将设计融入自然过程中去,从而显著减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自然平衡1。简单地说,生态设计理念是对自然的尊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主张在设计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影响。

设计发展到现在,其内涵早已不仅仅是产品的功能或形式等简单的问题,它还包含着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的均衡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认为,人的需求不是单方面的,在除了物质和精神需求之外,还有促进自身发展的健康、安全、舒适、愉悦以及休养等对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而当今我们对什么是“好”的设计也要进行重新思考,每个时代对什么是好的设计或许有着不同的定义,但真正好的设计从长远来看对人们的生活一定是有益的。它能是用独特的视角和智慧不断修正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漏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它还影响着人们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这种生态的设计价值观认为好的设计除了美丽的外观,还需更多的考虑到它的安全性,这里也已经注入了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所以“生态设计”,就其“生态”概念而言其实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充满创意和智慧的设计价值观。

二、“生态设计”的典型案例

生态设计是一种理念。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当前我们所有需要设计的对象都可以纳入生态设计的范畴。设计师在30多年的生态设计探索中,衍生出了多元化的生态设计方法及理念,这些方法和理念已经被应用到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

西方——有机建筑:西方对生态设计的探索起步较早。美国建筑大师赖特早在上世纪初就提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与其周围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他提出“好的建筑不只是表现在各部分的精确性上,它们还是一个有机体,是源自内心的产物,是用最好的技术所创作的艺术品。”他在说明有机建筑理论时讲到,建筑是周围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应该给周围美好的环境增添光彩,而不是影响和破坏它。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春湖园展示中心,便采用斜面的玻璃墙使景物看起来更加清晰,同时也可获得通透的自然采光。其外部遮阳架的木格下宽上窄,用以模拟自然环境中树木的比例变化。朝向西南的太阳能装置可将室内空气加热,地下的冷却管道和制冷系统可以通风及降温。在欧洲, FORON公司采用新型化学材料制作的无氟冰箱,英国格林威治半岛千禧年村可增加太阳能利用的建筑外立面设计等,无一不体现着生态设计的理念。

日本——少即是多:在日本,生态设计理念也已成为共识。“无印良品”品牌便是生态设计理念在日本的一个典型代表。无印良品诞生之初就秉持着生态设计理念,直到今天,始终坚持着简约、自然、纯粹的设计风格,在设计的呈现上遵循着“这样就好”的原则,在制作材料上尽可能选用能呈现产品本质的自然素材,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考虑到对消费者和环境的尊重,将生态设计理念贯穿其中,并最终带给消费者朴素、纯粹、自然的产品感受。

2002年,新任的“无印良品”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凸显了“无”的力量。他对设计的思考远远超越了技术层面,而是对设计进行了更加本质性的思考。他的设计概念是将多余的部分全部删除,着眼于将产品最自然、最纯粹、最本质的感受传达给使用者。原研哉的加入深化了无印良品“空”的理念,典型作品是2003年一组主题为“地平线”的无印良品形象海报。地平线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藤井保提出,他希望在一个极简的画面中呈现出客体的本质,海报最终所呈现的感觉正契合了无印良品所秉承的简单、纯粹、自然的理念。无印良品展现的这种适度设计的原则,不仅从视觉上让其呈现出独特的一面,从观念上也为当前注重形式化的设计潮流指引了方向。 这种“无”的设计理念与生态设计所倡导的遵循自然、适度利用的原则不谋而合。另外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反复提到“日常”这个词,其中也有“遵循自然”之意。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

三、对生态设计的展望

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久以来,人们在造物活动中一直提倡所谓的“以人为本”的观念,且这种观念在消费时代更是被体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产品在上市之前,却已是策划阴谋的开始,一切设计都变成了顺应经济发展所需要,恰恰丢失了造物的“本性”。这里所讲的本性即是造物的“原生态”之说,原生态是设计师保养面子的最好方法,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而不单纯是从别人口袋里淘银子,即便消费者心甘情愿。不可否认技术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不过回归本质的原生态设计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感知生活,良好的生态设计更是生活的长久之计。人与环境之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方可有良。《考工记》中有“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之说正是如此。

注释:

1.翟俊.走向人工自然的新范式——从生态设计到设计生态[J]. 新建筑,2013(4):16-19.

参考文献:

[日]原研哉,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田志武,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平面设计、展示设计。

张弛,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广告学、多媒体艺术。

猜你喜欢

生态设计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回归“原生态”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生态设计推行现状与建议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