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华烟云》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2016-07-12洛阳理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471023

大众文艺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文化传播林语堂

王 红 ( 洛阳理工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471023 )



《京华烟云》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及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王红( 洛阳理工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471023 )

摘要:《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用英语写就的代表作,被视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刻画的近百个人物形象中女性人物过半,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现代思潮影响下人道主义的先进女性观。本论文从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入手,深入并全面地进行梳理,同时对其主要女性人物进行深入读解,最后揭示其对文化传播的深刻意义和独特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文化传播; 女性形象;性格分析

林语堂既有较好的中国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语水平,是那个年代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最能代表林语堂思想和艺术特质的作品也就是被自称为“林语堂的三部曲”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和《朱门》等,其中尤以《京华烟云》最有代表性,影响也最大。

众所周知,作为一部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风貌的代表作,《京华烟云》描写了民国时期北平三个大户人家(曾家、牛家、姚家)的恩怨情仇和悲欢离合,把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展现给大家。小说本身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同时也传达出作者独具匠心的女性审美特质。同时,林语堂向西方社会传播了那个时代的东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在20世纪享有世界盛誉。《京华烟云》中有大量的人物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极富有历史色彩的背景,即20世纪初至中叶的中国。当时中国民众正在遭受政权、神权、族权等多重迫害,而对于女性来说,同时还遭受着夫权、婆权和家族旧观念的压迫。

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绞尽脑汁打造出了一位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姚木兰,为了达到小说的矛盾效果,也塑造出其他几位性格与命运不同的女性。通过这这些女性的人生坎坷经历,林语堂表达出了自己特有而完美的女性观点。本文从女性人物性格分析入手,深入并全面地进行梳理,同时对其主要女性人物进行深入读解,将相关分析放在文化传播的视角下,多角度考察。对于《京华烟云》在读者群的广泛传播效果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揭示其对文化传播的深刻意义和独特价值。

一、《京华烟云》中女性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在我国,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社会定位不断变化,同时又自身维持并构建着。对于女性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价值,传统文化对其也是逐步了解并加深的。然而,经过林语堂的倾尽心血创作,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无瑕地融合在一起。林语堂非常赞同女性自身的包容之德,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也契合了社会对女性所起到的价值的肯定。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中,特别是现代与传统文化的交汇下,林语堂创作的女性形象更能体现出现代与传统融合、道家与儒家相容的独特效果。概况来说,在那个时代,林语堂认为完美的女性应该具有“东方文化为体、西方文化为用,儒家思想为表、道家思想为里”1。接下来对小说中具有特色的主要女性人物性格进行分析:

(一)姚木兰

林语堂先生塑造的姚木兰是一个完美女神的形象,她高贵而美丽,宽容而伟大。在《京华烟云》里,对姚木兰相貌描写的段落虽然不多,但是小说里曾有过在她出嫁时的外貌描述,读到这里还是能让读者脑中浮现出女神形象。小说里是这样描述的:“木兰的眼睛比莫愁的长,比起莫愁,木兰的眼睛多情而富有智慧,脸上五官较为瘦削,轮廓线条较为清楚,眉清而目秀,比莫愁活泼愉快,生气充沛……”2木兰的人格修养,即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本的儒家道德观念,更与道家思想的“自然、无为”观念相融合。

林语堂笔下的木兰对长辈尊敬,对下人礼貌,知书达理,温文尔雅,饱读诗文却从不炫耀,生活富庶却从不张扬。在充满智慧和知识的环境下熏陶长大的木兰,有着比如像勤劳、知礼、谦卑、克制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有着父母亲的宠爱,自由健康的成长坏境,使她在裹脚的年代里长了一双大脚;会吹口哨、会唱戏;同时在先进的文化教育下,形成了男女平等,自由独立的意识观念。再者,她既有曼娘这个贴心的闺蜜,又有立夫这样真诚的蓝颜。更或者,在婚后,有疼爱她的丈夫,有明事理的公婆,更有聪明伶俐的孩子。总体而言,木兰是一个勇敢的、洒脱的、富有天赋的、充满热情的、心胸宽广的有福气的女性。为了达到林语堂心中完美女性具有道家与儒家相容的独特效果,他塑造的木兰结合了道儒两家的文化精髓,同时具有现代精神,这一思想是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在这部作品中,社会新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文化赋予给了女主人公,同时对于爱情能够冲破世俗观念的枷锁,这正是林语堂所希望的具有独立见解的人3。

林语堂将自己所有的完美人文思想注入到木兰的形象里,当然里面也体现了他认为东方完美女性所应具有的价值观、爱情观、和婚姻观。木兰从一个小姑娘到成为人妻再到一个母亲的过程。她一方面是华丽优雅的大家闺秀,另一方面又是一个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换句话说,木兰的完美不止一个方面,特别是她的内在包容美,体现了那个时代多种文化影响下的多方面美感,也展现出林语堂给予她的东西方人文之美。

(二)孙曼娘

作为木兰最亲密的朋友,孙曼娘也是林语堂主要打造的人物之一。虽出身寒微,但孙曼娘有多重身份,她不仅是曾家的长媳,还是曾平亚的遗孀,特别是木兰的妯娌。孙曼娘既不能左右身边的环境,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仿若陷进沼泽里,只能随顺命运旋转沉浮。在她命运的结尾几十年的守身如玉不近男色,最终却没有逃过侵略者的残酷践踏和蹂躏,她只能在绝望中自尽身亡。她的一生是被旧社会传统礼教逐渐浸染、腐蚀直至被毁灭的痛心历程。

孙曼娘从小是在一个学究家族成长的,她所面对并接受的是当时传统的女性教育。封建旧社会的各种礼教都在她身上体现。孙曼娘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和平亚保持一定距离。曼娘不幸被和尚偷窥后,平亚给了她最温暖的怀抱。在这之后,曼娘却觉得自己违背了儒家礼教。她认为按照礼法,如果被男人一抱,那就必须以身相许。所以,曼娘对平亚总保持着羞惭、矜持的态度。平亚离开后,她心有所思,但碍于恪守礼教,写信中从未谈到自己的内心。平亚只是在木兰写给他的信中得知曼娘的真实内心,知道曼娘心情会时好时坏,兴奋几天后又变得寂寞了,就这样一直保持着儒家礼教少女特有的庄重4。曼娘是一个固执的人,对传统礼制有着不敢稍有懈怠的刻骨的爱,对封建礼制的狂热追逐正是封建传统性教育下女性的生存心态。婚后的曼娘要用人生长路上的漫漫孤独时光换取一个礼拜一个女子应有的幸福快活。旧女性多把命运维系在婚姻中的男人身上,男人没了,女性就彻底失去了存在的屏障,这今后的岁月必然与凄凉、悲怆联系着。

旧制度培养下的女子,多是一些软弱的“凡人”。曼娘也逃脱不了这种命运的碾压,最后给予世人的是苍凉而凄哀的启示。把自己的生命消耗在封建文化设置的怪圈里而不能自拔,这是人的悲剧,也是历史文化的悲剧。

(三)姚莫愁

作为《京华烟云》中的二号女主角,姚莫愁是女主角姚木兰的妹妹。根据《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性格以及自己爱妻的真实生活场景,林语堂描绘出了莫愁这个角色。莫愁本性善良、敦厚而且温柔,同时内心思想和本身的价值观又符合当时儒家教义对传统女性的审美要求。相比于姐姐木兰,虽然莫愁具有理性、沉稳的性格,但她缺少了现代女性具有的情趣丰富和活泼率真的优点。同样,在生活方面,虽然她懂得照顾好丈夫,把家里打理地井井有条,但在心灵与精神高度,因为缺少了姐姐的优点,无法去理解丈夫真正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因此,姚莫愁是立夫表面上相敬如宾的好妻子,姚木兰却是立夫在精神上永远的知己。

(四)牛素云

牛素云是一个张扬拔扈、极度嚣张的女子,同时也是一个可悲可怜的女子。素云的人生旅途是一个不断失败以至于全部人生观彻底破坏的过程,不仅是人生阅历、人格魅力的失败,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不断萎缩和人生信念的扭曲变形。

牛素云是林语堂笔下为了映射当时社会,而设立的一个特殊反面角色,她是目中无人、衣食无忧的大小姐,自身又有着争强好胜、尖酸刻薄的性格。她结婚后又变成了恶毒凶狠的悍妇,喜欢搬弄是非,被丈夫抛弃后又竟然做起了毒品交易,最后被沦落为枪决的下场。不管在任何时代,牛素云都不是好的女性形象,她只是在社会追求物质至上思潮的冲击之下,走上了一条罪恶的不归路。林语堂笔下的素云,绝非只是一个单一典型的反面形象,在她的最后时刻,也能幡然悔悟、改过自新。同时,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妖魔化的反面形象,她的悲剧是由旧社会的生活环境和思想造成的,林语堂对她同样也怀有无尽的惋惜和同情。

二、《京华烟云》中女性的性格塑造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京华烟云》对中国各种文化进行了详尽地描述。林语堂所采用的传播手法既符合了当时社会的读者需求,又融合了自身的特殊经历,当然里面也传达了他的写作意图和动机。当时的西方有一种极强的“西方中心论”的优越感,主要因为帝国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与长期殖民主义扩张,发展明显超过东方,骨子里流露出一种弱肉强食的本性。在它的文化上也相应地反映出对东方文化歧视和丑化的态度。当时的场景是这样,在中国居住过很多年的外国人回国后往往著书立说,描绘旧中国的各个方面,但是这些作品严重地歪曲了中国文化,常常将中国写成道德沦丧、欠缺理性、荒诞无稽、幼稚不堪的世界。然而常年居住在国外的林语堂最能体会到这种真实文化的扭曲学说,于是他用地道娴熟的英文,客观地向西方人介绍真正的东方文化内涵,向西方读者展现一幅真实的中国文化全景图,架起一座横跨东西方文化的桥梁5。

同时,《京华烟云》中女性的性格塑造对我国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启示作用。首先,能够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女人是好女人。这样的女人知书达理;比如木兰,木兰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皆是书香的气味,她有自己的生活,她不会围绕着一人转圈,闲暇的时候就读写诗集,小说,琢磨一下甲骨。这样的女人善解人意,温柔含蓄;比如曼娘,她理解自己的母亲,理解自己的婆婆,无论是言谈聊天、行动举止,都显得恰到好处,让人如沐春风,同时她心思敏捷,玲珑剔透。徐志摩的诗里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乘凉风的娇羞”6的句子,想来这便是女性最温柔的体现。这样的女人高贵优雅;比如素云,她的初见美丽而惊艳,她身上散发的是官宦之家的小姐高雅而美丽的气质。

其次,在当今时代做一个好女人,更要独立自主,而不是仅仅依靠男性,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更不应该盲目追求金钱,钱是身外之物,真正能够提高我们修养魅力的是内在的品质。女人都喜欢控制男人,但是不能把控制男人的心理在行为上表现的肆无忌惮;女人要清高,但不能过于孤傲,凡事适可而止就好。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男人都是很强大的,男人占据着生活的半边天,所以我们要给他们留点面子,留点让他们生活的空间,留点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去从事他们喜欢的事情。一个好女人,她懂得善待男人,她懂得宽容男人,她懂得做男人身后的助手。她懂得经营爱情,经营生活。

注释:

1.姜丹丹.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完美女性观[J].晋中学院学报,2013,30(4):110.

2.林语堂.京华烟云[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崔广.浅析《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6(10):106.

4.张兵兵. 浅析林语堂《京华烟云》中曼娘的形象[J]. 教育教学论坛,2011 (11):242.

5.赵迎春.《京华烟云》的文化传输策略及其原因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79.

6.徐志摩.徐志摩诗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项目“研究河洛文化的当代意义助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编号:SKL-2015-929;洛阳理工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媒体制导下的当代文学传播研究”,编号:2014QR03。

作者简介:

王红,硕士,助教,主要从事语言传播学、中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文化传播林语堂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从文化缺省补偿角度看《京华烟云》中文化负载词的复译
探究林语堂作品落后女性观的原因
论《京华烟云》人物的命名方式
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