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惊雷”
——评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
2016-07-12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济南250022
⊙申 圆[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济南 250022]
“于无声处听惊雷”
——评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
⊙申圆[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济南250022]
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讲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中潜藏的各种秘密。作家采用的非线性叙事策略和日常叙事的美学路径、作品的互文性、文本的历史性使小说行文在众多能指的交汇中缓慢前进,将作家对性别、族裔、身份等主题的探讨及其对人性的探究融合在一起,小说虽无宏大叙事的场景和曲折离奇的情节,却有着悄然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伍绮诗 《无声告白》 叙事互文性历史性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处女作,2014年6月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小说问世后好评如潮,在美国亚马逊2014年度最佳图书的评选中,伍绮诗更是凭借该作力压村上春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大卫·米切尔、大卫·尼克斯等九十九位当代文坛名家和畅销书作家,荣膺榜首。同年,该作还被评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佳图书、《学校图书馆期刊》年度最佳图书、《赫芬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书评》年度百佳图书等,伍绮诗本人也被誉为可与谭恩美相比肩的华裔新秀。
伍绮诗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一个香港移民家庭,父母均为科学家。她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后获密歇根大学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作家在初中时期就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旅,数年来,其短篇小说及散文作品发表于《三季刊》《贝尔维尤文学评论》《小说作家评论》等各类文学刊物。伍绮诗曾于2006年获霍普伍德奖,2012年获手推车奖,并在攻取硕士学位后开始专职写作,目前正在创作自己的第二部小说①。
历经六年,四易其稿,伍绮诗以细腻精谨的笔触完成了《无声告白》。小说将种族、性别、家庭、伦理、身份等主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成员间所经历的情感危机。“莉迪亚死了,可他们都不知道”②,小说开篇即抛设了一个悬念,叙事者以波澜不惊的口吻带领读者在现实与往事间往复穿梭,抽丝剥茧,当小说接近尾声时,真相才浮出水面:没有绑架,没有谋杀,是母亲“望女成凤”的期待使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莉迪亚感到不堪重负,最终沉溺湖心,彻底挣脱了所有无形的枷锁。《赫芬顿邮报》认为:“伍绮诗的小说从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住了读者,我们迫不及待要了解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故事……而小说最终揭示的真相,振聋发聩。”③小说缓慢行进的叙事节奏使谜底揭示的时刻不断延宕,但在叙事过程中,每个人物的境遇与心绪都经由“莉迪亚之死”这一事件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各种细节和隐喻暗中生成对话,共同指向谜底。母亲以爱之名使女儿坠入死亡的深渊,最终的真相通过作家层层铺陈而又不着痕迹地呈现出来,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小说开篇的背景设定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俄亥俄州小镇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华人,在米德伍德学院任历史系教授,他倾尽全力想要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最担心自己会遭人排斥,格格不入。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美国白人,与自己的丈夫相反,她最希望与众不同,最终不顾母亲的反对,和詹姆斯结了婚,婚后琐碎的家庭生活和平庸的主妇身份令其难以忍受,遂将成为医生的职业理想转嫁到了莉迪亚身上。莉迪亚是夫妇俩最宠爱的孩子,三个子女中唯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因惧怕母亲再次离家出走而对玛丽琳言听计从。莉迪亚的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却像被父母遗忘的弃儿,内斯寄情于自己的宇航员之梦,一心想在考取大学之后离开这个毫无归属感可言的家,汉娜则时常躲在角落,没有人在意她开心还是失落。莉迪亚维系着这个家庭内部微妙而脆弱的平衡,而当莉迪亚死后,她仍是叙事的焦点,关于她的话题牵动着其他家庭成员最敏感的神经。伍绮诗采用全知叙事的方式将詹姆斯一家在莉迪亚死后的不同反应尽收眼底,如电影中的慢镜头般呈现出这个危机重重的家在遭受重创后愈发风雨飘摇的状态。詹姆斯在女儿死后采取逃避主义政策,常以工作为借口躲到学校,并和自己的亚裔助教发生了婚外情;玛丽琳沉溺于悲伤之中,常把自己关在莉迪亚的房间里,重温女儿生前的点滴以获取些许的慰藉;内斯怀疑妹妹的死与隔壁的坏小子杰克有关,盛怒之下将杰克打倒在地,却因听到同性的杰克对自己的暗恋告白而感到错愕;汉娜则依然默默观察父母和哥哥的一举一动,为这个家庭可能出现的变故而担惊受怕。莉迪亚离世前詹姆斯一家沉闷压抑的日常生活氛围及莉迪亚离世后其他家庭成员所经历的心理创伤被作家刻画得细致入微。不同人物所感受到的震惊、内疚、不安、恐惧、焦虑、惆怅、迷惘弥散在字里行间,使读者如入其境,心生共鸣。
伍绮诗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将小说划分为十二章。第一章写莉迪亚的死讯及警察介入调查的过程。第二章以设问开始:“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作家笔锋一转,由莉迪亚之死过渡到对詹姆斯和玛丽琳的恋爱史的回顾,交代二人的家庭背景。中间的九个章节穿插着莉迪亚过十六岁生日、玛丽琳出走、詹姆斯出轨、莉迪亚坠湖等情节,最后一章写詹姆斯夫妇和解,家人终于能平静面对莉迪亚之死的那份释然。十二个章节之间虽有时间上的跳跃,但衔接自然流畅,行文收放自如。作家善于借用照片、电话通讯录、日记本、烹饪书等物件引入新人物和新事件,在莉迪亚之死的悬念中又套出其他悬念,营设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效果。作家采用倒叙、正叙、插叙、预叙等多种叙事手法揭示某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呈现人物间的关系,以娴熟的笔法在往昔、现在、未来之间游走,多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而又并行不悖,各个人物命运的起伏都在恰当的时刻被予以烛照。作家以精巧的构思,在勾勒出詹姆斯一家的生活全景的同时,也为揭晓莉迪亚死亡的真相预留了伏线。
《无声告白》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互文性使其成为众多能指的交汇,多元文本的渗透延展了小说的时空维度,丰富了小说的艺术内涵,拓宽了小说的阐释空间,令互文性读者在参与意指实践的过程中加深“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阅读感受。小说开篇冷峻、淡然的语气让人想起加缪《局外人》的首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④小说的结局和伊恩麦克尤恩的《星期六》有着精神上的契合:同是写焦灼过后的沉静,痛苦过后的希冀,冷漠过后的温情,犹如在夏日的夜晚,一缕凉风在心间拂过,驱散了之前的阴霾。小说中间部分令人窒息的凝重感,以及人物所感受的孤独与苦闷与同样以俄亥俄州为故事背景的《小镇畸人》有几分相似,家庭成员间的貌合神离则与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剧作《玻璃动物园》中描述的情形构成互涉。主人公玛丽琳身上有着《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影子,而其心路历程与《钟罩》里的女大学生埃斯特和《时时刻刻》中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更为接近。作家对校园生活的描写则让人联想起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黑塞的《在轮下》。伍绮诗在采访中提及,自己最喜欢的书是阿伦答蒂·罗伊的《微物之神》,其他“喜欢、高度推荐并且希望模仿的书有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安·帕奇特的《美声唱法》、伊莉莎白·斯特劳特的《艾米和伊莎贝尔》。”⑤《无声告白》中玛丽琳无疾而终的医生梦似乎照应着《微物之神》中玛玛奇因丈夫反对而搁浅的小提琴之梦,影射出已婚女性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解放自我、追寻自我、实现自我的艰辛。小说中莉迪亚常被称为詹姆斯夫妇的“宠儿”,承袭了《宠儿》中的幼女虽取名为“宠儿”,却在刚会爬行时被母亲扼杀的反讽意味。《美声唱法》主要讲述了在副总统家中举行的晚宴接近尾声时,一伙恐怖分子破门而入,劫持了三名人质的事件,以及这一事件的后续进展。在悬疑色彩的营设方面,《美声唱法》可视作《无声告白》的前文本。《艾米和伊莎贝尔》记叙了十六岁的女生艾米和母亲伊莎贝尔之间淡漠的感情,以及伊莎贝尔发现艾米和她的数学老师之间的性秘密之后的震怒。《无声告白》中母女关系的紧张再现了艾米和伊莎贝尔所面临的沟通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众多前文本的介入使该文本的可读性进一步增强,互文性读者能够在建构文本多元意义的过程中更深切地体味人物彼时的心境,能够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本网络中以新的视角体察人物的命运,从而在为詹姆斯一家的处境叹惋的同时,也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
除了叙事技巧和互文策略,作家对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观照也是促成“于无声处听惊雷”式的阅读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战后美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曲折发展是潜藏于文本中的一条历史脉络,借助玛丽琳追寻自我的坎坷经历得以体现。1955年,玛丽琳在拉德克利夫学院读大一,学物理专业,为向医学院进军做准备。她是班级中唯一的女生,受到来自其他同学甚至老师的性别歧视。玛丽琳发奋读书,成绩优异,最终别人对她的态度由嘲讽转向敬佩。她立志当一名女医生,而这并非易事,因为“二战后女性就业人数成倍增长但是商业、法律、医生等行业女性很难涉足”⑥。在玛丽琳看来,“女医生”是一个象征着女性尊严和社会价值的身份符码,是打破职场的性别壁垒、获得女性话语权的最佳注脚,所以为争取改写自己“他者”身份的机会,她没有因难而退。然而,玛丽琳大四时因怀孕而仓促结婚,家庭取代了医学院。她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每日乏味的重复性劳动令其自身的存在感越来越淡薄。“女人在家庭内部所干的活并不予以她自主;家务劳动不是直接有用于集体,它不面向未来,它不生产什么。”⑦主妇身份销蚀着玛丽琳的自我,使其在家庭中成为隶属于丈夫和孩子们的“非本质的中介”⑧,挥之不去的虚无感和挫败感不断提醒着玛丽琳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在结婚八年后,她选择不辞而别,申请就读医学院,但在发现自己怀了第三个孩子后心灰意冷,无奈返家。时值1966年,距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取消各州有关禁止堕胎的立法尚有时日,这就意味着玛丽琳当时没有中止妊娠的权利,她无法在独立照顾胎儿的同时继续学业,医学院计划就此彻底幻灭。玛丽琳自此将生活的重心转向对莉迪亚的教育上,1975年,她在报纸上读到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都开始招收女生的新闻,为女儿可能拥有的华丽未来而心潮澎湃。这样的机会可谓来之不易,因为虽然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但从《1964年美国民权法》宣布性别歧视为非法,到1966年“全美妇女组织”成立,再到1972年《教育修正法案》出台,“敦促大学切实保证男女机会平等”,女性争取平等性别权利的过程举步维艰。小说将玛丽琳身为女性的成长经历融于历史的洪流中,使读者通过文本的历史性了解玛丽琳在生育、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时代际遇,了解她与命运抗争总是败阵的悲情,了解她“严母”形象背后的苦衷,了解她未曾向他人言说的秘密。
小说中涉及的与跨种族婚姻有关的情节也同样铭刻着历史的印记。1958年,詹姆斯和玛丽琳在波士顿结婚,“在弗吉尼亚的一些乡村地区,他们的婚礼是违法的”。当时,美国白人与其他族裔的人通婚的事例并不多见,直到1967年,异族通婚的合法性才在美国各州得以落实。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詹姆斯夫妇,他们的子女也没能逃脱被视为异类的命运。伍绮诗在采访中称:“自1958年起,盖洛普每年都会进行对跨种族婚姻态度的民意调查,1997年,调查结果首次显示大部分美国人赞同跨种族婚姻……2001年也进行过美国人对亚裔人口的态度的研究,结果发现68%的人对亚裔美国人有比较消极或非常消极的看法,2001年大多数美国人还有这样的态度,再次令我震惊。”作家在小说中回溯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白人对亚裔人口的敌视和偏见。詹姆斯出生在美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在哈佛大学留校任教的资格,但因自己的华裔身份最终被他人顶替;他和玛丽琳的婚姻始终未受到玛丽琳母亲的接受和祝福;詹姆斯夫妇从不出门交际,没有真正的朋友。他的亚裔身份催生是其对美国的“非家”感受,而跨种族婚姻又使詹姆斯经历的身份危机在他的子女身上承续。莉迪亚是在米德伍德高中就读的唯一的华裔女孩,蓝眼睛、黑头发。她在学校里很显眼,却少人了解。同学们脸上带着“本地人漠然的和蔼”,将莉迪亚当做外国人,而街上的人则大多将华裔人口和偷渡到美国后以做苦力谋生的移民后代划等号,“他们的眼神仿佛带着钩子”(Everything:193)。1943年,美国出台《废除禁止输入中国劳工法案》,移民政策的松动导致二战后华裔移民人数激增,但这些移民仍被视为流散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弱势族裔群体。1965年,美国出台《移民与国籍法修订案》,移民政策更加宽松,但当地白人的种族优越感以及他们对非白人移民的疏离仍未改变。在小说中,作为华裔移民后代的莉迪亚像是离群的孤雁,被排斥在当地的文化共同体之外,她难以找寻自己的身份定位,只好假装自己能够适应环境,假装在学校里比较合群,假装自己过得充实愉快,而莉迪亚的“假装”策略不能冲破既有的种族藩篱,“伪装者”的身份也令其进一步迷失自我,内心更加苦涩。从族裔身份的角度来看,莉迪亚短暂的生命中浸透着身为“局外人”的悲戚。
尽管《无声告白》有着清晰可辨的历史背景,但作家并没有采取宏大叙事的美学路径,而是以日常叙事的方式呈现了一户寻常人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作家对人性的刻画:她写下了人物的软弱与坚忍、迟疑与决绝、压抑与释然;写下了人物对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珍视、对平庸的反抗、对沟通和理解的渴望;写下了人物被误解时的痛苦,灾难来袭时的无助,对环境无所适从的尴尬,也写下了人物在冰释前嫌后相互扶持的温暖。作家以“莉迪亚之死”为引,牵出人性的复杂,不动声色,却又直指人心。“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谓伍绮诗小说引人入胜的奥义所在。
①About Celeste,http://www.celesteng.com/about/.
②Celeste Ng: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The Penguin Press,2014.
③Claire Fallon:“The Book We are Talking About: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By Celeste Ng”,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06/24/everything-i-nevertold-you-celeste-ng_n_5523516.html?utm_hp_ref=books/.
④阿尔贝·加缪:《局外人》,柳鸣九译,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⑤《80后华裔作家伍绮诗征服欧美文坛》,http://book.sina.com.cn/news/a/2015-07-30/1524757588.shtml.
⑥朱刚:《20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1页。
⑦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Ⅱ》,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255页。
⑧高远:《伍绮诗:亲子矛盾是跨越文化的主题》,http://www.msweekly.com/news/wenhua/2015/0824/37729.html.
作者:申圆,文学博士,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英美文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本文系济南大学青年博士基金项目(131427)、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WYKY201406)的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