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鲁迅小说集《呐喊》研究综述

2016-07-12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010070

名作欣赏 2016年9期
关键词:呐喊国民性阿Q

⊙陈 璐[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 010070]

院校平台·内蒙古大学

2014年鲁迅小说集《呐喊》研究综述

⊙陈璐[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010070]

2014年关于鲁迅小说集《呐喊》的研究异彩纷呈,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物形象的建构、精妙的艺术手法、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人文关怀的回归,几个学者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以及《呐喊》对后来作家的影响等方面,这些研究对当下依旧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后来的《呐喊》研究奠定了基础。

鲁迅 《呐喊》 研究综述

一、人物形象的建构

袁春秋《谈谈〈故乡〉中母亲形象及意义》从大多数语文教学所忽略的“母亲”形象出发,分析了“母亲”作为一条暗线的重要作用,强调只有更好地理解“母亲”这一形象,才能更加贴近鲁迅写作的本真。

普馨伟《论鲁迅〈狂人日记〉的荒诞性》从艺术形象、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了《狂人日记》的荒诞特色,塑造了一个孤独、悲愤而发狂的狂人形象,更是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狂人的生活碎片及其错乱惊人的言语,鲁迅用这样一个荒诞的形象,揭露了中国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入木三分。

张树军《“身份认同”焦虑中的孔乙己》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分析了一个民族在急剧变化的时代,给知识分子的民族文化身份所带来的不安与恐惧,塑造了一个可悲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用孔乙己的故事完成了关于封建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生存状况、命运际遇的深刻寓言。①

王蒙则分析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从他的行为看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他时时处处展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说明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却执迷不悟,身心俱毁却仍不觉悟。②

二、精妙的艺术手法

陆越《一家之言说〈药〉》认为《药》是鲁迅使用白描手法的代表作,指出了鲁迅用粗线条勾勒的手法,用精炼、俭省的文字勾勒人物的精神面貌,不加渲染铺陈,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使人物形神兼备。③

王映红《〈药〉精妙比喻赏析》从《药》的比喻谈起,分析了比喻在文中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一,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表现其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神情和性格;其二,描摹心理,剖析心态;其三,描写环境,渲染气氛;其四,揭示主旨,突出主题。“小说中最能突出主题的比喻莫过于题目‘药’,‘药’在文中的本义和喻义相结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现民众的愚昧,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的良药。”④

三、批判改造国民性

陆露《〈阿Q正传〉的矛盾变异修辞与语境释读》在修辞的层面上对《阿Q正传》进行了一番分析,陆文对小说里的矛盾变异修辞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将矛盾变异修辞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内容上与形式上的变异,指出正是这种矛盾变异修辞才使得这篇小说鲜明地凸显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与对当时国人状态的失望之情,并通过这种矛盾变异修辞以及阿Q最后的结局,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吕漪帆《支克坚的阿Q革命论》说到阿Q身上“这种根深蒂固的奴性和懦弱,才是鲁迅最想要批判的。阿Q的懦弱,是一种普遍的国民性,正是因为看到了国民性的危机,所以鲁迅才一直强调改造国民性”。

四、人文关怀的回归

方卫中、李丽珍的《基于心理学角度谈〈阿Q正传〉的精神》独辟蹊径,绕开了以往修辞、革命性等角度的传统眼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指出了他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一种自骗性防卫机制,并指明了其中的积极意义,这是研究者们第一次给予阿Q以人文关怀,将他放置于一个普通的“人”的身份,给予了他以同情、理解和关怀。这种学科的交叉研究给小说阐释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值得更多的学者继续研究,也给予小说更多的阐释空间。

刘畅畅《浅析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指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弱者的生存智慧,这就是他去保护自己的一套法则,肯定了阿Q的生存智慧。

张辉《时代语境下的文学史叙述的变迁——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梳理了近代中国文学史对于《故乡》的书写,由20世纪50年代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解读,到80年代人们的反思,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误读或者是过度阐释的情况,一直到90年代所反映出来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依旧影响着文学史的书写,“但对作品的评价还是比较冷静和客观的,而不是盲目的热情,从这一点上来说,1950年代的文学史写作中,应该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相对于国内学者,海外学者夏志清、司马长风等人则做出了最贴近文本的解读,同时“对政治性有一定的抵触”。总体来说,“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在198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学史的书写者渐渐剔除了‘左’的思想的影响,渐渐地回到文学的本体上来”⑤。更多关照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精神状态,流淌着一股人性人情。

郑鹏飞《“亲子之爱”:被遮蔽的民间阐释话语》则是从鲁迅《药》的阅读接受史来分析,指出一直以来由朱自清提出的《药》所涉及的题旨“亲子之爱”一直被官方所遮蔽,“长期被革命话语和启蒙话语所排斥和否定”,但这种民间阐释话语与前述理论视野下得出的结论形成互补关系,能够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华老栓夫妇形象的丰富性。⑥而在多少年后的今天,海外学者夏志清的观点与朱自清不谋而合,这种文学上的共鸣,在今天细读文本之后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合理性,对后来的研究者具有极大的启发。

五、《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

张全之《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一文对日本学者藤井省三的著作《鲁迅故乡阅读史》中的论证方法、理论依据以及其选择《故乡》作为研究文本的原因都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一些书中的不足之处与没有解决的问题,对书本所提出的在“现代中国的文学空间”中探讨《故乡》的阅读史进行了自己的质疑,同时也对书中“丰富的史料和精到的微观分析做出了肯定,提出本书对那些研究鲁迅作品教学的学者来说,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⑦。孙海平《评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肯定了藤井省三以读者为中心进行文学史研究的做法,并意识到这种研究对于“文学与民族国家”的关系问题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种关系尤其表现在鲁迅的阅读传播过程中。直到今天,鲁迅学仍在充当着“官学”的角色,《鲁迅故乡阅读史》非常清晰地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在这一点上它的“小题大做,旁敲侧击”的确当之无愧,具有方法论的典范意义。⑧同样两位作者都赞同这样的看法:“读过该书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此书让我们认识到了鲁迅文学在阅读传播过程中的政治工具性,但未提供太多关于《故乡》和民族国家本身的新认识。”究其原因还是作者对所遵循的方法论理解有误的问题。刘潇雨的《文学想象与“文化共同体”》也是论述了他对《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的看法。他认为这本书讲述了一部“文学的社会史”,因此本书的写作是为了“考察《故乡》这一在20世纪的中国被不断重构的文本被阅读的历史,同时也是一种描述七十年间以《故乡》为坐标的国家意识形态框架的尝试”。呈现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历史阶段《故乡》的阅读史,其间经由了“从‘想象的共同体’到‘文化的共同体’”的转变⑨,这些因素一起共同构筑了藤井省三的阅读史研究意义。

六、《呐喊》的影响

刘敏的《〈狂人日记〉对新时期文学影响的研究综述》认为鲁迅《狂人日记》塑造的狂人以及疯癫的人物形象为后世所多重书写、模仿,对新时期许多作家,如余华、残雪、韩少功等产生重要影响。在艺术表达手法上新时期文学继承了其超现实的写法、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反讽手法等。在思想意蕴上,《狂人日记》中所表现的“反封建”思想、“知识分子”叙事、“吃人”主题都在新时期文学中多有表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不论是从哪个方面分析,鲁迅的小说总是以其思想的丰富性给予当今社会深刻的启发,研究鲁迅在当下仍具有广大的现实意义。

①张树军:《“身份认同”焦虑中的孔乙己》,《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3期,第44页。

②王蒙:《鲁迅笔下的人物孔乙己形象分析》,《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第21期,第88-93页。

③陆越:《一家之言说〈药〉》,《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第8期,第233页。

④王映红:《〈药〉精妙比喻赏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年第7期,第23页。

⑤张辉:《时代语境下的文学史叙述的变迁——以鲁迅的〈故乡〉为例》,《科学经济社会》2014年第2期,第167-170页。

⑥郑鹏飞:《“亲子之爱”:被遮蔽的民间阐释话语——兼论鲁迅〈药〉的阅读接受史》,《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21-25页。

⑦张全之:《对〈鲁迅故乡阅读史〉的阅读与思考》,《粤海风》2014年第4期,第18-21页。

⑧孙海平:《评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4期,第213-216页。

⑨刘潇雨:《文学想象与“文化共同体”——从〈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谈起》,《云梦学刊》2014年第6期,第36-40页。

作者:陈璐,内蒙古大学在读本科生。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呐喊国民性阿Q
阿Q和老A
“阿Q断子绝孙”考
阅读《呐喊》《彷徨》的记忆
武士道精神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梁启超新民思想与当代国民性塑造
专制带坏国民性
阿Q森林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说说阿Q的两句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