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幽默语言解析
——以冯小刚喜剧电影为例

2016-07-12李媛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名作欣赏 2016年35期
关键词:葛优关联话语

⊙ 李媛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幽默语言解析
——以冯小刚喜剧电影为例

⊙ 李媛媛[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语言幽默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喜剧影视作品制胜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幽默语言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的难点,它不仅要运用语言学的知识,还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关联理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幽默语言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理论框架。本文就以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视角出发,来解读电影中的幽默语言,分析幽默语言的认知过程。

关联理论 幽默 最大关联 最佳关联 认知语境

引言

汉语中的“幽默”一词是外来词,是由林语堂先生从英语“humor”翻译过来的。“幽默”的概念有广义、常义和狭义三个层次。广义的幽默就是指一切引人发笑的行为;狭义的幽默特指其中最富审美价值的那一层精神现象,是一种由机智而又宽容的讽刺造成的,“可笑”中浸染着悲剧意味的精神现象。常义的幽默是指合乎的内容采取了超乎常规的形式或者合乎常规的形式负载了超乎常规的内容,所引起的心理能量(期待的、经验的、情感的……心理能量)遽然释放的可笑。①所谓语言幽默,即利用语言的各种要素的变异而创造的幽默。纵览当今影坛,幽默的表演风格,尤其是幽默的语言已经成为小成本喜剧电影取得高收益的法宝。在这些电影中没有宏大的场景、炫目的特效,靠的就是故事化的情节和幽默的语言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其中又以冯小刚的喜剧作品最具代表性。冯小刚十分注重人物语言的建构技巧,也擅长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标示在人物语言上。独特的“冯氏幽默”已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一种流行符号,彰显出语言的灵性和魅力。本文就以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来解读电影中的幽默语言。

一、关联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言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结构的客观描写,而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语言的构建、学习和运用都必须结合人类认知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受到这一思潮的启发,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1986年首次于《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一书中提出关联论,开启了认知语用学研究的新时代。

关联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人类交际的内在机制,认为人类认知就是以最小的信息加工努力,尽可能获知信息最大的关联。交际过程中对话语的理解主要体现为受话人根据认知语境寻找话语最大和最佳关联的认知过程。②斯波伯和威尔逊认为关联性与语境关系密切,关联性需要通过语境效果来判断,语境效果是关联的必要条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强,关联性越大;语境效果越弱,关联性越小。认知努力(又称为加工心力)也是衡量关联性大小的重要指标:其他因素维持不变,所需加工心力越小的假设,关联性越大。加工一条消息要付出一定认知努力,调取一项语境效果也要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语境越不可及,调取时所需认知努力就越多,反之亦然。要想获得最大关联,就得尽可能选择最适合的语境来对假设进行加工,这是语境实现了认知努力和效果之间的最佳平衡。

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言语交际的过程是明示—推理的互明过程。明示—推理模式将话语的产生和理解纳入一个整体中进行研究:明示要求发话人采用明白的方式进行示意;推理要求受话人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推导出发话人的意义。受话人的推理结果与发话人的意图相一致,就是互明,即发话人通过话语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意图,而受话人又根据该话语明白了发话人的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受话人的推理是关联论交际过程的核心,而语境假设又是推理的前提。在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关联是已经确定的,如何理解发话人的话语含意,需要受话人结合具体的情况,构建语境假设,并将这一假设作为前提之一去进行理解推理。语境假设的正误取决于关联强度,如果构建语境假设所付出的认知努力小,而产生的语境效果大,那它就符合最佳关联原则,是最合理的语境假设,否则就不是。

二、关联理论对电影幽默语言的解释力

(一)明示—推理产生的幽默

传统的语言学观点认为,交际是一个“编码—传递—接收—解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编码和解码是传统语

言学关注的核心”。斯波伯和威尔逊不赞同这种传统观点。他们认为:“交际的成功不在听话人辨认出话语的语言意义之时,而在他们从话语中推断出说话人意义之时。”③也就是说交际不仅涉及编码、解码,而且涉及推理。听话人不仅要明白词语的一般意义,更要明白说话人此时此地运用这些词语的特殊意义。说话者向听话者展示某物是一种明示,从说话人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行为,是说话人明示自己的交际意图的行为;从听话者的角度看,交际还涉及推理的行为,听话者要根据语境对说话者明示的内容做出最大限度的关联。因此,完整的交际过程应该是“明示—推理”的过程。

斯波伯和威尔逊的“明示—推理交际观”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幽默。由于人们的认知结构不同,对话语的推理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明示”和“推理”之间的偏差,往往就会造成幽默的语用效果。例如在冯小刚的电影《一声叹息》中:

警察:你们什么关系?

李小丹(徐帆):我们是爱人。

警察:爱人?爱人这个词在法律上无法确定,太含糊。法律只承认夫妻关系。

影片中警察问徐帆饰演的李晓丹与张国立饰演的梁亚洲是什么关系,徐帆回答是爱人。但是警察却回答“爱人这字词……太含糊,法律只承认夫妻关系”。李晓丹的明示和警察的推理明显存在不一致,对观众而言产生了幽默效果。再结合影片的情节,李晓丹和梁亚洲之间确实是婚外情的关系,幽默效果更加凸显。

再如《天下无贼》中:

李冰冰(叶子):黎叔,胖子他们出卖你,你不会恨他们吗?

葛优(黎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李冰冰(叶子):黎叔,你是个明白人,那,那我就把你交给警察了阿!

葛优(黎叔):大意呀大意呀,想不到被一丫头片子玩儿了。

影片中李冰冰和葛优分别饰演小偷叶子和黎叔。当叶子问黎叔“胖子他们出卖你,你不会恨他们吗?”黎叔回答“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明示意图是没必要恨他们,但是叶子却回答“你是个明白人,那我就把你交给警察了”。明示与推理之间反差较大,也有了较强的幽默效果。

(二)明示与隐含产生的幽默

明示不仅包含字面意义的理解,还包括隐含的语用意义的理解。所谓语用意义是指话语在语言意义的基础上由于语言使用者及语境的作用而产生的意义。从关联角度来看,话语的明示意图和语用意义之间的反差就产生的幽默效果,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好。

例如《非诚勿扰Ⅰ》中:

葛优(秦奋):孤儿我认可,父母双全是另一回事,宝马车头放一奔驰标,这不太合适吧,出了故障,奔驰零件配不上,宝马又不管修,咋办?

葛优(秦奋):这娶老婆生孩子的事情,我还是自力更生吧,不接受外援!

(三)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偏离产生的幽默

在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中,正常情况下受话人只会注意最大关联信息,即那些不需要付出太多认知努力就能获知的信息。但在实际交际中还存在一个最佳关联,即考虑到说话人利益的最大关联性,在说话人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听话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最佳关联。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的反差越大,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就越多,产生的幽默效果就会越好。

例如《甲方乙方》中:

刘蓓(周北燕):“哎,你看,那儿是不是有人要跳河呀!”

葛优(姚远):“哎哟!姑娘,姑娘!”

“一年前的今天,我就是从这儿跳下去的,被人给救起来了;一年后的今天,我觉得我当时特傻。”

姑娘:“你以为你今天就不傻吗,我这儿练气功呢!”

刘蓓和葛优看到河边有一姑娘,误以为要跳河自杀,葛优还语重心长地劝慰了一番,观众跟着他俩的思路,也以为姑娘要跳河,这样的关联其加工努力最小,而认知效果最大,属于最大关联,而姑娘的回答“你以为你今天就不傻吗,我这儿练气功呢!”所包含的信息和观众的最大关联偏离较大,观众不得不推翻之前的最大关联,重新选择最佳关联。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反差,让观众产生出乎意料的感觉,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反差越大,幽默效果越佳。

再如:《非诚勿扰Ⅰ》中:

范伟:现在的经济太不景气了,五大投行黄了仨,卖什么都卖不动了。

葛优(秦奋):没事,我卖给你的我再买回来,你开个价。

范伟:二百万。

葛优(秦奋):一百万,都要扔了。

范伟:好,成交!一百万就一百万。我说的是英镑。

葛优(秦奋):少废话,我说的是日元。

别觉着亏了,等明年的经济好转了,我再高价卖出去,和你分享。

影片开头,葛优把他所谓的“高科技发明”高价卖给了范伟饰演的商人,在影片结尾,二人又相遇了,于是有了上面的对话。当葛优说“一百万”时,范伟说“成交!一百万就一百万”观众跟着他俩的思路,以为就成交了,范伟却说“我说的是英镑”,这里观众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产生了第一次反差,让观众有些意外;紧接着葛优又说“少废话,我说的是日元”。观众的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又一次产生了更大的反差,观众感觉更加出乎意料,幽默效果凸显。

(四)话语同认知语境脱离产生的幽默

语境最初开始某个词句出现的“上下文”,后来又扩展为“语言使用环境”。关联论把语境放到推理的认知心理状态中来研究,将它设定为由一系列假设组成的“语境假设”,与认知环境密切相关。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受话人认知语境的一系列假设,语境不限于现实语言环境或话语本身的上下文语境,还包括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期望、宗教信念、文化思想等方面。要想获得最大关联,就得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语境来对假设进行加工,这时语境实现了心力和效果的最佳平衡。当这个平衡被打破,即话语与语境产生冲突时,就会产生幽默效果。例如,《天下无贼》中黎叔的一段话:

说了多少回了,要团结!这次出来,一是锻炼队伍,二是考察新人,在这里我特别要表扬两个同志,小叶和四眼。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上一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上面黎叔所说的这段话,具有较强的宣传鼓动效果,从语体的角度属于政治语体,一般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但是在影片中,黎叔的身份是贼首,该话语与其身份冲突较大,从而产生了较好的幽默效果。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幽默的理解是受话人从开始认为不关联的话语中,通过付出认知努力最终找到最佳关联的过程。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为理解和欣赏幽默这一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理论框架。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还是日常交际中的对话,受话人在理解幽默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关联原则。了解了幽默语言的认知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无论是欣赏电影作品还是日常交际,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①胡范畴:《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②李捷、何自然:《语用学十二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页。

③[法]丹·斯波伯、[英]迪埃珏·威尔逊著,蒋严译:《关联:交际与认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1][法]丹·斯波伯,[英]迪埃珏·威尔逊著,蒋严译.关联:交际与认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李捷,何自然.语用学十二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胡范畴.幽默语言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4]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雷术海.基于关联理论的幽默解读[J].大连大学学报,2009(5).

[6]胡平.电影幽默功能的关联理论诠释[J].电影文学,2013(4).

[7]万文龙《.非诚勿扰》中“冯氏幽默”的关联阐释[J].电影文学,2011(11).

[6]王燕.从关联理论看幽默话语的关联特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作者:李媛媛,硕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语言学理论。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葛优关联话语
画与理
“葛优躺”让葛优赚大了
葛优一句话怼空谈者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雷人话语
奇趣搭配
雷人话语
智趣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无关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