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中花鸟画的虚与实

2016-07-12赵丽娜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00

名作欣赏 2016年35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花鸟画美学

⊙ 赵丽娜[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00]

中国画中花鸟画的虚与实

⊙ 赵丽娜[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哈尔滨150000]

中国花鸟画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与古代诗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花鸟画虚实关系,遵循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像“有无”“色空”“阴阳”“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等哲学思想,无不反映了世界万物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而中国花鸟画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思想。虚实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花鸟画,而虚实关系在中国花鸟画中的影响也是其他任何绘画因素都无可比拟的。

中国花鸟画 虚实关系 绘画与诗歌 对立统一

在中国花鸟画艺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贯穿始终,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绝大多数都是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因此,中国花鸟画艺术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中国花鸟画艺术的虚实关系可以清晰地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领域里,有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老庄逍遥的虚实思想、韩墨之道的法家思想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它们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几千年来对中国花鸟画美学理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千千万万的花鸟画家们,都是以各种艺术形式传承和运用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一、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花鸟画的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中国花鸟画历经上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了一套独特完整的美学理论。中国花鸟画家们也以此为依据,并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创造了数不尽的美学精品。当然,他们的创作无一不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哲学思想高度集中地反映了艺术家们的艺术修养。老庄的“有无观”、佛教的“色空观”、周易的“阴阳说”,这些观点都论证了世界万物具有两面性,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着。而中国花鸟画的虚实关系就是“有无观”“色空观”“阴阳说”的具体表现。中国花鸟画中的实,通常说的是直接描绘的对象;而中国花鸟画中的虚,通常说的是间接描绘的对象。中国花鸟画的虚实偶尔也说的是画中有疏有密,有浓有淡,有远有近,有大有小。中国花鸟画,其实也就是虚实关系在画面上的体现。中国花鸟画无时无刻不表现为虚实关系,而且常常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中国花鸟画中的虚实关系,包括了画面上的所有关系,是中国画各种关系中最集中、最根本的表现。孟子在论美时说“充实之谓美”,而达到美的最高境界则是“圣而不可知之”,这个“不可知之”也就是虚。孟子从“实”谈到“虚”,并且点明了“虚”才是最重要的。“虚”与“实”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二者的关系在不断地变化着,演绎着,这也就逐渐成为中国花鸟画的美学原理。

二、诗歌中的虚实关系影响着花鸟画的创作者们

诗歌和绘画一样,也存在着虚实的区别。正如我国唐代伟大诗人刘禹锡所言“境生象外”,认为所有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全部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之相联系的无形虚象,所以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就像他的流传千古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堂前燕、百姓家都是写实的,而六朝古都的繁华、美人如云、车水马龙则是虚的,是可以想象出来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不仅拓展了大家的想象空间,也增加了许多趣味性。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过写梅残、柳细、草、风等来写出离人的离愁别恨,虚与实相生,完美结合,把梅、桥、柳、草、风与离人的离愁别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则是实写,离人的离情则是虚写,在具体的景物描写下,是为了衬托诗人的一种感情,渲染一种浓浓的离别情绪,达到了言犹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实写与童子进行对话,而具体说的是什么,问的是什么,却省略了,是虚写。隐者长得什么样,采药又去了哪儿,什么时候回来,都采用虚写。但是,在高山险峰,云海茫茫处,童子天真无邪,隐者仙风道骨,诗人的闲情雅致都是可以想象出来的。诗人通过这些虚写,给我们留下了十分美好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在想

象中得到快感和美感。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登楼所见为实,而抽象的说理则为虚。实写是为了写开阔的视界,让人精神振奋,从而衬托虚写,站在生活的哲理之上。实中存虚,虚中有实,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能够更好地把虚景与实景融合在一起,相互衬托,渲染出一种十分有哲理性的生活画面。中国花鸟画也遵循着这种虚实相生的美学原理,虚实关系是中国花鸟画最根本、最基础的关系。

三、中国花鸟画中的虚实关系在绘画写意中的表现

在中国花鸟画中,虚是指画中笔画稀疏或空白之处让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给读者打开想象之门;实是指画中笔画详细细致丰富之处,是真事,真物,真景。一般画内虚境表现为画面的设计和技术;而画外虚境,则是相对整体艺术的“实”而言的。虚也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是在实的基础上想象出来的。虚和实同时又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在画中,景物为实,情感为虚,而用虚的方法来表现实的东西,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书法上要讲究疏密,园林上要讲究掩映,在绘画中,处处实,则显得呆板,处处虚,则显得太空洞,而侧面描写能恰到好处地“化实为虚”。“有无”“色空”“阴阳”“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等哲学思想,无不反映了世界万物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而中国花鸟画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思想。

一幅好的中国花鸟画,不仅要看构图、笔墨、造型、色彩,而且还要看画中虚实关系是否处理得好。画家只有把虚实关系处理好,才能更好体会到画中之意和画外之意,也才能让观者领会到中国花鸟画的绝妙之处。中国花鸟画也常常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比较虚的情感。一幅好的中国花鸟画,必须有虚有实,虚实相生,刚柔相济。虚要虚得合情合理,虚而不空;实也要实得恰到好处,实而有物。虚实要相生相变,虚中要见实,实中也要见虚,实要有据,虚要有理。中国花鸟画最没有看头的是把每一个地方都画实了,没有虚的地方。画要有灵气,就必须有虚,虚就是中国花鸟画的灵气,画实处易,画虚处难啊!有实有虚才能充分表现中国花鸟画的精彩绝妙之美!如果能很好地把握画中之虚,那么给人的想象和回味将是无穷无尽的,这也是创作的最高境界。那么中国花鸟画又是如何来表现这种虚实关系的呢?画家们大都是借助笔画线条、远近关系来很好地表现虚实关系的。

四、虚实相生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特征

中国花鸟画大多表现的是近景和中景,近景一般用密和浓来表示,而中景一般用疏和淡来表示。花鸟画的虚实就是通过这种疏密、浓淡关系来表现的。中国花鸟画的虚实一般是由心而生的,画家们更在意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也就注定了中国花鸟画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实是有形的,虚是无形的,但它又确实存在于画中。实是画的形,而虚是画的魂,是画的点睛之笔。虚是一种意境,是一种情趣,是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虚比实更重要,更传神。虚能够让欣赏画的人产生无限的艺术联想。虚实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在中国花鸟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虚实相生是中国花鸟画的重要特征。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中国花鸟画所表现的美学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对虚实关系的艺术表现,画面之中所呈现的无不是虚实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它是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反映。中国花鸟画通过画面的虚实关系表现了画家的主观情感。中国花鸟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扬中国花鸟画艺术是民族的骄傲,我们当义不容辞。

[1]辛晔.中国画中花鸟画的虚与实[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邵竹君.浅谈中国花鸟画构图的虚实疏密[J].美与时代·城市,2014(3).

[3]安娜.虚谷虚谷虚怀若谷——试论虚谷山水画中的虚的艺术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9.

[4]李华.浅析中国画白描[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9).

[5]唐松林.浅谈中国画花鸟的构图[J].中国科技信息,2006(2).

作者:赵丽娜,硕士,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编辑:赵斌E-mail:948746558@qq.com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花鸟画风格研究》,批准号:16YSE25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花鸟画美学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盘中的意式美学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工笔花鸟画
外婆的美学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纯白美学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