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书法环境和篆书发展研究

2016-07-12李思航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石家庄050700

名作欣赏 2016年35期
关键词:篆书金文书法

⊙ 李思航[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石家庄050700]

清代书法环境和篆书发展研究

⊙ 李思航[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石家庄050700]

清代书法在各个层面上开始并逐渐完成了总结,构架日臻完善,从理论到实践均呈现出系统化的态势。朝代的更替导致社会生活以及意识形态的巨变,从而引起了治学方法的变化,以考据之学为代表的朴学随之兴旺,从而也带动了古文系统书法即篆书的勃兴。

清代 书法环境 考据学 篆书 成就

一、社会环境的变革和书法的土壤

(一)改朝换代的历史巨变

法国史学家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曾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我想做一个比较,使风俗和时代精神对美术的作用更明显……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我们研究自然界的气候,以便了解某种植物的出现,了解玉蜀黍或燕麦,芦荟或松树;同样我们应当研究精神上的气候,以便了解某种艺术的出现,了解异教的雕塑或写实派的绘画,充满神秘气息的建筑或古典派的文学,柔媚的音乐或理想派的诗歌。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①

丹纳的这一番话在艺术上是普适的,任何一门艺术在时空中的活动都不得脱离环境而孤立存在,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一个时期的艺术活动,首先就要将其还原到其所在的历史环境中去,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同理,要想讨论清代金文书法的得失,单纯进行作品的线条分析是不行的,如果想摆脱直观图像对研究所造成的简单化影响,就需要将其置于清代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全盘考量。

公元1644年,明亡清继,中国历史由此进入第二次全版图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时期,在此后的近三百年时间里,在广袤的神州大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传统都随着统治者的变化而发生了新的改变,形成了自己的时代特点。清代同蒙元一样,使用马上暴力夺取了汉族政权,手段相同,国祚却更长。蒙古族统治者实行种族歧视政策,把治下百姓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以此区分属性,实行压迫。清朝的统治者对汉族的控制则更为简单,除了建立“汉八旗”以示拉拢外,其最重要的精神摧残手法就是改造了千百年来汉族固有的发型,以辫子代之。这种改造当然会冲击汉族的文化体系,自清军入关以来,抗拒剃发之事多有发生。清朝统治者改造了百姓的发型,可以说其“降服”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半。但毕竟汉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清朝的统治者也终究明白,可以改造百姓的发型,却无法改造其大脑。清代帝王需通满汉双语,但百姓并未被强制学习满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使用过程中,汉文化逐渐将武力上的征服者征服。但是由于统治的需要,清朝的帝王们需要建立严密的文化管控体制,以防范汉族群众来自思想上的反扑。

(二)文化管控——编书禁书与文字狱

史学家白寿彝曾经谈道:“对学术文化,清在其统治巩固以后,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控制。第一,继续提倡八股文、遵从孔子和程朱,以限制人民的思想……第二,查禁对于清朝不利的书籍。第三,兴文字狱。最著者,如1711至1713年的《南山集》案,因触犯忌讳,著者及被株连杀死者一百余人,流放数百人。第四,寓禁书于修书。雍正、乾隆时,官修两部大书。一部是1725年编成的《古今图书集成》……又一部,是《四库全书》,1772年开始纂修,经十年成书。全书有七万九千多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是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而《四库全书》在编修过程中,则是通过普遍征书而进行对书籍的销毁,通过对书籍的收录而进行删削窜改。《四库全书》客观上保存了大量文献,但败坏了不少著作的原来面貌。修《四库全书》的重要目的就是寓禁于修。”②相比较于对著作原貌的修改,禁毁书籍的破坏性更大。“乾隆帝还一手操纵长达十九年的禁书活动,共禁毁书籍三千一百多种,十五万一千多部,销毁书版八万块以上。”③

文字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文化迫害活动,相较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型文字狱多发生于清代早期,“庄廷龙《明史稿》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吕留良《文选》案,均是康雍时期所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大案。”④这种文化管控的后果是导致学术风气也随之变化。“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不断,文人士子往往只因诗文中的片言只字,便被视为叛逆谋反,动辄满门抄斩,株连九族。更有一些心怀叵测、谄媚求荣者,捕风捉影,

挟私诬告,致使知识分子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这种情形反映在学术界尤为明显,经世致用之学充满危险,于是学者大都转为考据之学,一时成为风气。”⑤

(三)考据学、金石学的勃兴

由于清代统治者采用文化高压政策,广兴文字狱,使得文化人不敢尽抒胸臆,谈论抱负,稍有不慎,就会深陷牢狱。在这种状况下,过去做经世致用之学的知识分子们集体性地转入“地下”,探讨音韵训诂、考据金石的朴学则兴盛起来。清代的朴学看似是文人避祸的“虚学”,但又是讲求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实学”,由于要大量地分析古代文献、研究出土器物上的字迹,文字学就成了清代学者们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之学”。

文字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体现在对《说文解字》的解读上,《说文解字》可以说是朴学家的必修课,清代学者们在对其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代表人物是“《说文》四大家”,即:著有《说文解字注》的段玉裁、著有《说文解字义证》的桂馥、著有《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的王筠以及著有《说文通训定声》的朱骏声。

中晚清之后,随着访碑问石之风形成潮流,碑版古物、钟鼎彝器大量出土,金石考据之学因材料的丰富而更加兴盛,大量研究成果诞生,这其中尤以金文研究的学术成果为多。赵诚先生在《晚清的金文研究》一文中总结道:“金文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而论,可以说始于宋代。到了清代,始则注重治经,考据之学盛行,然多攻研许、郑之书;自钱坫《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相继问世,吉金文字之学方为学者所注重,著书行世者日渐增多,几乎成为一时风尚。但重要的作品均成于晚清,如曹载奎(秋舫)《怀米山房吉金图》(1840)、刘喜海(燕庭)《长安获古编》(1850)、吴云(平斋)《两轩彝器图释》(1872)、潘祖荫(伯寅)《攀古楼彝器款识》(1872)、吴大(清卿)《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1885)、端方(午桥)《陶斋吉金录》(1908)和《续录》(1909)、刘喜海《清爱堂家藏钟鼎彝器款识法帖》(1838)、吴荣光(荷屋)《筠清馆金文》(1842)、徐同柏(寿臧)《从古堂款识学》(1886)、吴式芬(子)《古录金文》(1895)、方益(谦受)《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1899)、刘心源(幼丹)《奇觚室吉金文述》(1902)以及孙诒让(仲容)的《古籀拾遗》(1888《)古籀余论》(1903)和吴大的《说文古籀补》(1883、1895《)字说》(1884)。真是蔚为大观,可见其时的学术风气。如果把这一时期有关金文考释的论著加在一起,将大大超过自宋至乾嘉时的总和,其水平、成就也远远高于前代。”⑥

以上所述诸家,大多既是学者,又是书家,几乎全部擅长篆书,而以金文书法名世的也不在少数,钱坫、吴大、吴荣光、徐同柏等人的金文书法都具有值得称道的水准,可见理论研究与书写实践之间相互激荡所产生出的效果是多么明显。

(四)社会经济发展是艺术品市场繁荣的成长助力

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丝绸之路连接着东西贸易,货物自秦汉时起就不断出现在欧洲,到了明清以后,随着巨型船舶建造技术的不断完善,海路贸易逐渐达到了高峰。

商业贸易活动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得富商阶级不断壮大,从而使文化上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书法的买卖行为历史悠久,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作为商品的属性并不能被确认。但在清代以后,书法作为艺术商品的属性越发明显,“商品字”大量充斥市场,其买卖、交易活动超过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也形成了专门靠着卖字(多数同时也卖画)养家糊口的书家群体。

在清早期,很多文化人就依靠卖字画维持生活,虽然并非情愿。比如明宗室朱耷,虽然入清后为僧,但后来也不免靠出售字画补贴生活。萧鸿鸣在《八大山人作品在当时社会中的流通方式及社会地位》一文中就写道:“至晚年约六十岁前后,八大山人方有售卖书画之举,这也逐渐成为他晚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⑦而就是因为书画买卖的常态化,润格也成为书家关注的重点。“生活既依赖于此,又如此拮据,这决定了八大山人在某种程度上,必然要关心自己的书画销售情况与销售价格。”⑧

在扬州,传统盐商是艺术品消费的主力军,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作为当地书画家的核心,利用世人对艺术品的“好奇”心理,创作了大量风格怪异的书法作品,同时,这一地区的书法作品交易,也是相当频繁的。郑板桥也非常关注自己的书画作品销售,其在作品《润格》中明确为自己定价为:大幅六两,半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并明言: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其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郑板桥认为,艺术品是有明确价位的,用礼物交换,论交情强索都是不妥当的。要作品,就必须拿银子来。正是在这种艺术品创作者与艺术品消费者的互动当中,职业书法家群体逐渐形成,写书法也终于成了一种可以谋生糊口的手段。

中晚清之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清政府的统治造成了极大冲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国门户大开,通商口岸逐渐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其中尤以上海最为著名。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站在十字路口的国人的思维开始转变,“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兴起,西学逐渐兴盛,传统文化生活习

惯面临冲击,而依靠传统文化成长的清代书家们,也不同程度地跟着时代一起改变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官位,开始靠卖字画为生,其书法创作也逐渐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而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

由于书法作为商品的属性日益突出,买方市场的需求也左右了书法的创作。晚明以来,随着房屋建筑的增高,书法逐渐进入了“大幅式立轴”时代,在书斋手卷上游刃有余的文人行草书一时还不能适应这一“欣赏环境”的改变,这给富于装饰性的篆书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发展机遇,尤其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金文书法,在成为书家取法对象后迅速引起了关注,开始大行其道。

二、篆书在清代的复兴和发展

改朝换代导致了代表时代精神的文化产物发生变化。在书法方面,时代书法成就的代表性字体也发生了改变。从北宋到明代,书法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在行、草、小楷上,在清代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向,篆书的重新崛起是清代书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有言:“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⑨这段话历来被奉为书法界的至理名言,然而书分五体,康氏的话前两句是讲行书的,后两句是讲楷书的,完全不涉篆隶。清代草书不兴,无需多言,但其时最盛兴的篆隶不含于内,似乎不妥。

篆书在历史上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历过魏晋的起伏,也经历过唐代的中兴。但在宋代书法进入“文人化时代”之后,“二王”系统的行草书独领风骚,篆书迅速走向没落,到明代时已达谷底,明代略可一述的篆书书家仅数位,如李东阳、乔宇、徐霖、赵光之辈,可谓极少,但这又是黎明前的黑暗,接下来的清代,篆书书家将井喷式地增长。“清代篆书远超前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一成就是在清代学术尤其是‘朴学’发展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文字、金石之学的发达,使人们对已非日常应用文字的篆书的认知、研究更加普及和深入,篆书学习所需的各种金石文字资料也日益丰富。”⑩有材料就会有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清代篆书掀起复兴大幕,进而走向高潮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清代早期,篆书尚在复兴的萌芽中,傅山的大篆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延续晚明衰风,法度不纯,虽可以赞之为“寓巧于拙”,也可斥之为“荒诞粗陋”。同一时代的朱耷等人也是这样,虽在取法大篆中找到一些奇趣,却从未窥到真正的门径。邓石如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一面貌,他对篆书的技法变革与掌握超过了前代的任何书家,使篆书重新攀上了历史高峰。可以说,邓石如影响了整个的清代书法史,特别是在篆书这一层面,当然也包括隶书。

赵宏先生把清代书法的发展脉络分为“两线三支”,即:一是纯以“二李”为宗的,二是受邓石如影响的。第二条线又有分支,其一是师承顽伯,谨守家法或略有所变的;其二是以顽伯为宗,掺以金文大篆有所变化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的。第一条线著名的有王澍、钱坫、洪亮吉、孙星衍等。第二条线之师承顽伯,谨守家法或略有所变的,著名的有吴让之、邓传密、莫友芝、胡澍、赵之谦、吴育、徐三庚、张祖翼、黄子高等。第二条线以顽伯为宗,又掺以金文大篆而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嘉道之时有朱为弼、徐同柏、赵之琛、屠倬等开始致力于金文大篆的书写,此后才有杨沂孙、吴咨、吴大、黄士陵、陈介祺、吴昌硕、杨守敬等,或直接取法金文大篆,或融会大小二篆,形成自己风格。⑪这三条清代篆书发展的支线宏观地说明了清代篆书的发展轨迹,而其中前两条支线中的书家也并不是完全不涉金文大篆。像第一条线中的王澍、钱坫,都对金文书法中的一类“铜镜铭文”下过功夫,而邓石如自己也有大篆作品传世。

总而言之,清代的篆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书家的数量上、在名家的高度上、在风格面貌的多样上、在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上,均超越了以往各朝各代。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篆书虽然在官吏士大夫中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始终没能更进一步,并得到帝王的好尚。篆书在清代帝王墨迹中极少见,而宫廷书法也多以乌、方、光馆阁体与行草书为主,这不能不说是清代篆书的一个遗憾。

①丹纳:《艺术哲学》,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14—15页。

②白寿彝:《中国简明通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43—244页。

③④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83页,第82页。

⑤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页。

⑥赵诚:《晚清的金文研究》,《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1期。

⑦⑧邱振中主编:《书法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第349页,第349页。

⑨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版,第777—778页。

⑩赵宏:《历代书迹集萃·篆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99页。

⑪赵宏:《篆书津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25—132页。

作者:李思航,艺术学硕士,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书法史、艺术传播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篆书金文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书法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书法欣赏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论两汉碑额篆书对邓石如篆书风格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