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车平台的动力及社会意义

2016-07-11韩婧奇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意义资本逻辑互联网

韩婧奇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打车平台以开放式平台的商业模式有力地冲击了出租车市场。打车平台的脱颖而出有多方面的原因,该平台的出现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打车平台;互联网+;资本逻辑;市场诱因;社会意义

一、前言

2014年始,打车这一原本不温不火的行业突然被炒得火热,其源头正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手机打车平台在大江南北的极速蔓延。一轮又一轮的亿元补贴,不仅实惠了乘客也实惠了司机,当人们还在为这两家公司“豪”气十足的大手笔市场运作感到不解和惊讶时,更多的同类平台已经上路了。

这类平台的诞生并非偶然。近年来,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依托于中国庞大的汽车用户群体,智能手机的普及,电信传输速度的提高(尤其是4G网络的广泛应用),卫星导航技术的成熟,车联网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处在市场经济前沿的先行者们看到了打车领域的未来商机,以最简单粗暴的烧钱的方式,让消费者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养成了使用习惯,产生了对手机打车平台的信任和依赖。打车平台滴滴、快的的烧钱大战一度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谈论话题。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日新月异变化万千。

然而,眼花缭乱的商业竞争行为背后却有着更深远的资本逻辑、市场诱因和社会意义。

二、打车平台发展的动力

(一)资本逻辑

资本逻辑是推动这次打车行业互联网化的最强动力。众多打车平台背后的公司在占领市场的前期和過程中同时进行着多轮的融资,动辄数千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当然,这些资本的进入不是为了给消费者发钱,请消费者免费坐车,更不是做慈善。在逐利的资本看来,创造更多财富才是最终的追求。而从资本的高度和视角去布局一个新产业的未来,往往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和收益。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摩根、高盛正是以这样的方式辉煌了数百年,甚至二三十年前投资大陆基建的李嘉诚,也因为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获得了极丰厚的利润。我们暂且管中窥豹的想想,资本为何投资打车平台。是否打车行业会像以前的金融、石油、钢铁、基建一样是控制一国乃至世界的命脉级产业呢?显然不是。但是,打车平台具备了诸多产业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场景消费、汽车、通讯。无论是以上哪个产业,资本都可以以之为支点,翘起更大的市场和未来,这就是资本的逻辑。

(二)市场诱因

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打车平台弥补了过去出租车市场的劣势。一是各地的出租车保有量和配车、打车方式无法满足消费者全时段的用车需求,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雨雪天的时候,很难打到车。二是消费者在急于用车的时候能否打到车、多久打到车需要碰运气,这与出租车公司的调度制度有关,但也是传统打车双方的信息隔离和被动接收的必然。三是全国各个城市的出租车隶属于不同的公司,各地的打车市场价格和打车规范各异,甚至还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潜规则,这些对于外来消费者而言,难免造成较差体验。比如燃油附加费费,全国各地有的地方早已取消,有的地方依然收取;再如有些地方打车难,拒载多,宰客多,计价器做手脚,火车站机场等地管理混乱。

从打车平台和背后投资方的意图来看,在形成用户使用习惯的同时,也打通了支付通道,使用户养成支付习惯。正所谓“得入口者得天下”“得账户者得天下”,滴滴和快的之前都各自宣称有1.5亿用户,合计拥有出租车约3000万单,这些用户被培养出使用习惯后,形成的其实是一个巨大的O2O、移动支付平台和入口,这个平台和入口可干的事情肯定不只是打车,O2O市场是巨头们正角逐的战略要地,打车平台成为切入O2O的最重量级入口。前期的钱并没有白烧,百万出租车司机成为教会消费者移动支付的兼职教师,他们能教会用户用手机付车费,就也能诱导他们再干点别的。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搭载其他生活消费场景应用,比如生活缴费、购物、物流、外卖等。

三、打车平台的社会意义

打车平台不仅创造了诸多财富,对社会和市场带来的其他推动和现实意义也是难以估量的。

(一)消费习惯:软件粘性、支付通道、消费意愿

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在经历过洪水猛兽般的烧钱大战洗礼后,年轻的消费群体已经接受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粘性。当然在补贴减少以后会有一部分的流失,这些消费者就是冲着实惠的特点去的,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依然会使用,因为它便捷高效体验好,还有专车、快车、出租车等多种多样的选择。试想再过十年,又将有一大批的年轻用户将成为其忠实的消费者,背后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打车这一场景的消费习惯只是一个开始,习惯了通过手机支付通道支付以后,消费者会更容易转化到其他的消费场景去,可以说打车平台只是一个支点,支付通道是一个杠杆,可以撬动的市场是十分庞大的。

(二)市场化思维:烧钱、补贴

数十亿的资金补贴,让打车平台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突然启动,加之投资方的知名度,具有互联网思维的80后、90后成了率先尝试并积极推动打车平台传播的主力。传统思维不相信天上掉馅饼这种事,更何况这次从天而降的是真金白银,不得不说某种程度上烧钱的方式已经突破了广大消费者的认知和戒心,这是从观念和思维上的转变。大多数人不需要了解这当中的商业逻辑和经济规律,只要尝试几次,实惠过后便会形成认可,这是较浅层次的思维改变。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还会有更深层次的观念转变,当然领先于大众的市场思维一直都会存在,而且时刻变化着,这是历史规律。

(三)社会效率:便利

打车平台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打车的平均等待时间,究其原因,是信息匹配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叫社会效率不叫打车效率,因为缩短打车时间提升的是整个社会的运行速度,就像高铁的普及以后对社会的促进,是显著且影响深远的。放眼世界,各行各业如果都持续提高运行效率,经济和社会繁荣程度想必会飞速发展。

四、结语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环境急剧变化,传统企业纷纷转型,新型企业崭露头角。不论是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还是新型打车平台,谁能够信息流畅、形态新颖、体验良好、成本低廉,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参考文献

[1] 陈宏民.“互联网+”时代:谁是最后的胜者[N].中国石化报.

猜你喜欢

社会意义资本逻辑互联网
从称呼语角度解读“亲”的指称含义和社会意义
资本逻辑下的精神空间的再生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试论资本的本质及其资本逻辑的终结与创新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论资本逻辑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