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2016-07-11程时琼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消费需求居民消费农村居民

【摘要】当今社会,消费需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且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农村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它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对于农村的发展,不少学者对居民的消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并且得到了许多的结论和观点。文章在这些结论基础上,结合近些年的一些数据指标,对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居民;居民消费;重庆市;消费需求

一、重庆市农村居民当前消费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虽然都普遍有所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他们的消费水平仍然偏低。在如今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下,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要改善当前的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

从重庆统计年鉴中我们得到的数据可知,在2010~2013年这四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3624.62元提高到5796.36元,增长了59.92%,年均增长14.98%;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335.02元提高到17813.86元,增长了33.59%,年均增长8.40%。由上述结果可知,现阶段重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年提高。然而,虽然农村居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是明显低于城镇居民。通过观察重庆统计年鉴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不足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1/3。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增长,到2013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刚刚达到城镇居民的1/3。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虽然在逐年提高,但消费水平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二)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为消费结构。随着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他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变。由重庆统计年鉴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正从满足基本生存资料的基本消费向着个人舒适和发展性消费转变。从统计年鉴上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所占百分比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对基本的温饱问题的消费正在逐年降低,而对有关身体健康和满足个人舒适度的服务的需求则在逐年提升,其中交通和通讯服务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的增速是最快的,由2010年的7.8%增长到2013年的10.0%,增长了2.2%;增速第二的是医疗保健,由2010年的7.5%增长到2013年的9.3%,增长了1.8%。这些数据无一不证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持续优化,但是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仍然有很大的差距。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各类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依次是食品(40.7%)、教育文化(9.7%)、衣着(13.1%)、居住(7.7%)、医疗保健(7.0%)、交通通讯(11.1%)、家庭设备及服务(7.4%)。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三)重庆市农村的基础设施虽仍然不够完善

首先就是道路建设的不完善。虽然很多农村地区都已经修建了公路,但有些地区仍然还是老式的泥土路。下雨天人走在这种泥土路上很容易打滑,给农村居民的出行造成一定的问题。而且泥土路很容易损坏,路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就会变得凹凸不平,这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护。除此之外,这种泥土路对于车辆通行有很大的阻碍,很难承载大型车辆,而且由于路面的凹凸不平,很多小车都宁愿绕远路而不愿意从这样的道路通行;其次就是电力设施建设的问题。虽然农村地区基本上每家都实现了通电问题,但是对于电力的供应还是远远不如城镇,停电很频繁,有时候一停就是很久,给农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对于农村电力设施建设的问题,除了电力的供应,还有维修问题。由于农村技工的缺少,电力设施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得到迅速的解决,往往要等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最后就是网络通信问题。在农村,除了覆盖全国范围的移动网络外,电信、联通在重庆农村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而且信号也不是特别好,有的地方甚至连信号都没有,与城镇现在的4G时代相比仍然落后了许多。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他们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商品的价格以及居民的消费观念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接下来我将就四个主要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性别

性别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经过统计分析,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女性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都比男性要强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深刻地知道,虽然男性的经济收入要高于女性,但男性直接用于购买物品的消费并不多,他们的经济收入一般都是通过女性的手间接消费的。而且男性的收入一般就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这种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使他们不能随意地进行消费。除此之外,女性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动机也远远要比男性多,同时也比男性更主动。不少的研究都表明,在消费上,男性的选择往往很理智,在消费上做的决策也很迅速,而女性则相对情感化,她们的消费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女性较男性更为追求时尚,具有攀比心理,易受暗示。

(二)年龄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消费欲望是不同的。首先,年轻人。一般来说,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往往要比老年人更为强烈。因为年轻人更加追求时尚和个性,他们的思想解放,能快速地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往往是某些新产品的首批购买者和消费带头人。特别在学生时代,他们会下意识地去模仿自己所崇拜和喜欢的明星,很容易受流行的蛊惑。除了追求时尚和个性,青少年对于高科技的迷恋也使得他们的消费走在时代的前沿,比如最新款的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等都是青少年中带头消费的。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研显示,近80%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为18~30岁。青少年具有超前的消費观念,他们在面对现在的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新时代经受不住诱惑,往往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境地,从而也导致了“月光族”、信用卡透支的出现。在传统的中国观念的影响下,现在的青少年都是靠着父母赚的钱在外消费,他们没有自己辛苦赚钱的经历,就不加节制地消费;其次,老年人。老年人经过经年累月的消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他们有自己喜欢或者是习惯了的商标品牌,而一旦他们有了喜欢或是习惯的商标或品牌,就很难再改变,这也使得他们的消费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且老年人注重实际,较少幻想,他们在购买商品时注重商品的实用方便,而对于奢侈品则较少关注。

(三)收入水平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说明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不同收入的人的购买能力是不同的,而购买力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人们的消费行为。购买能力低的人会选择先购买必须的日用品,如果再有余钱才会考虑购买其他。而购买能力高的人的选择就会多很多,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而农村居民恰恰就是收入低的一类人,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壮劳力外出打工或者出售农副产品,因而他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近些年,虽然农村居民的收入有所提升,他们的消费结构也有所改变,但是收入提升的速度并不快,这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消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说过,人只有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所以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受教育程度

居民的消费情况不仅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受到教育的影响。不同教育程度,他们的消费水平也不尽相同。从重庆统计年鉴2010~2013年对重庆市居民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比例及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对比,2010年不同教育程度占总体受教育人数的比例分别为普通高等学校的10.9%、普通高中占36.7%、小学38.5%;2013年不同教育程度占总体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分别为普通高等学校占13.4%、普通高中31.8%、小学37.6%。而消费水平也由2010年的16959.6元上升到2013年的23610.2元。从2010~2013年这四年里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受到高等教育人数所占的比例越高,其消费水平也就越高,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他们的眼界与知识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长越高,也因此更容易接受新的消费观念、新的理财方法。他们将不会像拥有传统消费观念的农村居民一样,节衣缩食,勤俭节约,有钱就存银行,等着将来买房、结婚等等。相反,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钱拿去投资消费,将自己手里的资金充分地利用起来,不让它们闲置在手中,所以教育问题也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于进一步发展重庆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水平,收入水平高了,自然就有了余钱去消费其他产品。相反,若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太低,那么在解决了自身温饱问题之后就不会有余钱去消费其他产品。所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来源是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的基础条件。对于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然后发展起拥有独特个性的农作物或者产品,比如说绿色产品、正宗野味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设一些娱乐设施,比如说近些年来兴起的“农家乐”,农村居民可以在自己村里开起农家乐,将自己乡村独特的、充满地域性的产品展现出来,吸引消费者的到来,从而达到创收增收的目的。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

在上文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的時候,我们知道教育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因为教育为国家培育大量的人才,而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靠的就是人才。正因如此,农村就更需要注重教育问题,将自己的孩子培育成才,将来长大了可以为农村的发展出一份力。除此之外,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让农村居民逐步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将手里拥有的资金用于消费投资,超前消费也将变得可以接受。对于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我们可以在农村地区加大受教育后的好处的宣传,比如说,不用再担心因为不识字而被骗,不会因为学历低而找不到好工作,只能从事劳力劳作等等。除此之外,还应该大力宣传国家对教育所做出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居民了解到孩子的学费不再是负担等等。

(三)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至今为止,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仍然不够。比如说公路的改造仍需加大投入力度,因为加大农村公路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居民对代步工具的消费,还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农村网络设备的不完善。对于农村一些拥有较高收入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的消费意识相对于农村其他收入水平的农村居民来说处于前沿,他们会需要一些接近于城镇的设施,而网络通信是非常缺失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农村的网络相对于城镇是非常缺失的。比如说,重庆市云阳县故陵镇的一些乡区就只有移动设备有信号,联通、电信等则是完全不能用。还有网络问题,除了手机可以用2G网以外,在那些乡区地区像是电脑设备什么的就完全不能用了。这些问题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我相信,通过对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目的将很快实现。

四、结语

农村居民人数占据了中国人口的大部分,重庆市的农村居民虽然只是这一大部人中的很少的部分,但仍然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若是把中国全部的农村居民比作千里,那么重庆市农村居民只是占据了其中的一小步,只有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才能实现中国的一大步,所以提高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石红.重庆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2).

[2]重庆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重庆统计年鉴(2011~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徐振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告[R].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程时琼(1995-),女,重庆人,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农村居民消费。

猜你喜欢

消费需求居民消费农村居民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
浅析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对策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居民消费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